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人:石志坚
采访对象:刘嘉莽
入监原由:受贿罪
刑期:有期徒刑10年
据前段时期,一项调查称,近些年来被查处的处局级干部中,59岁这个年龄段的干部占相当比例。相关部门曾以“何以老泪洒黄昏”为主题,对“59”现象进行一番透析,提醒那些临近花甲之年的人,萌发退职前趁机捞一把再走的扭曲心理,以免绊倒在“59”道坎上。
然而,正在狱中服刑、曾任上海印刷行业某公司副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的刘嘉莽却不完全同意这种剖析。他认为,这所谓“59岁现象”,不完全是到了这道坎上。我们一些党政干部的犯罪,一般不可能在59岁这一年间思想行为一下子发生骤变,应该是在两三年前,有的甚至更早些思想就开始蜕变……
他坐在我面前有些拘谨,冬瓜脸,头发花白,额上皱纹很深。
刘嘉莽:我和其他党员干部一样,有过从创业到辉煌的人生之路。在党组织的辛勤培育下,我成为上海印刷行业享受副局级待遇的副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并且是有高级技术职称的老干部。始料不及的是,在我即將安享晚年时,却因触犯法律而身陷囹圄。
回想起我思想的变化,剖析我人生之路发生偏航的过程,我深深为自己感到痛惜。
那年,我在苏州考入银行学校,凭着自己刻苦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获得了一份甲等助学金。三年寒窗学成后,我被分配到上海印刷企业,思想感情也由此与上海这个大都市,与那个特殊单位维系在一起。我暗暗发誓,一定要为我国的印刷行业干一番事业。我想到做到。上世纪70年代党中央发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我报名来到井冈山老区,参加三线印刷工厂的建设和生产。七年间,我和小三线的建设者们吃睡在一起,忘我劳动,在山沟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印刷技术难关,为新工艺、新技术在山区里开花结果而挥洒汗水,奉献才智。
回到上海后,我在党政组织的培养下,从生产管理部门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逐步成长为一名中层行政管理干部,光荣入了党。
不久,我走上了厂级行政领导岗位,主管全厂的生产技术工作。全面负责科技开发工作,同时还担任了高级总工程师。
石志坚:你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扎实。应该说你的思想基础非常牢固,时代精神也很强。
刘嘉莽:坦白讲,有时我自己也想不通,像我这样一个从小听党的话,习惯艰苦奋斗的人,怎么也会蜕化变质?刚开始走上领导岗位时,我时刻牢记自己是劳动人民的公仆,不能辜负党对自己的信任。记得我先后参与和主持了上海印刷企业“六五”、“七五”、“八五”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使上海印刷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在全国名列前茅。在国际也处于领先地位。由于我几十年在印刷行业做出努力和取得成绩,我被邀请参加国家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以印刷技术专家身份,参与部级科技成果的评审工作。那段时间,我曾经多次出国学习和考察,参加国际、国内印刷等方面的专业会议和交流活动。
石志坚:当时的你,责任大,荣誉多。自己在不断积累人生的财富,国家也在把你们这些人作为财富。
刘嘉莽:就在我的人生一步步攀向辉煌之时,我却感到在一条平坦的路上走得太顺利,就像反复咀嚼同一种东西一样,反而索然无味。悲剧便在那时从我身上徐徐开演了……
石志坚:人应该有想法,但也怕有想法。一旦想法出现了差错,行为就会扭曲。
刘嘉莽:我这个人原来没有过多的非分之想,即使有想法,大多是为了工作。可是人有时在现实中,会产生连自己都看不懂的悖论。看了多了,听了多了。虽说拓宽了眼界,相继而来的是思想也复杂了。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印刷企业也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很多生产经营活动走出厂房,面向社会,跨行业,跨地区的协作关系和经济交往日益频繁。我是印刷企业一名高管,对外交往活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广。
起先,我把吃喝请客这类“礼尚往来”视为禁区。后来,当看到大家热热闹闹“请客送礼”,也没有制约措施时,我的思想也开始“解放”了。反正吃点、拿点属于业务范围内的正常交往。渐渐地我的思想开始出现松懈,习惯把这些腐败的东西认为是正常的工作交往。
对方见我开始“开窍”了,便纷纷请我吃饭。还暗地里塞给我所谓的“咨询报酬”,“奖金”等。于是,我每次拿了送来的礼品、礼券、礼金,总是以“小额必需”来搪塞,自感心安理得,把经济生活中的“不正常”演变成私人之间的“不正当”,背着组织,背着企业干着阳光底下阴暗交易。
