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多媒体是教具,更是学具。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出发,计算机多媒体更应以学具的“角色”在教育中发挥作用。实现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必须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计算机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有利于直观教学,易于理解知识;有利于拓展知识面,活跃思维;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现代科学兴趣。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异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养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既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有效的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
  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主动创新的过程。对有些知识的探索过程,学生不容易理解,这时如果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如,我在《圆的面积》、《圆柱的体积》等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圆的面积变换成长方形的面积过程,把圆等分成不同的份数拼成不同长方形来求圆的面积,理解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把圆柱等分后拼接成长方体来求圆柱的体积。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象形化,更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三、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课本的知识和情景只是一个载体,必将有限。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要服务于生活。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各种丰富资源拓展知识视野,使学生从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相应的数学知识,这样让数学知识更贴近生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因为数学知识生活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提高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多媒体的展示平台,可以展示每一个学生的作品和方法,展示学生的思路和独特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满自信,在自信中获得学习的动力,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但计算机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工具,有它的局限性和不足。如果在教学上不加选择地使用,则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注重運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忽视传统教学的功能。比如教师的引导、板书的作用等。
  2.过分装饰图片,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由于能力因素,有些教师下载和使用别人的课件,忽略了学生的差异。使得课堂效果不明显。
  4.只注重播放课件,忽略了学生的探索与交流,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在课堂上体现。
  总之,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只有合理的利用,才能扬长避短,起到应有的作用。
其他文献
【关键词】错别字 分类 原因 预防 纠正  在小学阶段,老师是十分重视识字教学的,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汉字,是写字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总是花相当的时间,一字一字的认真教。学生为识字也花了不少工夫:反反复复地认、抄、默,从课上到课下。结果呢?却不能令人满意,学了生字,听写时写不对的情况时有发生;学过的常用字运用情况更让人担心,要么多笔少画,要么写成别字。可以说,学生写错别字成了语文老师最为头疼的事之一。
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属于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目Hyphomycetales,有性态为红褐肉座菌Hypocrea jecorina。目前研究主要在酶基因克隆、重组蛋白过量表达机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公式的推导,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知识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于人才的创新能力的需要更加突出,但中国的教育现状令人堪忧:美国某高校的考官曾说过:“中国学生的最大问题是这个学校和那个学校之间没有多大差别,他们的托福成绩往往很好,特长都是钢琴、跳舞、绘画之类,毫无特色,论文更是写的千人一面,显示出他们想象力的贫乏和思维的格式化,像是同一个工厂里生产出来的机器人。”那么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需要什么呢?  第一,需要改变家长的教
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语文教学活动之中,使语文教学魅力大增,从而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深度改革,培养学生全面认知的才能。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现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易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我们应该有个共同的理解。修改肯定是作者份内的事。”  可是,实际情况呢?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天经地议、约定俗成。尤其目前,小学老师改作文,更是辛苦——成摞的作业,夜以继日地从字词句标点到篇章结构,不厌其烦的批改。效果呢?本子发下,学生根本不理会老师给他们修改的地方及写的批注等,看完分数就束之高阁。长此以往,周而复始,教师累月长年地流汗,果
公共权力组织制定的政策,是通过对一项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研究体现出来的,如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涵盖了各个阶段、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成百上千项政策,邓小平理论为所有这些政策提供了共同的理念,这些政策的共同的导向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首先,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公共政策依据我国国情,综合了社会实践的正确方面,继承和吸取了各个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当今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莫大的契机。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继续性、维持性学习”的教育模式。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技术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当代教育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实践证明,以信息化整合英语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以其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