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男性气概

来源 :智族GQ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ve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承铉皮衣Lanvin针织衫Bottega Veneta
思文衬衫长裙Bottega Veneta
常江暗纹西装两件套半高领T恤均为Ermenegildo Zegna
Ricky刺绣短外套纹路衬衫均为Saint Luarent

  ■2017年,多名女性针对好莱坞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的性侵指控,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酵,之后,越来越多曾遭受类似经历的女性挺身而出,最终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社会运动。也许需要很多年以后,人们才会真正明白,这场运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她、他,以及我们
  ▲但在我们的编辑部里,影响似乎是显而易见的:有关女性的选题越来越多,选题分析的性别视角越来越自觉,除此之外,当大家在谈论更加敏感的性别议题时,铜事很快学会了一套“生存策略”:闭嘴 倾听。其他的时候,别事会流露出深深的困惑:现在我们究竟该怎样做男人
  ◆考虑到《智族GQ》是一本男性杂志,对于这个问的回答就显得尤为迫切。经过多轮讨论后,我们达成的共识是,即使是对一家男性杂志而言,正襟危坐地指导大家应该怎样做男人的时代,也已經一不复返了。我们愿意成为意见的汇集处、文化的分享地、价值观碰撞和融合之所在。
  ·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宗旨,我们开启了2020年第一期杂志专题内容的制作:新男性气概。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无意给出标准答案,我们相信,习惯寻找标准答案本身就是一种前现代的思维方式,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探索、发现,呈现更多的可能性
  ■在这里,你将看到来自不同领域的人们,不积用观念,更用生活本身,重新寻找对于新男性气概的回答:
  在#Metoo运动中为女性发声的男性,把性别议题融入脱口秀表演的“独立女性”,自我标签的“全职爸爸”、性别教育的多年倡导者……采访对象们的观点比我们预想的更进一步,很多人直接否定了“新男性气概”的概念:性别不应该成为定义品格的词根,与其说新男性气概,不如讲新人类概。多么有力的打脸!但这正是我们想要的。
  ▲脱离现状的关于可能性回答,只会虚假。为了解现状,我们制作了一发往1500人的问卷,包括男性和女性,试图以此呈现公众对相关议题的态度。此外,我们还把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延展到了男性时装和男性妆容领域,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我们身处的动态变化的文化图景。
  ◆最后,所有的这些内容,它们之所以重要,全是因为——你。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希望这里能激发你对性别议题的思考,重新想一想,何为良好男性,何为良好的两性关系,何为良好生活。
  ·你可能一时也没有固定答案,或者你的答案会随着时间而变动,但这都没关系,沟通的动作本身就是良好的可能性。无论这种沟通是对世界、对他人,还是对自己。现在,你的时刻到了

姜思达 我是新新人类气概


  拍摄当天,姜思达带了一箱自己喜欢的衣服来,其中有一件是带流苏的蓝色上衣。他说,这件衣服就是他的日常穿着。在公众印象中,他是着装出位的男孩儿,是敢问敢说的主持人,也是如他所言“新新人类气概”的实践者。这一次他讲述了自己对性别议题的想法,以及这件蓝色流苏上衣的故事。

  实我很久没有考虑过性别这个议题了,有点儿跟不上。我觉得舆论现在都是帽子之战,你给我丢一帽子,我给你丢一_帽子,你女权,我男权。如果今天聊的是拐卖女童弃婴这样的问题,我其实觉得它也不是个女权问题,是人权问题。

