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对机体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的远期影响,为地砷病病区居民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在改水5年的地砷病病区(山西省山阴县古城镇四里庄村、大营村、古城村)选取轻、中、重度病例作为轻、中、重度病例组,在当地选择健康人群作为内对照组,另选取非病区(合盛堡乡杨庄村)健康人群作为外对照组.采集观察对象血样,检测氧化应激指标[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采用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分光光度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采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免疫球蛋白G(IgG),采用比浊法检测血清溶菌酶].结果 本次共调查了252人,外对照组,内对照组,轻、中、重度病例组分别为56、57、49、44、46人.5组血清SOD活力分别为(72.19±11.75)、(66.96±12.02)、(49.79±11.07)、(48.54±10.56)、(47.68±10.68)kU/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42,P<0.01),外对照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别(P均<0.05),内对照组高于3个病例组(P均<0.05),病例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血清GSH-Px活力分别为(197.41±38.54)、(195.02±31.93)、(187.26±28.22)、(187.24±25.40)、(186.88±21.84)U/m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4.21,P>0.05);5组血清MDA水平分别为(4.51±2.14)、(5.88±2.00)、(6.44±2.83)、(5.89±2.57)、(5.88±2.40)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6,P<0.05),外对照组明显低于其他组别(P均<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组血清IgG水平分别为(11.16±2.08)、(8.15±1.44)、(8.77±2.54)、(9.19±1.97)、(8.44±2.52)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2.92,P<0.01),外对照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别(P均<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组血清溶菌酶水平分别为(13.57±5.16)、(10.05±3.96)、(8.78±3.35)、(8.72±3.76)、(9.38±4.26)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5.00,P<0.01),外对照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别(P均<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地砷病患者饮用低砷水5年后,砷对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影响仍然存在,地砷病病区在加大除砷改水力度的同时,应加强居民身体状况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