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信息技术课教育教学的几点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smbb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教育教学随之进入课堂,面对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信息化等各方面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等方面的困惑,以自身三年来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加以反思总结,从信息兴趣、学科整合、德育渗透、方式方法、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略谈信息技术课教育教学的几点策略,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信息兴趣 学科整合 德育渗透 方式方法 教育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29-02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普及,把人类的生活带进了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也逐步进入了小学课堂。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质量和效率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现就本人三年来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加以反思总结,略谈本人教学过程中的几点策略和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信息兴趣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开端
  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应当让学生感知到信息技术的有趣和新奇,激发他们的欲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虽然信息技术课对大多数学生的感知是枯燥乏味的,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就要针对这种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掌握他们喜欢的事物,有的放矢。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二、与各学科的有机整合是进行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整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结构类型,改变了信息技术课单打独斗、枯燥乏味的局面。利用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素材等资源融入到信息技术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不仅为信息技术课的教育教学增光添彩,而且丰富了信息技术课的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了学生思维向深层次发展,给信息技术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德育渗透是规范信息技术课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随着社会各种信息的不断出现和更新,不仅有大量丰富的学科知识、感人事迹等信息,也有一些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到处泛滥,各种计算机危害层出不穷,例如计算机病毒、个人信息泄露等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的真伪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最终使他们成为符合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还有许多可以挖掘的德育素材和可以探索的途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巧妙运用,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该学科的教学效果,作为新兴学科的信息技术课应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在我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有趣味学习法、探究尝试法、合作主题活动法、观看演示讲练法、阅读自学法、上网学习法、帮助学习法、竞赛学习法、任务驱动法等等。这些方法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更直观地把学生认为抽象的、不易理解的事物,变抽象为具体,从而使教学活动教得生动、学得活泼、练得扎实。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提高了处理信息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学会了交流与合作,主动探索去获取知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有效的教育教学评价升华了信息技术课教育教学活动
  《新课标》提倡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无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评还是学生自我评价,教师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或点拔、启迪,并以友爱的情感,真诚的语言,温和的表情,民主的态度调控评价过程,赞许的目光,宽容的微笑,亲切的动作,传递“你有进步”的信息,使学生增强信心,以愉悦、高涨的情绪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又使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受到鼓舞,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促进每个学生个体的良性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养成,而且评价过程也是学生心理一种潜在表现过程。正确的评价能使学生真实表现当前的心理状况,并且能反映出学生的意识和情感。学生为了在评价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表现,就会有意识在平时学习中多使用信息技术。积极的教师期望和教学评价,学生欣赏式的自评和互评,是促进学生良性发展的有效刺激。带着亲切、友善情感的积极评价可以激励孩子并使他们乐于接受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以上几方面的信息技术课的教育教学策略是我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悟。虽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是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因素,但更重要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如何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从学生的个性中找到共性的亮点,激发他们内心的、新奇的、感知的欲望。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以来广大一线教师探索出诸多高效教学的方法,这就给许多教师造成了在课堂上堆积他人教学方法就能达到高效课堂的假象。本文结合课堂实践对怎样按部就班以务实的态度做好课堂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务实 初中数学 基础概念 体验生成 分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17-02  新课改以来探索高效课堂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
【摘要】随着我国初级教育变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也在教师的实践探索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思想方法的渗透方面,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师极为重视的一个课题。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我们应该从当前教学要求出发,注重学生学习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我创新和实践能力,真正在学习中掌握数学的精髓,灵活变动。本文主要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想方法的渗透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想
【摘要】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出,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指导,即帮助学生实现认识过程的转化,从不知到知,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学生是学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即学生是教学活动中学习任务的承担着,是认识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实施和落实。  【关键词】高中数学 提问 有效
【摘要】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要保证小学生在课堂40分钟内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就需要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让学生真正地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实效性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23-01  前言  小学生都天真、活波、爱玩,根据这个特征,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各种情景模式,集中学生思维;
【摘要】实践出真知,数学教学如果只停留在照本宣科理论解说和题海练习肯定无法满足知识到能力的转换,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设置与生活实践结合紧密的教学方案,让同学们通过切身体验满足认知需求。本文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对怎样以实践体验促进学生认知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学实践 初中数学 课题探索 生活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
【摘要】通过开发开设面向专业需求的模块类、主题性数学微型课程,以“短、平、快”的方式让学生在专业情境中学习相应的数学知识,实现数学课程对其学习专业的助推作用,使“必需、够用”的原则在高职数学课程改革中得以落地,较好地体现了高职数学的服务性和工具性。  【关键词】专业需求 高职数学 校本微型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27-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28-02  随着课程不断的改革,为了能够满足实际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需求,并且能够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将学生主体的作用发挥至极致,为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被逐渐替换,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已经成为了如今教学培养研究中的全新方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其本身对于实践性有着较为强烈的要求,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素质。数与形又是高中数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基础概念,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应该被重视,本文将对高中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做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数形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