  但就跟性别有关的事而言,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跟别的孩子不一样。我上小学那会儿,我们那个地区实行五四制,小学上5年,初中上4年。当我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突然间改成了六三制,这意味着我在小学需要多待一年。这件事让我苦恼良久,因为我想抓紧逃离小学。   我在小学的时候会被我们班的“恶霸三人组”霸凌。我什么都没干,就好端端站在那里,他们就会过来以开玩笑为由重重地给我肚子上来一拳。很疼,我就蹲在地上捂着肚子捂很久。
  在被排挤被霸凌这件事上,我发现了自己的独特。倒不是说我多么优秀和受人瞩目,但就是觉得自己不一样。当你不一样的时候,你是知道自己不一样的。但是我当时很小,不太会努力分析这一份不一样之所在,我不会考虑它究竟是什么。可是我会特别担心这个不一样,就是我显示出不能和所有同学玩到一起去这么个状况,哪怕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你既不严肃,也不难笑,但是你似乎就是没有那么多的朋友。有意思的是,那些霸凌我的人,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就老找我玩儿,特别友好。我从内心相信霸凌者是会愧疚的。
  但我从根本上,就不会有性别焦虑这种感觉。小时候,我的父亲可能会比较严肃地跟我说这件事,在他心中我显然缺乏男孩子应有的那种气质。反而是我妈对我接受程度很高,后来她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优不优秀跟他是什么形态没关系。发展到现在,她的审美跟我会相互影响,她会建议我出席活动涂不涂口红这种事。一双鞋子她觉得好看,买回来我也觉得好看,我们就会起买一起穿。
  这件事我要感谢北京,它给我创造了一种安全感,走在街上我不会觉得因为我的“不一样”会有人冲过来打我,在社交中我也不会担心有人因为我的“不一样”排挤我。在这个安全区里,我不会再去反复想自己的“不一样”,因为你越想越觉得自己啥都要好,什么都要做对。人经不起细想。
  我来北京上大学的时候,才突然知道人可以涂脂抹粉,可以染头,大悦城里原来有这么多衣服,新环境给我提供了很多新的出口往外冲。我记得我大一的时候,就自己漂,自己染,把头发整成鲜绿色。大二、大三那会儿,上舞台参加节目,编导鼓励我穿得不一样,我当时在耳朵旁边别了一朵玫瑰。很多人对那个画面记忆深刻,但我现在想起来觉得那个造型真不怎么样,很土,非常土。但当时我就戴了这朵玫瑰。其实我在上台之前想把它摘下来,因为我觉得有一点儿出格。节目负责人就过来跟我说,你干嘛把它摘了,戴上戴上。我说为什么非要戴,他说,你不戴,谁记得住你啊。

  人类普遍美好的品格,不从属任何一个性别。

  那个环境给了我一个穿衣免受各种评判的空间,给了我积极的暗示。我自己的风格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形成的。但其实直到现在,我也怕跟别人不太一样,我也怕自己不被喜欢。是因为我接收到的正面反馈比较多,所以才敢一直保持下来。
  比如有一天我穿得相对隆重一点儿,有一点儿类似海魂装的感觉。我坐在网约车里,前面是一个男司机,他就一直通过后视镜看我。然后突然间他跟我说,“哎呀,你穿得可真好看。”,我说“是吗,谢谢谢谢。”,然后他不停地说,“哎哟,真好,哎哟,哎哟,真好看。”,他一直是在不断重复表达,就感觉他是认真地觉得你好看。
  我也碰到过负面反馈。大概两个月前,是我这么长时间以来第一次遭受形象打击。我那天穿着一件蓝色流苏的上衣,可以露出肚子来,下面是正常的裤子。我不算特别纤瘦的人,我也不觉得纤瘦是暴露的前提。那天晚上去蹦迪,我就穿着这一身把自己塞到了舞池里面。我在那儿喝酒的时候,有一个老外,他就过来跟我聊天。那老外又高又帅,看起来就是很典型的“优越白人”。聊着聊着,他突然跟我说了一句:Why you look like this when you are so fat(你这么胖,为什么要穿成这样)?
  我当时整个人都定在那儿。第一次见面,他也不是我的朋友,我都不知道怎么用英语快速回击他。我就只好说我喜欢这样,然后他就回应说,你最好是喜欢。我那天遭受了特别大的打击,这件事我念叨到第二天早上,真的非常难以释怀。说实话,我哪怕不算是演员歌手明星的那种好看,但起码我也不至于为了自己的外形有过多的焦虑。但我听到这样的话的时候,我都能受到如此打击,我就能相信说“外形焦虑”这件事,真的是极其糟糕的。所以今天《智族GQ》》拍摄,让我带自己的衣服,体现我风格的就可以,我就特意带了这身衣服。
  之所以我对穿衣自由有追求,是因为我发现一个特别神奇的事情,就是我今天穿什么风格的衣服,我在外面就会以什么样的姿态说话。比如说我今天穿得稍微偏女性化一些,那走在路上,我真的就能扭着这么走。我有的时候会穿校服,前一阵儿,我在网上买了一套高中校服,我就会穿着这套高中校服走在街上,真的就是缩起来的那种状态,就真的像孩子一般。更可笑的就是那天飞机上,我就穿着校服坐进头等舱,头上戴着帽子,那个画面太微妙了。
  所以穿不同的衣服都让我觉得有趣。看心情彼此服務,衣服服务心情,心情服务衣服。到最后,我就会把自己变成一个通过衣服能讲些故事的人,这事说得就玄而又玄,不过我隐隐是有这种感觉的。首先我不追任何的潮流趋势,我不关心此时此刻正在流行什么,我只会买自己想买的衣服,可能是从几十块钱到几万块钱。然后我会每天非常大胆地把这些衣服穿到楼下的咖啡厅,然后拿着咖啡去公司上班,因为在这两个环境里面我相对安全。
  一般人也许觉得安全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但我不会。后来我培养出一种没有安全制造安全的能力,就是形成自己的一个气场,并且让自己周边的空气围着自己的气场去旋转。至少我目前的这个气温层,他们以我为中心运转,所以相当于我能够给自己创建一个安全区出来。我拥有自己的一套语境。当我不用再看别人的眼色,我就安全了,这可能是所谓出名给我带来的巨大收获。
  关于新男性气概,我比较担心这个概念,因为这个概念意味着某一种活法,就不是、或没有男性气概。就是你甭管是新还是旧,反正你圈出来的这些特质,你会把它叫作这是我们推崇的新男性气概。然后你觉得男人怎么着,大度啊包容啊,还是努力啊、奋斗啊、照顾别人、爱护小动物啊,还是什么。与此对应的另外一面就不.是男性气概了,那是啥呢?   当你在讲新男性气概的时候,其实你的原始出发点是性别,它是一个词根一样的东西摆在那儿。今天我是什么什么样的男性,我有这样的新男性《概。我是什么什么样的女性,我是新都市女性,独立、自主、自我包容宽容、体谅他人,这都是人类普遍美好的品格,不从属任何一个性别,甚至是年龄。
  所以你可以觉得我是新男性气概,或者你觉得我是新新人类气概,都行。

