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出风口注塑模优化设计

来源 :工程塑料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汽车空调出风口塑件的结构特点,使用局部分型和整体分型相结合的优化设计办法对模腔分型,依据塑件的脱模需要确定模具结构为单腔布局、直接浇口浇注两板模具.模具模架改进为增加1次开模打开,以驱动定模侧的斜顶机构完成先抽芯.针对塑件上众多且复杂的附加特征的脱模,设计了7个脱模机构用于这些特征的脱模,包括1个定模斜顶机构、2个动模斜顶机构,2个动模斜导柱滑块机构及2个动模油缸斜抽芯机构.动模斜顶机构优化为万能斜顶机构以缩减机构对模架尺寸的使用要求.各成型滑块上,针对小尺寸特征的成型,成型件优化设计为组合型小镶件,有效降低了滑块成型件的加工难度.模具结构布置合理,机构结构形式使用恰当,能为同类塑件的注塑模制造生产提供有益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行业不断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确保造价管理的质量达标,已经成为广大的建筑单位需要处理的首要问题.论文以建筑工程造价作为研究对象,概述了动态管控的意义,对造价管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造价动态管控措施,以期能为有关人员提供借鉴.
综合考虑打印精度、试件强度及时间效率等指标,研究了立体光固化(SLA)光敏树脂的3D打印工艺,开发应用于不同需求的智能工艺策略包.通过对不同工艺参数的成型试件进行成型误差测量、拉伸强度测试、打印时间统计,基于响应面法以激光功率(设备最大激光功率百分数)、扫描速度、扫描间距三个关键的工艺参数为输入变量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采用逐步回归法剔除不显著的变量,拟合出二次回归方程,以便对试验结果进行多目标预测分析,从而得出三种不同的工艺策略.结果表明,在质量模式下(优先考虑成型误差和拉伸强度
以不同种类聚乙烯(PE)回收料复配为树脂基体,添加一定量助剂,包括乙烯-乙酸乙烯酯塑料、主抗氧剂1010、辅抗氧剂168、炭黑和三组分润滑剂体系(白油或二甲基硅油、芥酸酰胺和乙烯基双硬脂酰胺),通过高速混合机均匀混合及同向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最终得到黑色再生PE护套料.对再生PE护套料进行了一系列分析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当吹塑化工桶回收料与棚膜回收料的质量比为25:60,液体润滑剂为二甲基硅油时,得到的再生PE护套料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该再生PE电缆护套料密度为0.95 g/cm3,炭黑含量为2.46
通过溶液-熔融共混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复合材料,辅以透射电子显微镜对MWCNTs在PMMA基体中的分散性进行表征,发现MWCNTs分散性良好,直径约为10 nm,平均长度约为200 nm.通过超临界流体发泡工艺对PMMA/MWCNTs复合材料导电网络进行调控,从而获得具有不同电导率的微孔发泡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发泡工艺下复合材料的泡孔形貌并表征其发泡行为,研究了发泡工艺对不同MWCNTs含量的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泡温度从135℃增加
针对摩托车塑料件材料需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刚性及较高耐化学性的要求,开发了摩托车用高抗冲耐化学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合金材料.探究了PC种类、含量,增韧剂种类、含量对PC/PBT合金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用硅氧烷PC AG2030,PBT 1100A作基材,且PC/PBT质量比为1:1,复配质量分数为9%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类增韧剂E920、质量分数为3%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类增韧剂AX8900时,PC/PBT合金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拉伸强度、弯曲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