石志坚:心里一旦失去了定力,真的很可怕。
刘嘉莽:快到功成名就,花甲之年的时候,我的人生轨迹却发生了急转弯,成为一名阶下囚。
当时,也有人说我心术不正,离职前想捞一把。其实这只是外界的猜测,仅仅是种表面现象。凭我们这些一直属于有职有权的人,就算退职移位后,我们能有一定的能量,社会不会很快冷漠我们。像我这种拥有高级职称的干部,即使到了退休之年,原单位还会聘用若干年。此外,外部环境也鼓励有工作实绩、有领导经验的老同志继续发挥余热,所以对于我而言并不存在功成身退前“捞一把”。再说,我们一些党政干部的犯罪,不可能在59岁这一年间思想行为一下子发生骤变。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在两三年前,有的甚至更早些思想就开始蜕变,贪婪的手就伸向钱权交易了,只是有的人隐蔽的较好,手段较高明,没有败露而已。
石志坚:你说得非常实在。
刘嘉莽:挖掘我们这些人犯罪的根源,关键是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冲垮了我们一向小心谨慎的思想堤坝。我们错误地辨别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以致头脑发热,把正常与不正常、合法与不合法、公与私的界限混淆了。当然,除此之外,也不排除不少人头脑中有不正确的思想在作怪,认为自己为党的事业勤恳工作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吃捞一点也算不了什么。正是以上原因,使得我们在“59岁”这个坎上栽倒了。
石志坚:我为你可惜,原来是一名副局级干部快到退休年龄了,却沦落为阶下囚。好在你现在却十分清醒。对你今后来说,也就有个自新的希望。
刘嘉莽:(苦涩而笑)这个年龄了,还谈什么希望。如果一定要与希望挂钩,能顺顺利利地度过监狱里的生活就非常满足了。
石志坚:这你有些悲观了,10年刑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缩短刑期。
刘嘉莽:嗯。现在我认识到这种努力可能就是我的希望。我原是主持指导印刷生产技术和做别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没想到落到处处地方受人管束,事无巨细都要请示汇报的地步。面对10年3650天,我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度过?好在我一进监狱就有管教队长找我促膝谈心,使我的心情逐渐平稳。
进了监狱,妻子、儿女对我没有一点遗弃、半句责备,而是经常来监狱探望我。儿女对我说:“爸爸你过去是我们的好爸爸,现在也是,将来也一定是我们的好爸爸,只是希望你振作精神,吸取教训,相信我们会有团圆的一天。”
平时,我忙于工作,对儿女的关心和付出不多,没想到,他们不仅没有责怪的意思,还在我陷入困难处境的时候,让我感受到亲情。在他们成年以后,我第一次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不是在家里,而是在监狱内。
那天,儿女们在监狱会见室里给我许多宽慰,使我止不住泪水往外涌。那以后,一旦遇到改造有挫折时,我就会想到在建筑行业有所建树的儿子,在中外合资企业找到一份称心工作的女儿。
石志坚:其实,我理解的“希望”是多方面的。亲情的宽容和理解也鼓起你对未来的勇气。
刘嘉莽:一点不错。孩子们这么努力地支持我,我自己还能不努力吗!
石志坚:他们的信任和理解,给你带来不少鼓励和安慰。管教队长的谆谆教诲和家中亲人的殷切希望,不仅能帮助你慢慢度过从社会到大墙的心理过渡期,更主要的是为你树立起面对未来的信心。
刘嘉莽:200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纪念日。由此让我想到了澳门币发行的情景。记得我曾经作为印刷专家被祖国派往澳门,参加澳门币的设计、印刷和发行,并亲眼目睹了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发行澳门币的盛况。我服刑后不久,正巧监狱举办一个庆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活动。我马上打电话回家,请我的家人把当时留作纪念的澳门币带给我,作为这次活动的参展物,让大家一饱眼福。以后征得队长的同意,我把这份特殊的纪念品留在身边。每当我情绪低落碰到挫折时,我拿出它,放在手中,看一看,至少对我的改造是一种鞭策,让我有信心坚强地走上自新之路。
前几个月,我听到京沪高速列车通车的消息时,十分高兴,忙写下了一篇《速度就是效益》为题的散文,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情:曾经我经常往返于上海北京两地,坐火车最少也要十多个小时。现在高铁贯通了,一下子缩短了通行的时间和距离。面对祖国建设的步伐,我十分后悔。我曾经也和这些建设者们一样,为把上海建设成现代化都市流过汗出过力。然而,我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迷失了方向,走了一条不该走的路。如今我在大墙内,眼见这条通向祖国心脏的高速铁路,仿佛像一条长长的桥梁,贯通大墙内外。
编辑:卢劲杉lusiping1@gmail.com