Ricky 紧身豹纹衣包裹的摇滚乐手


  我在穿衣服这方面,是完全不能妥协的。

  豹纹毛衣
  衬衫
  均为Saint Laurent
  宽檐帽
  长裤
  均为私物

  Ricky在舞台上的标志是紧身豹纹衣,性感妖媚风。他说他代表的不是帅,是个性,而后者是新男性气概的标志之一。

  我在穿衣服这方面,是完全不能妥协的。在《乐队的夏天》,没有一套衣服是导演组的,都是我自己的。最早玩这个(摇滚)的时候,当时我18岁吧,开始找自己的定位,找从哪一个点更宣泄自己,表现自己。上台演出,要和平时生活完全区别开,所以我用豹纹紧身衣这些元素来展现。20岁出头的时候,我还会化妆,那会儿哪怕出去玩儿,会画眼线,打点儿粉底,涂点儿眼影,就觉得生活一定要变得不一样一点儿,有仪式感一点儿。
  流行音乐要符合大众的审美,但做我们这种音乐的,还是要去吸引那些跟我们比较像的,希望通过特定的形象表现自己。喜欢的人会特别喜欢,不感兴趣的人会觉得很无聊。
  也因为这个事发生过不愉快。当时在北京,下班坐地铁回通州,头发是黄色波浪自来卷,很紧的皮衣、皮裤再配靴子,有的人可能就是看你两眼就完了,但那天那人就一直盯着我看,觉得你这个样子好恶心啊怎么着的。然后我们就产生了冲突,结果发现人家是俩人,输了。但跳起来说你的人还是少数,尤其现在更是自己过自己的。

李承铉 自我标签的“全职爸爸”

