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德提升促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qi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德”是指教師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包括教师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等。
   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加强师德建设具有特殊意义。那么,应该如何以师德提升促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以制度建设为教师立规。制度建设是所有管理的基础,制度其实就是规矩,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近年来,针对师德失范的现象,教育部一连发出《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6份文件,再次瞄准各级各类教师师德师风问题,为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底线,悬起高压线。
   各基层学校应以此为指导,根据学校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禁止什么”,确立惩处措施与处罚程序,进一步形成执行制度,将准则和指导意见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之中,“扎紧制度笼子”,促使广大教师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树立底线思维,筑牢不可触碰的底线。
   以能力提升为教师赋能。梳理一些师德失范现象,我们发现,有些师德问题其实反映了教师能力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学生发展变化。比如说,对学生的惩戒问题,把握不好的话就成了体罚、变相体罚、侮辱,还有一些教师情绪失控,也容易导致师德失范事件。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学习、继续培训来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特别在新时代,如何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公民规范、创新能力,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着教、教着学”。
   以精神建设为教师赋魂。相对其他岗位,教师这项工作有着特殊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到,教育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使命。作为教师,首先得自己做到有知识、有思想、知真理、有灵魂、有生命、做新人。教师,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有“诗和远方”的向往,有“为天下育英才”的自勉。
   (作者系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校长,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 魏家坚
其他文献
在信息化社会中,网络犯罪成为日益猖獗、危害严重的犯罪类型,特别是在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高、网民快速增加的新形势下,我国的网络犯罪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因此,只有在
<正>UED:海港区往往是一座城市发展的起点,但在城市发展的道路上,海港区却时常面临着被废弃的命运,那么您在进行海港区重建设计时,对于城市历史及发展等是如何考虑的呢?米歇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存在着很多"不可持续"的地方,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素质,把人力资源当作可持续发展的
目的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human immunoglobulin,IVIG)新生产工艺的病毒灭活/去除效果进行验证及评估。方法选择4种脂包膜病毒[人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human immun
随着英语新课标的颁布和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在新理念基础上编写的各式教材的新版本也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外研社(山东省专用)的两版小学英语教材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提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正因为如此,全社会都高度重视,尤其是各级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