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长株潭都市圈发展新篇章

来源 :新湘评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la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高位推动下,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长株潭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肩负着新的重大使命。湘潭作为长株潭都市圈的核心成员,作为2021年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的轮值方,一定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继续抓下去、抓出更大成效”的殷殷嘱托,聚焦“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这一目标,围绕“都市圈”这一定位,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与长沙、株洲精诚团结、苦干实干,全力推动“十同”任务落实落细落地,努力在推动长株潭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
   突出互补协同,共推产业融合。都市圈的经济一体化发展,核心就是要形成错位发展、特色明显、相互配套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着力加强产业链融合。深入落实《推进长株潭重大产业协同发展的意见》,建立产业协同机制,抓实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方面,强化湘潭吉利、上汽大众等整车企业集聚效应,支持舍弗勒、屹丰汽车、拓普汽车等零部件企业深度参与长株潭重点车型配套,着力引进发动机、变速箱、汽车芯片等供应链核心企业,加快吉利新能源SUV、比亚迪IGBT、中车时代电气汽车组件等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中心。先进电传动及风电装备产业方面,支持湘电集团、哈电风能、三一风电、中车电机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扩大电力电磁驱动等全球创新前沿技术成果优势,着力提升产业能级。着力加强五好园区创建。坚持“外学江浙、内学长沙”,充分发挥园区在稳定增长、创新研发、深化改革等方面的主力军作用,提升园区亩产效益,重点补齐园区教育医疗、生活配套、发展平台等短板。推进长株潭三市国家级园区、省级园区结成同盟,建设一批“园中园”“飞地经济园”“产业综合体”。着力加强平台互动。坚持重大国家级政策平台共建共享,推动湘潭综合保税区服务对接自贸区长沙片区建设,加强长沙、湘潭跨境电商综合试验联动,提升开放水平;深度对接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发挥湘潭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国家能源风力发电研发(实验)中心、湖南先进传感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作用,与长沙、株洲联合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
   突出城市价值,共促片区融合。坚持把片区综合开发作为提升城市价值、加快一体化融城的主要抓手,放大城市更新、片区引擎支撑效应。以交通设施带动片区更新。立足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综合物流枢纽建设,抓实轨道交通、城际干线、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半小时交通圈”。积极推动“轨道上的长株潭”,加快长株潭轨道交通西环线建设并启动南延工程前期研究论证工作,大力推动渝长厦高铁长沙西至湘潭北至株洲西联络线建设;着力畅通都市圈内循环,抓好新韶山路续建工程,启动伏林大道对接长沙黄桥大道建设,加快白云路东延线、响水大道对接望雷大道项目规划建设,开展株洲滨江路与湘潭滨江路连通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打造都市圈外循环,稳步推进醴娄高速建设,启动京港澳长株段扩容工程前期工作。以基础配套支撑片区更新。坚持走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完善九华、昭山等融城桥头堡公共服务配套,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医院、学校、车站、商场等民生项目,打通水、电、路、网、气等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补齐污水处理、大气质量监测等环保设施短板,加快推动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规划建设,为承接新一轮资源、项目布局创造良好条件。以市场模式加快片区更新。集中力量建设湘江新区九华新片区,推进规划体系对接,统筹产业项目布局,强化政策要素支撑,打造三市融城发展示范区。加大片区招商推介力度,创新ABO、资管+片区、一二级土地联动开发等模式,引进一批战略合作者,加快在兴隆湖、高铁北、黄家湾等先行片区建设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突出均衡普惠,共享服务融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共融中生活得更舒心、更美好、更幸福,充分享受一体化发展成果。强化公共服务共享。加快三市政务服务同城化、政务管理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长株潭大数据网络平台。加强与长沙、株洲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交流合作,联合开展多层次多模式合作办学办医。充分发挥湘潭红色资源优势,以韶山为龙头,以韶山至井冈山红色旅游铁路专线为纽带,聚合赣湘边区红色旅游市场,擦亮“伟人故里”金字招牌,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强化生态环境共治。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深化湘江同治、绿心保护和“两岸”修复,协同解决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建立区域大气环境信息共享与发布常态化制度,推动长株潭都市圈跨界污染联防联治、联合执法,共同保护好长株潭可持续发展生命线。强化社会治理共抓。推动突发公共事件联防联控、灾害事件预防处理和紧急救援等工作联动,建立健全三市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治安维稳和行政执法协作,加强交界地区城市管理联动,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突出同向相通,共商机制融合。不仅在基础设施上同向建设,更在工作运行上同心同向。坚持“长株潭一盘棋”理念,充分发挥三市联席会议轮值方作用,联合长沙、株洲共同完善协同推进和高效落实机制,力求“五指成拳、力出一孔”。完善政策支撑机制。统筹编制多层次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统筹国土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推进各类规划成果统筹衔接、管理信息互通共享。与长沙、株洲联合推进开放平台一体、招商引资一体和营商环境一体,强化产业、招商、人才等各类政策和标准体系的衔接协同,着力破除地域分割、市场壁垒和行业垄断,充分激发长株潭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要素流通机制。创新市场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建立集户籍、土地、技术、资本等各类要素相统一的制度体系,形成标准规则统一、要素自由流动、高效有序运转的开放市场,把各自优势要素变成共同优势要素,打造高效流通的“要素圈”。完善合作联动机制。加强与长沙、株洲沟通协调,完善三市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重大合作事项,协商解决重大问题。加快全域化深层次融城步伐,推动各县市区深化与长沙、株洲毗邻區县合作,依托物流、交通、产业联盟,规划建设一批毗邻合作示范区,提档升级现有合作平台。
   (作者系中共湘潭市委书记)
其他文献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我们能感受到强烈的信仰、信念和信心。回首过去,中国共产党用一百年“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展望未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底气、充分的理由更加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   自信源自历经无数磨难所淬炼的领导能力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国家内忧
8月8日晚,随着奥运圣火在东京缓缓熄灭,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落下帷幕。在一百多年的现代奥运史上,这可能是最为独特的一届奥运会。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开幕延期、空场办赛,并成为首个在紧急状态下举行的奥运会……  尽管写满与众不同、充满曲折艰辛,但这届奥运会同样激烈精彩、同样给人信心与力量。10多天时间,赛场上的拼搏与努力、欢笑与泪水、奋斗与荣耀,再一次让人们享受到竞技体育的无穷魅力,领略到奥林匹克
今年3月传来喜讯,株洲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集群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列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株洲轨道交通产业从无到有、品质从低到高、体系从点到面、规模从小到大,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发展道路。  产业从无到有。“一五”“二五”时期株洲成为国家重点新建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苏联援建中国156项重点工程有4项在株洲,国家重点建设的694个限额以上的工业项目中有7个在
捧着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扶贫图志》,第一感觉是它沉甸甸的分量。当然,它的厚重不仅仅是580页厚度所形成的手感,更主要是它以地图、地标、摄影照片等为载体,全面反映了湖南贫困县的历史、变迁、现状,精心绘就了一幅全景式的湖南扶贫攻坚的恢宏画卷,向人们讲述了精准扶贫的湖南方案、湖南经验和湖南智慧。  近景式聚焦首倡之为。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