采访对象:刘嘉莽
入监原由:受贿罪
刑期:有期徒刑10年
据前段时期,一项调查称,近些年来被查处的处局级干部中,59岁这个年龄段的干部占相当比例。相关部门曾以“何以老泪洒黄昏”为主题,对“59”现象进行一番透析,提醒那些临近花甲之年的人,萌发退职前趁机捞一把再走的扭曲心理,以免绊倒在“59”道坎上。
然而,正在狱中服刑、曾任上海印刷行业某公司副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的刘嘉莽却不完全同意这种剖析。他认为,这所谓“59岁现象”,不完全是到了这道坎上。我们一些党政干部的犯罪,一般不可能在59岁这一年间思想行为一下子发生骤变,应该是在两三年前,有的甚至更早些思想就开始蜕变……
他坐在我面前有些拘谨,冬瓜脸,头发花白,额上皱纹很深。
刘嘉莽:我和其他党员干部一样,有过从创业到辉煌的人生之路。在党组织的辛勤培育下,我成为上海印刷行业享受副局级待遇的副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并且是有高级技术职称的老干部。始料不及的是,在我即將安享晚年时,却因触犯法律而身陷囹圄。
回想起我思想的变化,剖析我人生之路发生偏航的过程,我深深为自己感到痛惜。
那年,我在苏州考入银行学校,凭着自己刻苦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获得了一份甲等助学金。三年寒窗学成后,我被分配到上海印刷企业,思想感情也由此与上海这个大都市,与那个特殊单位维系在一起。我暗暗发誓,一定要为我国的印刷行业干一番事业。我想到做到。上世纪70年代党中央发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我报名来到井冈山老区,参加三线印刷工厂的建设和生产。七年间,我和小三线的建设者们吃睡在一起,忘我劳动,在山沟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印刷技术难关,为新工艺、新技术在山区里开花结果而挥洒汗水,奉献才智。
回到上海后,我在党政组织的培养下,从生产管理部门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逐步成长为一名中层行政管理干部,光荣入了党。
不久,我走上了厂级行政领导岗位,主管全厂的生产技术工作。全面负责科技开发工作,同时还担任了高级总工程师。
石志坚:你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扎实。应该说你的思想基础非常牢固,时代精神也很强。
刘嘉莽:坦白讲,有时我自己也想不通,像我这样一个从小听党的话,习惯艰苦奋斗的人,怎么也会蜕化变质?刚开始走上领导岗位时,我时刻牢记自己是劳动人民的公仆,不能辜负党对自己的信任。记得我先后参与和主持了上海印刷企业“六五”、“七五”、“八五”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使上海印刷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在全国名列前茅。在国际也处于领先地位。由于我几十年在印刷行业做出努力和取得成绩,我被邀请参加国家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以印刷技术专家身份,参与部级科技成果的评审工作。那段时间,我曾经多次出国学习和考察,参加国际、国内印刷等方面的专业会议和交流活动。
石志坚:当时的你,责任大,荣誉多。自己在不断积累人生的财富,国家也在把你们这些人作为财富。
刘嘉莽:就在我的人生一步步攀向辉煌之时,我却感到在一条平坦的路上走得太顺利,就像反复咀嚼同一种东西一样,反而索然无味。悲剧便在那时从我身上徐徐开演了……
石志坚:人应该有想法,但也怕有想法。一旦想法出现了差错,行为就会扭曲。
刘嘉莽:我这个人原来没有过多的非分之想,即使有想法,大多是为了工作。可是人有时在现实中,会产生连自己都看不懂的悖论。看了多了,听了多了。虽说拓宽了眼界,相继而来的是思想也复杂了。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印刷企业也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很多生产经营活动走出厂房,面向社会,跨行业,跨地区的协作关系和经济交往日益频繁。我是印刷企业一名高管,对外交往活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广。
起先,我把吃喝请客这类“礼尚往来”视为禁区。后来,当看到大家热热闹闹“请客送礼”,也没有制约措施时,我的思想也开始“解放”了。反正吃点、拿点属于业务范围内的正常交往。渐渐地我的思想开始出现松懈,习惯把这些腐败的东西认为是正常的工作交往。
对方见我开始“开窍”了,便纷纷请我吃饭。还暗地里塞给我所谓的“咨询报酬”,“奖金”等。于是,我每次拿了送来的礼品、礼券、礼金,总是以“小额必需”来搪塞,自感心安理得,把经济生活中的“不正常”演变成私人之间的“不正当”,背着组织,背着企业干着阳光底下阴暗交易。
石志坚:心里一旦失去了定力,真的很可怕。
刘嘉莽:快到功成名就,花甲之年的时候,我的人生轨迹却发生了急转弯,成为一名阶下囚。