垫肩西装上衣裤链长裤均为8on8短靴Fendi背包Louis Vuitton
暗纹西装两件套衬衫均为Louis Vuitton

  家里的事情看起来简单,好好地陪一个孩子,不比拍戏轻松。

  明星夫妻李承铉和戚薇的家庭模式是男主内女主外。李承铉在事业的低潮期成了“全职爸爸”,并慢慢受这种生活状态。
  据说你一会儿还要接女儿Lucky放学?
  对,我尽可能每天去接她放学。如果我在北京的话,工作会安排在她在学校的时间。现在我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全职爸爸”。
  这几年你的影视作品少了,你经过怎样的考量决定减少工作,成为“全职爸爸”?
  作品减少不是我刻意想要的,也是“认命”的一个状态,不是我们可控的。但也是给了我这个机会,能当一个“全职爸爸”,全身心投入在家庭。
  从一开始你就跟太太商量好,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家里吗?
  其实也不是商量,事情就这样了。但是我很感谢我老婆,因为刚开始的我多少不自在,就觉得男生在家,老婆一直在外面工作。再加上我老婆的妈妈也在,丈母娘看女儿一年365天一直奔跑,这个女婿天天在家,我觉得会有点儿不舒服。但我老婆特别想得明白这件事情,我有压力的时候,我老婆会说: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要不然如果我们俩都忙的话,孩子怎么办呢?
  男主内女主外让你有危机感吗?
  危机感完全没有,只是刚开始有一些压力,因为我们的社会,绝大部分的人觉得,男生应该要在外面工作。我覺得应该要有一些变化,女生也有很多人对于事业有要求。尤其现在,很多的女生更愿意站出来,追求自己的梦,男女有什么不一样?
  而且家里的事情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好好地陪一个孩子,全身心投入,不比拍戏轻松。像刚出生的时候,你就必须得帮她做一切,上厕所、洗澡、吃饭都得帮她。等到她会开始自己上厕所,你得跟她有交流,会耗费你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很难有休息的时间。
  这跟你在美国长大有关系吗?
  多少有关系。虽然我父母是韩国人,但我们都生活在美国。我跟爸爸也是特别亲。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我爸爸(平时)在外面工作,但是一定会带全家人去玩儿,公园也行,他会抽时间来陪伴。所以在我心目中,我永远知道我有一个地方是可以依靠的。
  作为“全职爸爸”,周围朋友的目光会让你有压力吗?
  不会。我不是为别人活的,你怎么看我没关系。如果你觉得我这样不对,那你可能不是我的朋友了。你不尊重我的生活方式,那你可能不了解我,我们就没办法做朋友了。我的朋友们现在已经知道,我很少出来,就算出来,2l点钟就得走了。所以我们就早一点儿见,然后早一点儿散,吃个饭我就得走了,我没有办法陪他们喝酒到夜里一两点。   你觉得中国的男性形象有改变吗?
  我周围的几个男性朋友,陈赫、朱桢,他们虽然工作忙,但愿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也愿意参与孩子的教育。包括我们公司的合伙人,周六、周日一定会在家,他说有什么工作非要在周末做呢?我觉得这对男性来说,是很值得被尊重的勇气。

思文 把性别话题融入脱口秀表演的“独立女性”


