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海军成立后若干年里,新中国开国领袖们对海军部队建设给予了极大支持和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检阅、视察海军过程中,先后为部队题词100多次,这些题词或题字成为教育鼓舞广大海军官兵献身海防事业,加强海军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毛泽东第一次为海军题词,是在1949年8月新中国诞生前夕。
是时,开国大典在紧张地筹备,长江以南解放战争还在激烈地进行。8月28日下午,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从日程表上挤出两个多小时,接见了参加人民海军创建的原国民党海军部分将领。这些将领是由新成立的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兼政委张爱萍带队来京的。其成员为原国民党军海防第二舰队司令员林遵、原国民党海军司令部第六署署长曾国晟、原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办公厅主任金声、原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办公厅副主任徐时辅等。
接见是在中南海怀仁堂进行的。毛泽东对大家踊跃参与人民海军创建表示真诚欢迎和鼓励,向在座的将领们表达了共产党人建设新中国强大海防的愿望和要求。林遵等满心激动聆听教诲,表明了愿意献身新中国海军事业的信心和决心。接见行将结束时,张爱萍向毛泽东提出:我们准备办一个报纸,请主席题写报名,为部队题词。毛泽东当即点头答应了,但提出:“你们回去要帮我想想,看题什么内容好!”
张爱萍、林遵一行回到客宿的北京饭店后,对题词内容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有人提出,经过长期战乱,新中国面临的困难很多,但再难也要把海军建设起来,题词要反映这种决心。有人强调,主席题词应表明建设海军的宗旨—保卫海防、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大家七嘴八舌议了一晚上,作了种种设计,最后草拟成三条,其中两条是反映海军建设宗旨、目的的,即“建设海军保卫海防、防御帝国主义可能的侵略”,另外一条是表示建设强大海军决心的:“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翌日一早,张爱萍据实呈报毛泽东。毛泽东将这些建议调整、合并,为新诞生的人民海军第一次题词:“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1949年8月28日,毛泽东与张爱萍、林遵、曾国晟、金声、徐时辅等在中南海合影
张爱萍要求题的报头,毛泽东写了三张,均为“人民海军”四个字,两张横排,一张竖排。毛泽东在自己较满意的一张上方打了一个钩,但对张爱萍交代:“用哪一张,你们自己挑。”
在南京筹备办报的林彬、赵文菲、陆其明等,见到张爱萍带回的毛泽东题写的报头,无比兴奋。他们经过认真比较,最后从毛泽东做了记号的一张中选了三个字,从另一张上选了一个字,横排在一起,作了《人民海军》的报头(海军党委机关报至今仍然沿用这一报头)。毛泽东的题词,连同朱德的题词“虚心学习,努力工作,建设一支人民的海军”,刘少奇的题词“建设人民的海军,巩固国防”以及周恩来的题词“为建设中国人民海军而奋斗”,一并刊登在《人民海军》报1950年1月1日的创刊号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几十年里,毛泽东文必躬亲,讲话、文稿很少假手于人。据正式出版物中的资料反映,毛泽东一生为工、农、商、学、兵等各行各业题词近200次,所有这些题词的内容,他都是自拟的。为了题一个词,他反复思考、字斟句酌,留下了若干脍炙人口的逸闻佳话。这次为海军题词由他人拟定题词内容,是难得的一次。其中原因,笔者曾求教于几位当年参加海军创建的老前辈。他们的回答是:这可能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对起义不久满怀热情地参加海军创建的原国民党官兵的尊重,二是启发他们思考。但实际情况究竟为何,我们不得而知。
1953年2月19日,春节刚过,毛泽东便乘坐华东海军的长江舰(洛阳舰护航,合称长江舰编队)从汉口出发,开始了对长江中下游省市的视察。从毛泽东上舰那天起,舰上的官兵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主席能与大家合影,请主席题词,给这次难忘的航行留下永久的纪念。为此,舰党支部以全体舰员的名义正式给毛泽东写了报告。毛泽东欣然答应了大家的要求。
2月20日晚,长江舰编队停靠在安徽省安庆港码头。毛泽东在住舱里召见了安庆地委和市委的领导,与他们谈话直至深夜。晚11时,送走安庆地方几位领导后,毛泽东与秘书、卫士谈起舰上官兵们希望题词的事。他说,从鸦片战争至今100多年了,中华民族受尽侵略、掠夺,灾难深重呵!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入侵,后来日本帝国主义入侵,都是从海上来的。现在太平洋不太平,今后帝国主义侵略我国,还会从海上来。我国海岸线这样长,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是不行的!毛泽东说古论今,直到凌晨一时。秘书、卫士相继离开舱室后,毛泽东仍没有休息,他住舱的灯光一直亮到天明。
21日晨8时,毛泽东离开舱室,到甲板上与官兵合影。秘书走进毛泽东的住舱,见办公桌上放着雄强刚健的大字行草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毛泽东首次为海军题词
毛泽东第一次为海军题词,是在1949年8月新中国诞生前夕。
是时,开国大典在紧张地筹备,长江以南解放战争还在激烈地进行。8月28日下午,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从日程表上挤出两个多小时,接见了参加人民海军创建的原国民党海军部分将领。这些将领是由新成立的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兼政委张爱萍带队来京的。其成员为原国民党军海防第二舰队司令员林遵、原国民党海军司令部第六署署长曾国晟、原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办公厅主任金声、原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办公厅副主任徐时辅等。
接见是在中南海怀仁堂进行的。毛泽东对大家踊跃参与人民海军创建表示真诚欢迎和鼓励,向在座的将领们表达了共产党人建设新中国强大海防的愿望和要求。林遵等满心激动聆听教诲,表明了愿意献身新中国海军事业的信心和决心。接见行将结束时,张爱萍向毛泽东提出:我们准备办一个报纸,请主席题写报名,为部队题词。毛泽东当即点头答应了,但提出:“你们回去要帮我想想,看题什么内容好!”
