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排球运动不断发展和变革,比赛的激烈程度不断提升,对运动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排球运动员的速度、耐力、高度、力量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对于运动员的内在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排球运动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运动智能
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排球对运动员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排球运动朝着力量化、快速化方向发展。了解世界排球发展的动向,充分了解排球运动对运动员要求的变化和趋势,对我国排球运动员培养事业,对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比赛中运动员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取得比赛胜利,运动员需要具备更多的能力和素质。当代优秀的排球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出色的技术,而且要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运动智能和深厚的文化知识。
1.排球运动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新要求
排球运动技术性强,节奏快,运动环节多。特别是比赛中来球方向变化多端,因而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必须集中注意力,时刻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随时準备接球;根据来球情况和球的性能迅速起动和移动取好位置,及时做出相应的动作。排球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除了基本的力量、速度、耐力之外,对移动、速度、灵敏、弹跳等素质也有特别的要求。
1.1速度、耐力的内容已经革新。
快速善变曾经是我国竞技排球的传统优势,现在是现代排技战术的发展趋势和指导思想。近年来我国排球队出现了“快球不快”的现象,使传统优势流失。根据专家分析,优势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对体能训练没有跟上排球运动的发展,对排球规律的把握不够准确。排球的快速不能用百米成绩来衡量的,排球的快速应该具有其特殊性,其内涵是动作迅速,反应灵敏,移动及时,攻防节奏快,助跑起跳快,扣球下手快,技战术变化快,等等。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有氧耐力已不再是现代排球运动的主要身体素质基础。尤其是采用每球得分制以来,排球比赛的速度加快,每场球的比赛时间相对缩短,运动量也相对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强度增大。过去我国排球多坚持的大强度、大负荷量、长时间的单一技战术的训练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排球发展的需要。现代排球运动的耐力素质不仅仅是3000米甚至万米跑的成绩,还是赛场上运动员比赛时所变现的速度耐力、弹跳耐力、力量耐力、意志耐力等。因此,在排球训练时,应充分认识到当今排球运动的新变化,改变以往的训练方式,跟上排球运动发展的步伐。
1.2对高度、力量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高度、力量和速度是当今排球运动生命之根本,是比赛制胜的基础,是夺取比赛主动权的关键。排球的高度是指运动员的身高,以及在比赛时运动员的扣球高度、拦网高度等。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使运动员更加大型化,身高和弹跳高度已经成为影响运动员和运动队竞技水平和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日本学者研究证明,排球运动员的摸高与比赛中发球、扣球、拦网的成功率成正比。所以说没有高度,就难以有很强的主动得分能力。
排球的力量是指拦网时的弹跳力、跳发球时的爆发力、扣杀力等。排球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向着队员的高大化、力量化和速度化发展。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我国运动员的体质不及欧美队员,但是力量的差距有很大原因是训练水平低下造成的。
2.对运动员内在素质的要求
在竞技体育领域中,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身体素质是一切比赛和成绩的基础,所以在日常训练中,体能训练是所有教练员应该重视和加强的内容。然而,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对于运动员特别是优秀者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2.1心理素质。
运动心理素质是指在训练和比赛中,个性心理特征和临场训练情绪的调控,是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排球运动自从采用了主客每球得分制以后,比赛的激烈性越来越强,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打关键球时刻对运动员心理情绪控制能力的要求更高。怎么使运动员在紧要关头保持适宜的焦虑水平和最佳的运动竞技状态,是每个教练员面对的一个难题。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传统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因为在现代运动训练和竞赛活动中,运动员不仅要消耗巨大的身体能量,而且要付出巨大的心理能量,尤其是当参加比赛双方在身体和技战术实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心理能量的发挥水平,往往成为决定胜败的重要条件。
2.2运动智能。
运动智能就是运动员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观察判断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等。运动员的智力与知识结构、运动素养、心理能量、专业理论、生存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运动智能是运动员的整群优势。
运动智能有助于运动员对于本专项竞技的特点和规律有较为深刻的把握,对于训练的理论和方法也有更为准确的认识和体验。具有较高运动智能的运动员,善于正确地理解先进合理的运动技术,从而明显地缩短学习和熟练掌握运动技巧的过程。