  我在脱口秀大会第一期就讲独立女性。因为当时很多人给我发私信,说生活中遭遇了很多困难,大部分是一些小城市里的家庭主妇,她们会说:我非常羡慕,你,特别希望活成你那种很有力量感很独立的样子。我当时很想跟她们说:那你要赚钱啊,你要工作啊。我为什么在家里地位这么高(笑),不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
  我觉得女生都会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穿衣打扮也是。但你如果希望在穿衣打扮之外,得到更加深层的关注,那你肯定得有自身的能力和魅力。这怎么去找呢?肯定是你要去工作,你要跟外界去交往,你要去创造价值。所以我当时给自己的脱口秀定的主题是:女性要有钱。节目组说这有点儿拜金,你应该修饰一下,说成女性要经济独立。
  至于后来吐槽程璐吃软饭的事情,是因为他正好有一些这样的段子,挺好玩儿的,我就说跟他做一个呼应吧,而且他讲的很多段子是真的。比如他看了《李安传》后跟我说,你看李安的老婆多独立,人家生第一胎的时候自己开车去医院,自己去生的小孩。我说:你看,要买个车吧。
  其实,我不是刻意在标榜我是一个独立女性。我现在还是期待程璐好好发展事业,我觉得他也应该独立一点儿。对,我希望他成为一个独立的男性。
  但我觉得程璐很好的一点是,当你比较强的时候,他就给你鼓鼓掌。以前我俩刚结婚的时候,他动手能力很差,我俩买了一个书架,我在那儿组装,他在旁边给我拍照,他说:老婆这样好有魅力。他也没有驾照,考了三次没有考过,我们家也没车,租车只能我开。
  他真的很奇葩,你很难忍住不吐槽他,但他根本不在意,你就更想说他。他也会有真的觉得受挫的时候,比如脱口秀大会,他每次都去参加残酷开放麦,但只选了一次。到了第四次第五次,他说,我可能没有这样的天分吧,可能不太适合这个舞台但他依然每次都准备,每次都去参加竞选。别人对他的总结是,程璐真的很厉害,既不努力又不放弃(笑)。
  成名以后的你,怎样看待女性的“野心”?
  说真的,我不是很赞成女权,女权主义跟男权主义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你如果自己能够handle一切的话,你应该支持他有自己的空间,支持他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说按你的样子:老公,我就是要让你挣钱,让你去做家务,我就要做一个被你宠爱的女权主义者,既要变成国王,又要变成巨婴,我觉得这种东西非常伪命题。
  比如说在我们家,自负责自己的事情,别人有什么爱好兴趣,你去尊重他、支持他就好了。如果他需要从你这里获得帮助,你愿意的话就帮帮他呗。他最近在《奇葩说》,他就说,那你帮我想想稿子,我俩就一起讨论,一起写稿。我要让他帮我写稿,我就说那你帮我写写稿。我觉得男女的社会分工越来越一致了,只是女生要生孩子,就这样。
  对你来说生孩子是一种必然选择吗?
  我不想生孩子,我觉得这是我的自由。大概两三年前,程璐经常说,我们俩如果生个孩子,肯定特别可爱和聪明。我说聪不聪明不知道,反正肯定特别矮(笑)。如果你能生的话,我可以要一个。他说要不要找个代孕,我说代孕的话还要取卵,也很痛苦。而且我俩也都没有准备好全身心去带一个孩子,我觉得夫妻双方至少得有一方是全身心在陪伴孩子才能要孩子吧。
  你心目中理想的男性形象是什么样的?
  就是我喜欢的这种类型,程璐很厉害的一点是,他真的非常自信。不是那种要掌控别人的自信,比如我赚的钱比他多,他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他会觉得那很好啊,他会欣赏你,但他也不会依附你。
  今天他还在跟我说《奇葩说)》的辩题:女朋友如果穿热裤,男朋友非常不喜欢,是不是应该赞成她继续穿。他说的最后一个核心观点是,男生应该欣赏女生在发光、发亮的样子。我觉得男性和女性都要非常自信。
  你觉得理想的男性该有接受女性比自己强的能力吗?
  理想的男性要能够自我欣赏。中国的男性很多是在压抑自己的,会觉得自己有很多责任,我要为了这些责任,去当一个大家心中认为的成功人士。我觉得成功这个事情,就像美貌对女性的绑架一样,它对男性也是种绑架。什么时候男性能够接受自己可以成功也可以不成功,活得輕松自如一点儿,能够自我欣赏,也能够去成全周围的女性,就非常理想了。