张爱萍、林遵一行回到客宿的北京饭店后,对题词内容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有人提出,经过长期战乱,新中国面临的困难很多,但再难也要把海军建设起来,题词要反映这种决心。有人强调,主席题词应表明建设海军的宗旨—保卫海防、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大家七嘴八舌议了一晚上,作了种种设计,最后草拟成三条,其中两条是反映海军建设宗旨、目的的,即“建设海军保卫海防、防御帝国主义可能的侵略”,另外一条是表示建设强大海军决心的:“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翌日一早,张爱萍据实呈报毛泽东。毛泽东将这些建议调整、合并,为新诞生的人民海军第一次题词:“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张爱萍要求题的报头,毛泽东写了三张,均为“人民海军”四个字,两张横排,一张竖排。毛泽东在自己较满意的一张上方打了一个钩,但对张爱萍交代:“用哪一张,你们自己挑。”
在南京筹备办报的林彬、赵文菲、陆其明等,见到张爱萍带回的毛泽东题写的报头,无比兴奋。他们经过认真比较,最后从毛泽东做了记号的一张中选了三个字,从另一张上选了一个字,横排在一起,作了《人民海军》的报头(海军党委机关报至今仍然沿用这一报头)。毛泽东的题词,连同朱德的题词“虚心学习,努力工作,建设一支人民的海军”,刘少奇的题词“建设人民的海军,巩固国防”以及周恩来的题词“为建设中国人民海军而奋斗”,一并刊登在《人民海军》报1950年1月1日的创刊号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几十年里,毛泽东文必躬亲,讲话、文稿很少假手于人。据正式出版物中的资料反映,毛泽东一生为工、农、商、学、兵等各行各业题词近200次,所有这些题词的内容,他都是自拟的。为了题一个词,他反复思考、字斟句酌,留下了若干脍炙人口的逸闻佳话。这次为海军题词由他人拟定题词内容,是难得的一次。其中原因,笔者曾求教于几位当年参加海军创建的老前辈。他们的回答是:这可能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对起义不久满怀热情地参加海军创建的原国民党官兵的尊重,二是启发他们思考。但实际情况究竟为何,我们不得而知。
四天里,毛泽东连续为五艘军舰题词
1953年2月19日,春节刚过,毛泽东便乘坐华东海军的长江舰(洛阳舰护航,合称长江舰编队)从汉口出发,开始了对长江中下游省市的视察。从毛泽东上舰那天起,舰上的官兵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主席能与大家合影,请主席题词,给这次难忘的航行留下永久的纪念。为此,舰党支部以全体舰员的名义正式给毛泽东写了报告。毛泽东欣然答应了大家的要求。
2月20日晚,长江舰编队停靠在安徽省安庆港码头。毛泽东在住舱里召见了安庆地委和市委的领导,与他们谈话直至深夜。晚11时,送走安庆地方几位领导后,毛泽东与秘书、卫士谈起舰上官兵们希望题词的事。他说,从鸦片战争至今100多年了,中华民族受尽侵略、掠夺,灾难深重呵!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入侵,后来日本帝国主义入侵,都是从海上来的。现在太平洋不太平,今后帝国主义侵略我国,还会从海上来。我国海岸线这样长,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是不行的!毛泽东说古论今,直到凌晨一时。秘书、卫士相继离开舱室后,毛泽东仍没有休息,他住舱的灯光一直亮到天明。
21日晨8时,毛泽东离开舱室,到甲板上与官兵合影。秘书走进毛泽东的住舱,见办公桌上放着雄强刚健的大字行草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