当时,也有人说我心术不正,离职前想捞一把。其实这只是外界的猜测,仅仅是种表面现象。凭我们这些一直属于有职有权的人,就算退职移位后,我们能有一定的能量,社会不会很快冷漠我们。像我这种拥有高级职称的干部,即使到了退休之年,原单位还会聘用若干年。此外,外部环境也鼓励有工作实绩、有领导经验的老同志继续发挥余热,所以对于我而言并不存在功成身退前“捞一把”。再说,我们一些党政干部的犯罪,不可能在59岁这一年间思想行为一下子发生骤变。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在两三年前,有的甚至更早些思想就开始蜕变,贪婪的手就伸向钱权交易了,只是有的人隐蔽的较好,手段较高明,没有败露而已。
石志坚:你说得非常实在。
刘嘉莽:挖掘我们这些人犯罪的根源,关键是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冲垮了我们一向小心谨慎的思想堤坝。我们错误地辨别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以致头脑发热,把正常与不正常、合法与不合法、公与私的界限混淆了。当然,除此之外,也不排除不少人头脑中有不正确的思想在作怪,认为自己为党的事业勤恳工作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吃捞一点也算不了什么。正是以上原因,使得我们在“59岁”这个坎上栽倒了。
石志坚:我为你可惜,原来是一名副局级干部快到退休年龄了,却沦落为阶下囚。好在你现在却十分清醒。对你今后来说,也就有个自新的希望。
刘嘉莽:(苦涩而笑)这个年龄了,还谈什么希望。如果一定要与希望挂钩,能顺顺利利地度过监狱里的生活就非常满足了。
石志坚:这你有些悲观了,10年刑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缩短刑期。
刘嘉莽:嗯。现在我认识到这种努力可能就是我的希望。我原是主持指导印刷生产技术和做别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没想到落到处处地方受人管束,事无巨细都要请示汇报的地步。面对10年3650天,我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度过?好在我一进监狱就有管教队长找我促膝谈心,使我的心情逐渐平稳。
进了监狱,妻子、儿女对我没有一点遗弃、半句责备,而是经常来监狱探望我。儿女对我说:“爸爸你过去是我们的好爸爸,现在也是,将来也一定是我们的好爸爸,只是希望你振作精神,吸取教训,相信我们会有团圆的一天。”
平时,我忙于工作,对儿女的关心和付出不多,没想到,他们不仅没有责怪的意思,还在我陷入困难处境的时候,让我感受到亲情。在他们成年以后,我第一次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不是在家里,而是在监狱内。
那天,儿女们在监狱会见室里给我许多宽慰,使我止不住泪水往外涌。那以后,一旦遇到改造有挫折时,我就会想到在建筑行业有所建树的儿子,在中外合资企业找到一份称心工作的女儿。
石志坚:其实,我理解的“希望”是多方面的。亲情的宽容和理解也鼓起你对未来的勇气。
刘嘉莽:一点不错。孩子们这么努力地支持我,我自己还能不努力吗!
石志坚:他们的信任和理解,给你带来不少鼓励和安慰。管教队长的谆谆教诲和家中亲人的殷切希望,不仅能帮助你慢慢度过从社会到大墙的心理过渡期,更主要的是为你树立起面对未来的信心。
刘嘉莽:200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纪念日。由此让我想到了澳门币发行的情景。记得我曾经作为印刷专家被祖国派往澳门,参加澳门币的设计、印刷和发行,并亲眼目睹了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发行澳门币的盛况。我服刑后不久,正巧监狱举办一个庆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活动。我马上打电话回家,请我的家人把当时留作纪念的澳门币带给我,作为这次活动的参展物,让大家一饱眼福。以后征得队长的同意,我把这份特殊的纪念品留在身边。每当我情绪低落碰到挫折时,我拿出它,放在手中,看一看,至少对我的改造是一种鞭策,让我有信心坚强地走上自新之路。
前几个月,我听到京沪高速列车通车的消息时,十分高兴,忙写下了一篇《速度就是效益》为题的散文,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情:曾经我经常往返于上海北京两地,坐火车最少也要十多个小时。现在高铁贯通了,一下子缩短了通行的时间和距离。面对祖国建设的步伐,我十分后悔。我曾经也和这些建设者们一样,为把上海建设成现代化都市流过汗出过力。然而,我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迷失了方向,走了一条不该走的路。如今我在大墙内,眼见这条通向祖国心脏的高速铁路,仿佛像一条长长的桥梁,贯通大墙内外。
编辑:卢劲杉lusiping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