  就像美貌对女性的绑架一样,成功对男性也是一种绑架。什么时候男性能够接受自己不成功,能够自我欣赏,还能够去成全周围的女性,就非常理想了。

  条纹西装上衣 长裤
  均为Ralph Lauren
  针织吊带
  高跟鞋
  均为Salvatore Ferragamo

常江 米兔运动中为女性发声的男性


  共情是一种现代公民的素质。

  2018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常江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许多有过性骚扰经历的女性的自述,其中大部分以匿名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一年后,常江重新回顾了他作为一位男性参与米兔运动的经历。
  作为男性,你为什么觉得你可以了解那些被侵犯的女性的感受,并且为她们发声?
  我承认,我永远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跟她们站在同样的立场,去体会她们的痛苦。但是,“共情”并不必然要建立在你跟这个人有完全相同的体验和完全相同的身份的基础上。我觉得“共情”是每一个善良的人都具备的一种能力。
  人跟动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一定是能够在很多情况下,超出自己的利益诉求,在情感上追求一种更加纯粹的状态。我觉得“共情”就是其中之一。我可能根本不知道,非洲国家的小孩每天喝不到纯净的水,对他的生活究竟有多大影响,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去同情,甚至是以我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他们。共情是一种现代公民的素质。
  中国的米兔运动发酵和传播的过程中,男性的角色是怎样的?
  男性在性别权力结构中不是弱势的一方,所以他更可能看到问题的根源,并且如果我们能以一种男性的角度,以一种符合男性的理解方式发声,我觉得会比较有说服力。就像美国搞种族平权的运动,很多白人也会参与其中,虽然与他的切身利益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他的这种参与就会让人觉得,这个运动不是利益之争,而是对于人性的捍卫。
  当然,我们不能够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受到的压迫比男性多,就觉得男性完全没有受压迫。去年我在参与这个事情的时候,也有很多男孩子投稿。男性受到这件事的压迫感羞耻感,以及心理负担精神负担,一些情况之下可能较之女性更甚。
  所以说,性别权力结构的根本逻辑,并不是一个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把这个零和博弈的逻辑破除,而不是单方面地拔高女性的地位,压低男性的地位。当大家觉得,这并不是一个男性女性相矛盾的问题时,男性和女性就都能从这个运动中受益。
  你的微博简介是“Ahardcorefeminist”(硬核女权主义者),这个“硬核”指的是什么?.
  所谓硬核,就是我觉得男女平等是一个没的商量的真理,它不应该被附加任何条件,在这个问题上,我拒绝所有的暖昧和修正主义。当然我知道,百分之百的平等,在我有生之年绝对不可能企及,很多东西已经在人类社会里延续了几千年,很难改变。但是,你心中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个理想型存在,你才能够不断地向这个方向去努力、去推进。
  至于硬核有多硬,或者软核是多软,这个我没有考虑。可能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以一种不妥协的方式去强调这个问题,那它解决起来的心理基础就更好。就像鲁迅先生说的: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说到男女平等,你觉得在男女交往中强调男性要对女性绅士有礼貌,也会是一种不平等的体现吗?
  我觉得当在言谈中要求男性对女性如何如何的时候,我们已经是在以一个不对的方式讨论这件事情了。礼貌、周到、有教养,这应该是对所有性别的要求。比如,女性认为男性应该赚更多的钱来养家,我们就觉得这没什么问题。但如果男性说,女性应该挣更多的钱来养家,我们就觉得这是男人吗?其实这就是一种对男性的不公平。一种描述,如果主语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成立,那它就没有问题。如果一种性别做主语是成立的,另一种性别不太成立,那它肯定就是有问题的。
  所以,现在我在言谈当中,也会尽可能地让自己用一些性别中立的说法。比如当我想说,女性如何如何的时候,我就会想一想,如果我把这个“女性”换成“人”,它还能不能够成立?如果不能的话,那这就是一个需要去改变的地方。
  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理想的男性形象。
  首先我觉得“男性形象”这个词就有点儿问题。我觉得一个优秀善良、成功的男人是什么样子的,一个优秀、善良、成功的女人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认为男性经济独立是很好的,我们同样也应该认为,女性经济独立是很好的。我们认为女人应该温柔,应该体贴,我们同样也应该认为,男人应该温柔,应该体贴。这个没有什么差异。所以我会特别不赞成以一种二元对立的方式,去规划理想的男性形象或者理想的女性形象。
  无论男性气质还是女性气质,它都不是天然存在的东西,它是一個被文化、被媒体被主流话语塑造出来的东西。这个东西被塑造出来,是为了对于原有的性别权力结构进行持续不断的再生产。所以,如果说我们要谈论男性气质、男性形象的话,那我们应该谈论的就是人类的气质和人类的形象。我觉得,这样可能是更好的。

方刚 从被骂“娘娘腔”,到性别教育倡导者


  年轻时,方刚被骂作“二刈子”、“娘娘腔”,他曾说“虽然我生理上是个男人,但我就是那个被压迫的女人”。现在,方刚是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赋权型性教育”的倡导者,提倡在教育中培养性别平等的观念,培养青少年自己为自己作决定的能力。
  你曾经写过,“美好的品格不应该分性别”,即使考虑到男女固有的生理差异,这一点也是成立的吗?
  我说好的品格不应该分性别,是基于我认为不存在生理决定的品格,品格都是后天文化建构的。传统的生物决定论会认为男人阳刚、女人温柔,男人勇敢、女人贤惠,男人粗犷、女人细心等等,其实不是(生理决定的),当今的研究都证明,这些品格都是社会文化建构和决定的。美好的品格大家都应该拥有。男人也可以温柔,同时勇敢;可以有毅力,同时很细心。女人也可以很体贴,同时充满理想。   你提倡“所有男性都应该成为女权主义者”,因为他们能够从中受益,能不能具体讲一下“受益”的内涵?

