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法特“被毒死”难改博弈格局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1月11日,巴解领导人亚希尔?阿拉法特去世,当时人们认为,他死于血液疾病。而近日,英国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证实阿拉法特是被毒死。
  从半岛台爆料到《柳叶刀》证实,从验遗物到开棺验尸,阿拉法特的死因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巴勒斯坦政治博弈的附属品。
  在阿拉法特生命的最后阶段,美国和以色列均以他支持“起义”为由不愿与他对话,而属意于其政治接班人阿巴斯。巴勒斯坦内部最强有力的竞争者——哈马斯,不仅趁他被困“攻城略地”,且不断制造政治难题。如今“阴谋论”的最坚定支持者和“中毒说”的“发动机”——阿拉法特的遗孀苏哈,自2004年以来,在巴政治博弈中就已成“边缘的边缘”。
  巴两大主要政治派别巴解和法塔赫上层,在“中毒说”泛起之初,曾百般阻挠开棺验尸,最终不得不同意并主导验尸。事实上从阿拉法特后期开始,巴解和法塔赫上层就饱受腐败等丑闻困扰,在国民心中的形象、地位直线下降。此次阿拉法特死因波澜再起,他们恐仍会依托自己主导的“调查委员会”,对死因结论做冷处理,以免这枚危险的政治定时炸弹突然引爆。
  阿拉法特的死,最大受益者无疑是哈马斯,选举的胜利,加沙的实际控制,民调数据的领先,让哈马斯成为后阿拉法特时代巴勒斯坦政治权力的新核心。自去年7月至今,围绕阿拉法特死因调查,哈马斯动辄咄咄逼人,而巴解、法塔赫则推一步走一步。可以想见,阿拉法特死因的任何新进展,都会被巴政坛两大派系用于相互间的政治博弈“劫材”,以打击异己。
  然而,无论如何,阿拉法特已长眠9年之久,民调显示,绝大多数巴勒斯坦人将阿拉法特死因视作其家族的私事。在他们看来,不论其死因如何,都和巴勒斯坦建国大业无关,巴勒斯坦人有远比调查阿拉法特死因更迫切的问题亟待解决。“唤醒”阿拉法特的背后,不论有怎样的政治目的,在时移世易后的政治心态下,恐都难以如愿。
其他文献
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是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形式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高等院校财务绩效评价为研究对象,针对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预算制定乱
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已推行20多年的时间,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部门就应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采购信息都能及时、充分地发布到位
俍亭净挺禅师是明末清初庄学研究独树一帜的人物,他所注解的《漆园指通》一书对当时明朝遗儒流行的庄学思想提出不同的认识,将庄子学术定位为"释家教外别传",并以禅学思想全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H6P2W18O62/SiO2为催化剂,高效催化环己酮、苯甲醛和苯胺的Mannish反应,三组分"一锅法"合成2-(1-苯胺基)苯甲基-环己酮.研究考察了H6P2W18O62/SiO2对Mannis
2013年对于中国高校毕业生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年份。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岗位增加有限的宏观经济背景,近700万的毕业生面临的正是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数据显示,2013年是1949年以来中国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而这个数字背后,则表明将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在毕业是年不能立即走向理想的工作岗位,从而自食其力。  来自政府、企业的探索,一直在为解决前所未有的就业难题而献计献策。教育部也早早就发布
一部底特律城市的兴衰史与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没有可比性,所以毋庸“杞人忧天”。  素有“汽车之城”美誉的美国中西部城市底特律18日正式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也成为美国历史上估摸最大的城市破产案。曾经的美国工业重镇如今负债185亿美元,人口70多万,不到50年代人口顶峰时期的一半,市内一片荒凉,失业率高达20%,犯罪率颇高。这宗城市破产案一时间震惊美国和全世界。  几乎就在底特律正式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