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erla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的发展,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要求,新课改的提出很好地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看重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全面的素质。虽然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相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是在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中从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和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提高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为切入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希望真正能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从“厌学”转变为“乐学”的主阵地。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在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秀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不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的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加强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培训,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实现教师行为角色的新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新变革。因此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寻找一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的方式,势在必行,经过近几年的课程改革,我从以下几点谈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一、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高中数学的主动性较低。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高中数学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课前预习形同虚设,教师布置课前预习或课后巩固复习等功课后,学生的完成情况不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长期受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影响,使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惯性思维,被動等待教师的单一性传授。学生在做题或者学习的过程中,过分注重题型的分析及技巧的掌握,将所遇到的问题直接套用教师讲解的某个方式或方法上,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较低。
  2.教师过分讲究重复练习缺乏总结引申。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积重难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是权威的发布者,是答案的公示者。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能够充分地提升教学进度,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计划,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本身也不愿意进行探究式学习,而是寄希望于巩固强化来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总是运用应试教育的题型及考试大纲来作为自己教学的方针,在讲解习题时,如果碰到考试大纲以外的新题型,教师往往忽略不讲,而是重复地进行考试题型做题技巧或方法的重复练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模式的拓展训练。
  二、新课程改革下改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策略
  1.培养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学生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其实也是学生缺乏良好学习引导的表现,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教师没有将高中数学课程的精髓传授给学生,所以在新阶段新课程教育的背景下,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学应该是建立在新型师生关系之上的,同时新课标中也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和学生加强沟通,通过教学手段地实施逐步确立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给学生更大的学习主动性和足够的想象力空间,增强学生自身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逐渐使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身体力行切实做到尊重学生,并尽可能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去聆听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由此构建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没有任何障碍。教师需要逐步的做到“在学习上是学生的好导师,在生活中是学生的好朋友”,由此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
  2.开展艺术性导入教学,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是事情成功的一半”,这样的开头也同样适用于新课程改革教学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因为课堂导入环节具有艺术性才能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兴奋点。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逐步改变传统的“争分夺秒”式课堂教育模式,应该以一种新颖的课堂教学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好奇感,逐步将学生引入新课程教学当中。例如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提一个“拉面原理”,所谓的拉面原理就是在拉面师傅进行拉面时,原先将一根面条对拉一次面条变为两根,再拉一次面条变为四根,然后变为8根,以此类推下去,让学生列出拉面师傅拉面次数和最后得到的面条根数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此种艺术性的高中数学导入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无限的数学思维想象力。同时,在艺术性导学过程中教师也能够逐步提升自身新课程高中数学的教学能力,能够使自己更好的理解新课程教学方法的具体含义,随着艺术性导入教学的不断循环,教师能够从根本上修正自己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从而不断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3.讨论式教学。讨论即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讨论法是根据教师所提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由学生就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等问题各抒己见开展讨论。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组织讨论也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讨论法的实施策略:①老师要带着学生走,将适宜讨论的教学内容概括成相应的讨论问题。比如在“三角函数的应用”的教学中:求sin10°·sin30°·sin50°·sin70°的值,学生的求解方法有多种。可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讨论他们学过的三种解法;②讨论的论题要选准;③讨论要抓住契机适时而用;④对讨论的过程把握要恰当。数学教师要尽快使学生进入讨论状态。讨论一定要有总结,要使学生对讨论的结果及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有深刻的认识。
  现如今,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得到了加强。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也已经得到了深入的推进,并起到了相应的作用。要能够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加以充分的重视,使学生在全面素质的提高上得到有效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张崇盟.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汪梦兴.创新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知报,2010,7.
其他文献
良好的沟通是搭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桥梁,是成功教育的基石,家庭成员之间、师生之间都需要良好的沟通,给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正确地传达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
吕刚:198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1987至今工作于湖北三峡大学艺术学院,现任美术、设计基础教学部主任,副教授,从事美术与艺术设计教学工作。近年来 Lv Gang gra
期刊
摘 要: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探讨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
本文结合SR区块的特殊环境、监督要求和队伍的实际施工情况,通过近半年的施工探索,总结归纳了在该区块的稠油井施工过程和注意事项,并为SR稠油井区块做好技术、资料、施工等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学课堂的优化直接关系到生物教学质量。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部分教师过分关注自身教学职能,以单向式、一刀切等教学模式为主,这种传统讲解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想走,逐步对生物教学失去信心。因此,优化生物教学模式迫在眉睫。本文立足于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就如何优化高中生物教学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  关键词:高中生物;优化策略;趣味课堂  所谓优化课堂即有效、
摘 要: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熟练掌握已经成为用人单位在人才录用时的一项基本要求。同时,新课改也提出了需要在小学教育大纲中增添信息技术课程,这也为我国小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可以使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教学中顺利开展,本文将针对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措施。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措施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传授一
2010年,古井贡酒封藏26年之久的大成之作古井贡酒·年份原浆26年开坛启封,以隆重仪式宣告酒成。一瓶传承5000年的酒,究竟蕴涵多少故事?借此,我们也一瞻悠悠5000年的古井酒史
杨简解《易》,以“一”摄“多”,以“己”融“形”,以“心”解“理”,但最终归结为以“道心”解《易》,将“道心”贯注于《易》卦辞、爻辞及其他经文中,《易》涉及所有事象,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对语文朗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欣赏”方面,语文新课标指出“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自己阅读的感受”这一教学目标,将朗读教学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部分教师错误估计当前教学形势,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阅读、写作以及基础知识题目教学等方面,忽视了朗读方面的训练,这直接导致学生在阅读一些经对岸古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