今天的排球比赛,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深,技战术变化更加丰富,场上的变化越来越突然,对运动员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排球比赛不仅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而且要求运动员有处理各种复杂场面的能力。
因此,对我国排球运动员进行智能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加强运动智能的培养,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判断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等智能,这对对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2.3科学文化水平。
21世纪的排球运动是一门综合性运动,各种学科知识推动排球运动不断发展。脑科学、生物科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介入排球领域,增加了排球运动丰富的外延和深刻的内涵。现代的排球运动不仅是速度、力量、高度、技战术的较量,而且是智慧的较量,科技的较量,综合优势的较量,综合优势又是建立在众多知识体系基础之上的。因此,完善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加强理论知识的培养也是体能训练的重要环节。知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运动员对技术、战术意识、节奏意识、配合意识、规则意识的理解,有利于运动员对排球运动的实质、规律和发展趋势正确地把握,对训练的理论和方法有着更为准确的认识和体验,在比赛中灵活地运用战术,从而出色地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排球意识是排球的本质规律和深刻内涵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与运动员的文化底蕴和知识量的储备有显著的相关性。加强运动员知识能量的输入和文化修养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有助于智能的提高、观念的更新,有助于技战术的创新和运动寿命的延长。现代排球运动训练不仅要教会运动员打好球,而且要教会运动员用丰富的知识能量自觉挖掘专项潜能,对于运动水平的提高有巨大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现代排球运动对运动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革新了传统意义上的身体素质,而且对运动员的内在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排球运动员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应该对这些新变化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排球发展的优秀运动员。
参考文献:
[1]陈华.体能训练的创新问题探析[J].体育学刊,2005,15:20.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376-377.
[3]黄汉升.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3.
[4]洪南丽.亚洲排球衰退析因[J].中国排球,2002,(3).
[5]屈东华.论竞技排球运动的主要制胜因素及发展趋势[J].湖北体育科技,2001(3).
关键词: 排球运动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运动智能
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排球对运动员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排球运动朝着力量化、快速化方向发展。了解世界排球发展的动向,充分了解排球运动对运动员要求的变化和趋势,对我国排球运动员培养事业,对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比赛中运动员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取得比赛胜利,运动员需要具备更多的能力和素质。当代优秀的排球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出色的技术,而且要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运动智能和深厚的文化知识。
1.排球运动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新要求
排球运动技术性强,节奏快,运动环节多。特别是比赛中来球方向变化多端,因而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必须集中注意力,时刻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随时準备接球;根据来球情况和球的性能迅速起动和移动取好位置,及时做出相应的动作。排球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除了基本的力量、速度、耐力之外,对移动、速度、灵敏、弹跳等素质也有特别的要求。
1.1速度、耐力的内容已经革新。
快速善变曾经是我国竞技排球的传统优势,现在是现代排技战术的发展趋势和指导思想。近年来我国排球队出现了“快球不快”的现象,使传统优势流失。根据专家分析,优势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对体能训练没有跟上排球运动的发展,对排球规律的把握不够准确。排球的快速不能用百米成绩来衡量的,排球的快速应该具有其特殊性,其内涵是动作迅速,反应灵敏,移动及时,攻防节奏快,助跑起跳快,扣球下手快,技战术变化快,等等。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有氧耐力已不再是现代排球运动的主要身体素质基础。尤其是采用每球得分制以来,排球比赛的速度加快,每场球的比赛时间相对缩短,运动量也相对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强度增大。过去我国排球多坚持的大强度、大负荷量、长时间的单一技战术的训练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排球发展的需要。现代排球运动的耐力素质不仅仅是3000米甚至万米跑的成绩,还是赛场上运动员比赛时所变现的速度耐力、弹跳耐力、力量耐力、意志耐力等。因此,在排球训练时,应充分认识到当今排球运动的新变化,改变以往的训练方式,跟上排球运动发展的步伐。
