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少数民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开始学习钢琴,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学生走进了专业的艺术院校进行钢琴方面的深造,少数民族学生的钢琴教育成为值得关注的话题。文章就少数民族学生钢琴教育的特殊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期望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钢琴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少数民族;钢琴;教育
一、少数民族钢琴教育现状
中国土地广阔而富饶,从夏、商时期至秦汉,当汉族的先民华夏族开发黄河流域的时候,各少数民族先民也同时开发了周围的广大地区。各民族祖先在各个地区,以他们辛勤的劳动,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逐渐形成了多民族的中国。中国有着56个民族,其中55个是少数民族,虽然少数民族的人口都不多,但少数民族涌现出来的音乐艺术方面的人才可是数不胜数的,比如著名的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著名的藏族歌唱家“韩红”;著名的维吾尔族歌唱家“迪里拜尔”;著名的满族钢琴家“郎朗”;著名的土家族钢琴家“黄楚芳”等等。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相对偏远且交通不便的丘陵、山区,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条件却让他们有着积极向上的性格和乐观的心态。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少数民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开始学习钢琴,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学生走进了专业的艺术院校进行钢琴方面的深造。
二、少数民族学生钢琴教学的特殊性
钢琴的教学方法是其实有很多门类,不论是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钢琴教学,都要沿着以人文本,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做到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为重点,能独立分析音乐作品为核心,能够自如应对演奏中各种难度的技术。还要注意发挥学生个性,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以及创造精神,让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而默契的教学局面,教师和学生能对弹奏的钢琴作品展开探讨,不仅要让教师来引导和指点学生纠正弹奏中的不足,还要让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共同提高作品演奏中的个性。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钢琴教学时,还要让他们了解本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以音乐及作品,以此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钢琴的情感和从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并在钢琴教学内容中强调突出民族音乐的艺术地位,使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在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中能够真止得到继承、弘扬与发展。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钢琴教育中,教师需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思想、文化和音乐,要与民间艺术家学习交流了解当地的音乐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把少数民族地区的钢琴教育搞好、搞活。这样才能使钢琴音乐艺术推广开来,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些都是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推广与发展是有深远影响的事情。
三、 对少数民族学生钢琴教学的几点建议
1、 对少数民族地区钢琴师资进行定期培训
可以以半年为单位,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音乐师资进行定点定期培训,全国各地高校广泛开展的“国培计划”可以有侧重点的对少数民族地区钢琴师资进行培训。在培训班中,如果都是来自民族地区的钢琴教师还可以互相交流,切磋少数民族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在教学中也能适当少走弯路,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2、 少数名字地区相对集中的省区可以展开一对一的帮扶
广西、云南、四川、内蒙、湖南、贵州、青海等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区域可以展开省会和相对较发达的地区一对一帮扶落后地区,例如广西南宁地区的每一所开设有钢琴专业的高校帮扶一所,贵州贵阳地区的高校也可以一对一帮扶一所黔南地区的中小学。展开一对一帮扶,可以让相对落后的地区也能学习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3、 在教学中多选用少数民族优秀钢琴作品
笔者所熟知的民族优秀作品有:戴于吾的《天山风情》;丁善德的《第一新疆舞曲》、《第二新疆舞曲》;崔炳元的钢琴组曲《西藏素描》;章鸣 《瑶族长鼓舞》等等。让少数民族弹奏民族钢琴作品,可以增加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自信心。
4、 期待少数民族较多的高校作曲专业教师多创作本地的民族钢琴作品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办了音乐专业,甚至有的高校音乐专业细分为音乐学、音乐表演和作曲、舞蹈等专业。高校作曲专业教师必定是经过专业作曲学习的高水平高学历的人才,鼓励他们多创作或参与创作民族钢琴作品例如云南高校的教师可以用傣族、佤族的音乐素材进行创作;内蒙古的高校教师可以利用蒙古族音乐素材进行编曲;四川高校音乐教师可以创造出具有羌族和藏族音乐风格的钢琴作品。
四、结语
少数民族的钢琴教育应该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少数民族特色之路出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钢琴教育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有句话说的好,“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因此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在少数民族的钢琴教育中有针对性的对少数民族地域的文化特点、音乐习惯、音乐思想为重点来进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再则就是把少数民族的音乐广泛的应用于钢琴教学中,广大的民族地区高校的钢琴教师应该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钢琴教育的发展为己任。
