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不涨价”应成共识

来源 :民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un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6月22日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陕西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周魁英表示,丝绸之路涉及陕西的7处文物点,不会因为申遗成功而涨价。(6月23日《华商报》)
  丝绸之路,见证了东西方之间的融合、交流和对话;大运河,印证着中国自古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二者联袂入遗,值得可喜可贺。不过,在高兴之余,人们不免有些担忧,申遗成功后相关景点门票会不会随着身价水涨船高呢?
  这种担心并非多余。以往一些景区成为“世遗”后,门票大幅上涨几乎成为某种惯例。2008年福建土楼申遗成功,次年6月南靖土楼田螺坑景区、华安大地土楼群等门票就分别上调五六十元。而纵观平遥古城、丽江古城、九寨沟、皖南古村落等著名景区,也都在申遗成功后纷纷涨价。
  申遗的目的,旨在唤醒全社会对于珍贵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重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申遗成功成为涨价有理的代名词,人文自然景观变成“看不起的风景”,这显然有悖于申遗的初衷。同时,更可怕的是,由门票涨价所形成的“申遗经济学”,无形中会误导地方政府和景区管理部门的思维理念,盲目追求商业利益,忽视对遗产的保护。有调查显示,一些景区门票收入,除去上缴政府、财政、旅游公司和维持人员开支的资金,平均用到遗址资源保护上的资金往往不到10%。乡土建筑保护专家、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指出,有些“申遗”之所以“变味”,源于有的申请者动机不纯,单从坐收渔利、追求政绩的角度出发,导致遗产的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严重损害其价值。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河南嵩山、湖南崀山等景区在申遗成功后均表示不会涨价。此次大运河入遗后,杭州也立即承诺坚持“博物馆不收费、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占用”的运河综保“三大目标”不动摇。“申遗成功不涨价”不仅是给公众吃了颗定心丸,更是政府立下的一份军令状,明确了政府加大投入保护世遗的责任和使命。有必要让这一理念成为共识,推动各地走出“重申遗轻保护”的怪圈,下大力气保护好这些瑰宝。
其他文献
作为河南省男子排球队青年队员,笔者参加过国家少年队、青年队、国家队的集中训练和比赛,因此认为队员在青年时期是全面学习和提高的重要阶段,是成长为省队队员、国家队队员的必由之路。良好的排球基础、系统的知识学习、全面的技术战术训练、教练的正确引导是青年队员走向成功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河南省男排为国家输送了多名队员,而且在训练和比赛中均有出色的表现,再加上国家男排主教练谢国臣在担任河南男排主教练期间对青年
血竭具有消炎消肿、止血止痛、生肌敛疮等功效.在临床实践中,用其治疗各期褥疮,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国有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宣传思想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有力保证,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鲜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展示国企良好形象,保证和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强化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对于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在日趋稳定的基础上形成精神积淀,它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在价值观主导下形成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生成的社会群体文化氛围和心理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思想观念,对其广大社会成员实施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培育他们形成与社会现状相适应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