1.2对高度、力量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高度、力量和速度是当今排球运动生命之根本,是比赛制胜的基础,是夺取比赛主动权的关键。排球的高度是指运动员的身高,以及在比赛时运动员的扣球高度、拦网高度等。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使运动员更加大型化,身高和弹跳高度已经成为影响运动员和运动队竞技水平和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日本学者研究证明,排球运动员的摸高与比赛中发球、扣球、拦网的成功率成正比。所以说没有高度,就难以有很强的主动得分能力。
排球的力量是指拦网时的弹跳力、跳发球时的爆发力、扣杀力等。排球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向着队员的高大化、力量化和速度化发展。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我国运动员的体质不及欧美队员,但是力量的差距有很大原因是训练水平低下造成的。
2.对运动员内在素质的要求
在竞技体育领域中,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身体素质是一切比赛和成绩的基础,所以在日常训练中,体能训练是所有教练员应该重视和加强的内容。然而,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对于运动员特别是优秀者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2.1心理素质。
运动心理素质是指在训练和比赛中,个性心理特征和临场训练情绪的调控,是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排球运动自从采用了主客每球得分制以后,比赛的激烈性越来越强,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打关键球时刻对运动员心理情绪控制能力的要求更高。怎么使运动员在紧要关头保持适宜的焦虑水平和最佳的运动竞技状态,是每个教练员面对的一个难题。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传统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因为在现代运动训练和竞赛活动中,运动员不仅要消耗巨大的身体能量,而且要付出巨大的心理能量,尤其是当参加比赛双方在身体和技战术实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心理能量的发挥水平,往往成为决定胜败的重要条件。
2.2运动智能。
运动智能就是运动员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观察判断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等。运动员的智力与知识结构、运动素养、心理能量、专业理论、生存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运动智能是运动员的整群优势。
运动智能有助于运动员对于本专项竞技的特点和规律有较为深刻的把握,对于训练的理论和方法也有更为准确的认识和体验。具有较高运动智能的运动员,善于正确地理解先进合理的运动技术,从而明显地缩短学习和熟练掌握运动技巧的过程。
今天的排球比赛,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深,技战术变化更加丰富,场上的变化越来越突然,对运动员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排球比赛不仅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而且要求运动员有处理各种复杂场面的能力。
因此,对我国排球运动员进行智能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加强运动智能的培养,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判断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等智能,这对对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2.3科学文化水平。
21世纪的排球运动是一门综合性运动,各种学科知识推动排球运动不断发展。脑科学、生物科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介入排球领域,增加了排球运动丰富的外延和深刻的内涵。现代的排球运动不仅是速度、力量、高度、技战术的较量,而且是智慧的较量,科技的较量,综合优势的较量,综合优势又是建立在众多知识体系基础之上的。因此,完善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加强理论知识的培养也是体能训练的重要环节。知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运动员对技术、战术意识、节奏意识、配合意识、规则意识的理解,有利于运动员对排球运动的实质、规律和发展趋势正确地把握,对训练的理论和方法有着更为准确的认识和体验,在比赛中灵活地运用战术,从而出色地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排球意识是排球的本质规律和深刻内涵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与运动员的文化底蕴和知识量的储备有显著的相关性。加强运动员知识能量的输入和文化修养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有助于智能的提高、观念的更新,有助于技战术的创新和运动寿命的延长。现代排球运动训练不仅要教会运动员打好球,而且要教会运动员用丰富的知识能量自觉挖掘专项潜能,对于运动水平的提高有巨大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现代排球运动对运动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革新了传统意义上的身体素质,而且对运动员的内在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排球运动员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应该对这些新变化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排球发展的优秀运动员。
参考文献:
[1]陈华.体能训练的创新问题探析[J].体育学刊,2005,15:20.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376-377.
[3]黄汉升.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3.
[4]洪南丽.亚洲排球衰退析因[J].中国排球,2002,(3).
[5]屈东华.论竞技排球运动的主要制胜因素及发展趋势[J].湖北体育科技,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