参考文献:
[1]樊禾心.钊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
关键词:少数民族;钢琴;教育
一、少数民族钢琴教育现状
中国土地广阔而富饶,从夏、商时期至秦汉,当汉族的先民华夏族开发黄河流域的时候,各少数民族先民也同时开发了周围的广大地区。各民族祖先在各个地区,以他们辛勤的劳动,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逐渐形成了多民族的中国。中国有着56个民族,其中55个是少数民族,虽然少数民族的人口都不多,但少数民族涌现出来的音乐艺术方面的人才可是数不胜数的,比如著名的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著名的藏族歌唱家“韩红”;著名的维吾尔族歌唱家“迪里拜尔”;著名的满族钢琴家“郎朗”;著名的土家族钢琴家“黄楚芳”等等。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相对偏远且交通不便的丘陵、山区,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条件却让他们有着积极向上的性格和乐观的心态。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少数民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开始学习钢琴,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学生走进了专业的艺术院校进行钢琴方面的深造。
二、少数民族学生钢琴教学的特殊性
钢琴的教学方法是其实有很多门类,不论是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钢琴教学,都要沿着以人文本,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做到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为重点,能独立分析音乐作品为核心,能够自如应对演奏中各种难度的技术。还要注意发挥学生个性,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以及创造精神,让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而默契的教学局面,教师和学生能对弹奏的钢琴作品展开探讨,不仅要让教师来引导和指点学生纠正弹奏中的不足,还要让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共同提高作品演奏中的个性。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钢琴教学时,还要让他们了解本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以音乐及作品,以此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钢琴的情感和从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并在钢琴教学内容中强调突出民族音乐的艺术地位,使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在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中能够真止得到继承、弘扬与发展。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钢琴教育中,教师需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思想、文化和音乐,要与民间艺术家学习交流了解当地的音乐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把少数民族地区的钢琴教育搞好、搞活。这样才能使钢琴音乐艺术推广开来,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些都是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推广与发展是有深远影响的事情。
三、 对少数民族学生钢琴教学的几点建议
1、 对少数民族地区钢琴师资进行定期培训
可以以半年为单位,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音乐师资进行定点定期培训,全国各地高校广泛开展的“国培计划”可以有侧重点的对少数民族地区钢琴师资进行培训。在培训班中,如果都是来自民族地区的钢琴教师还可以互相交流,切磋少数民族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在教学中也能适当少走弯路,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2、 少数名字地区相对集中的省区可以展开一对一的帮扶
广西、云南、四川、内蒙、湖南、贵州、青海等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区域可以展开省会和相对较发达的地区一对一帮扶落后地区,例如广西南宁地区的每一所开设有钢琴专业的高校帮扶一所,贵州贵阳地区的高校也可以一对一帮扶一所黔南地区的中小学。展开一对一帮扶,可以让相对落后的地区也能学习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3、 在教学中多选用少数民族优秀钢琴作品
笔者所熟知的民族优秀作品有:戴于吾的《天山风情》;丁善德的《第一新疆舞曲》、《第二新疆舞曲》;崔炳元的钢琴组曲《西藏素描》;章鸣 《瑶族长鼓舞》等等。让少数民族弹奏民族钢琴作品,可以增加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自信心。
4、 期待少数民族较多的高校作曲专业教师多创作本地的民族钢琴作品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办了音乐专业,甚至有的高校音乐专业细分为音乐学、音乐表演和作曲、舞蹈等专业。高校作曲专业教师必定是经过专业作曲学习的高水平高学历的人才,鼓励他们多创作或参与创作民族钢琴作品例如云南高校的教师可以用傣族、佤族的音乐素材进行创作;内蒙古的高校教师可以利用蒙古族音乐素材进行编曲;四川高校音乐教师可以创造出具有羌族和藏族音乐风格的钢琴作品。
四、结语
少数民族的钢琴教育应该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少数民族特色之路出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钢琴教育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有句话说的好,“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因此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在少数民族的钢琴教育中有针对性的对少数民族地域的文化特点、音乐习惯、音乐思想为重点来进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再则就是把少数民族的音乐广泛的应用于钢琴教学中,广大的民族地区高校的钢琴教师应该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钢琴教育的发展为己任。
参考文献:
[1]樊禾心.钊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