  我理解的性别平等和女权主义,是要建立一种人人性别平等的关系。假设一个男人,他现在处在支配性男性霸权的地位,他在家庭中跟伴侣的关系不平等、跟孩子的关系不平等,当他成为一个女性主义者的时候,他在家庭中会更多地承担家务,更多地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他当然能够从中受益。当一个男人投身反家暴的时候,就有可能改善整个社会对家暴的态度,促进无家暴环境的建立,他的女儿可能更不会受到家暴。同样地,一个男性投身反性骚扰的时候,他的女儿他的伴侣都会减少遭受性骚扰的风险,这也可以理解成男性从中受益。
  成为女权主义者,也将使一个男人挑战传统的支配性男性气质,而正是这种男性气质在伤害女性的同时也伤害男性。
  即使一个平等的诉求,看起来是只能促进女性权益的,但是一个拥有众多种平等的社会,对所有人都是有帮助的。在我看来,它象征着一种彻底的平等关系,它超越性别的范畴,而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普世价值,到那个时候,我们就会看到,无论男人女人还是孩子都可以从中受益。
  对你从事的性教育的质疑声中,其中一点是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没有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任的能力,包括决定自己的性别形象性行为等,你有什么回应?
  为自己负责任的能力不是一天降临的,也不是一个人过了18岁、20岁、30岁就自然而然拥有的,能力是培养起来的。所以赋权型性教育恰恰是要培养青少年的这个能力,如果批评者觉得青少年没有这个能力,那就更应该进行赋权型性教育。如果没有这个能力的培养,成年、30岁、50岁,他有可能一生都没有这个能力。
  过往很多家长和老师只是说,青少年没有能力,所以他们就来代替青少年作决定。实际上他们后来发现也失败了,他们没有规训成功,青少年并不会完全按照成人的要求去做。而到了那个时候,他一方面没有获得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不会按照成年人的规训去做,他们受的伤害可能更大。
  实践证明,青少年是有能力学会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我们正在努力地做到,让尽.可能多的人有能力做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选择。
  你希望通过教育来颠覆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但你也提到过,你在对儿子的教育过程中,发现他仍然会有对性别的刻板印象,你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我对我的孩子来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孩子在社会上还会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各种各样的信息,他不可能只接受我一个人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成长会有多样性,这是很正常的,我尊重孩子的成长。
  但是,我的教育在他心里播下了不同的种子,比如说挑战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的种子。如果有一天,当他发现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模式,使他受挫折,使他受伤害,他自然而然地就会去体验不同的性别实践。我们以往教育方式的麻烦在于,没有给孩子留下这扇窗,没有播下这个种子,没有留下这个门。所以,即使他现在受别的影响也没有关系,如果有一天他受伤想要改变的时候,他知道出路在哪里。
  当今社会是否存在所谓的“男性气质焦虑”,这种焦虑是实现平等性别观念必经的过程吗?
  所谓支配性的、占有霸权主义地位的男性气质,它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如果我们的社会追求的是这种男性气质,那我们必然要面对这种气质永远无法实现所带来的焦虑。比如,如果性强大是宰制性的男性气质,那阳痿就是男性永远的诅咒。一旦存在着对阳刚之气的推崇,就一定存在著对不能实现阳刚之气的男性气质的焦虑。

  所谓支配性的男性气质,永远不可能实现。

  这种焦虑,我觉得对于实现性别平等,应该是一个要经历的过程。在这样焦虑的过程中,可以促进我们去反思,反思我们真的要那个阳刚之气吗?我们真的要一个霸权主义的男性气质吗?同时,也还使一些人发现自我,知道他自己应该要什么,想要什么。而只有当男人放弃支配的霸权主义的、大男子汉的阳刚之气的时候,男女平等才真正可能实现。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改善和女人的关系,平等地对待女人。如果他总想实现宰制性的男性气质,那他不可避免地要欺压、暴力、主宰控制。但我的意思不是说,具备性别平等意识必须经过男性气质焦虑这个过程。有很多人现在就不受那个男性气质的毒害,那他本身就没有那个焦虑,也能够实现平等。我只能说,这种男性气质焦虑对实现性别平等有帮助。
  你曾经因为自己的性别气质遭到过别人的霸凌,你会原谅那些霸凌者吗?
  早就原谅了,但是我们不应该原谅他的暴力行为。我们应该原谅他个人,因为他也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他自己也是暴力的受害者,他学习了暴力,并且因为这种暴力,他破坏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所以我不应该责怪他。但是我们不应该原谅暴力,因为原谅暴力,就意味着我们忘记了罪恶。

张进 从硬核新闻人到抑郁症科普者


  张进,曾任财新传媒常务副主编,患抑郁症后创办了厦疗愈社群“渡过”,并撰写了《渡过》系列丛书,现在从事抑郁症的科普与康厦工作。   你是怎么告诉家人和朋友,自己抑郁症病情的?
  没有告诉,就是被大家发现的,而且是所有人都知道。对我来说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就是瞒不住了。我当时在财新带了那么庞大的一支队伍,坚持工作了大半年,实在撑不住了。我是首先被我的同事们发现不对的,然后大家群策群力,都来想办法,但没有一个办法是正确的。我是很晚才认识到这一点的,我一直到最后失去了工作能力,才承认自己好像不对,然后大家都说张进可能是得抑郁症了。如果我提前几个月休息,可能就瞒过去了。
  你曾说过,自己患上抑郁症的原因不重要,只需要接受就好。很多年过去,你对这个问题有新的思考吗?
  我需要修正我之前的看法。我现在觉得,认清楚自己患上抑郁症的原因很重要,比如敏感高度的自尊,过度的自我要求,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反省、自我归因,过多地承担责任,追求完美,认真细致,这些都是抑郁症的易感性格。这些最终都会造成一种自我攻击。我身上有所有这些特质。
  你之前分析过两起抑郁症自杀的案例,一个是科学家张首晟,另一个是官员郑晓松。分析中你都强调一个关键因素:病耻感,你觉得男性跟女性在这方面会有差别吗?
  我没有太想过这个问题,但我觉得男性和女性的病耻感来源不同。男性自认为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对自我形象的关注,可能较之女性更强一点儿吧。但女性也有自己的困难,比如产后抑郁。但病耻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在深圳办活动,结束了让大家留个影,没有人愿意出镜。包括我知道的单位同事抑郁症患者也很多,互相都不知道,但他们都会向我寻求帮助。我给他们推荐同一个医生,同一个下午我的三个同事在那里不期而遇,哈哈笑,心照不宣。
  我从来不劝人打掉病耻感,我从来不劝患者说“你要勇敢,你要公开”,相反,有的患者一时兴奋,一时激动想公开的时候,我都劝他三思。应该打消病耻感的是这个社会,不是一个个患者个体。
外套衬衫均为Alexander McQueen

卡希尔·麦克阿瑟 20岁模特 这了不起的男妆时代


  现在或未来某一天,当我们回想起化妆仍是女人专利的那个年代时,也许会不禁想问:“啥,都什么年代了?”本期我们召集了4位大无畏的演员、歌手和模特,与你一起拥抱男性美妆的辉煌当下。
  从17岁那年接了第一个男士美妆广告以来,麦克阿瑟是网络Z世代变性模特中最显眼也最勇于发声的人物。“我想要让大家看到,特别是那些年轻的同性恋及变性粉丝们:你们不该受任何人的约束。”他说。

王嘉尔 25岁 明星、歌手


  王嘉尔不仅仅是地球上最受欢迎的韩国流行音乐明星组合GOT7的七子之一,他同时也是阿玛尼美妆的全球代言人,其个人发展也是风生水起,首张个人专辑于去年秋天面世。他说,在极度沉迷于美妆的韩国,他能够密切观察到男性美容标准的变化。“归根结底,我感觉那就是艺术,而艺术是没有界限的。”

加布里埃尔·鲁纳 36岁 演员


  我妻子有一个维他命C精华液,她特别信赖它,所以非要给我涂在脸上。

  鲁纳的美妆小心机
衬衫Saint Laurent byAnthony Vaccarello腕表Cartier手链耳钉均为私物

  在电影《终结者:黑暗命运》中,鲁纳继承了阿诺德.施瓦辛格35年前创立的伟业。他说,这次为了我们的拍摄而涂色的指甲是与他自己银幕上的外骨骼有关的:“它让我想起《终结者2》里罗伯特.帕特里克把指甲变成一根长钉子,刺穿琳达的肩膀,然后让他给约翰打电话的场面。我受到那个场景的启发,所以选择了金属银色。”

比利·爱多尔 63岁朋克界传奇人物


  在为自己造型时,爱多尔会参照大卫.鲍伊(David Bowie)和马克博兰(Marc Bolan),然后把他们妖艳的风格与自己硬朗的气质相结合。“我们是以一种偏男性气质的方式来化妆的,”他说,“具体怎么做的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做到了。我们化好妆之后看上去又妖又悍。”
  爱多尔的美妆小心机
襯衫Dunhill袖扣Eli Halili

  找到你的试金石,创造你自己的视觉语汇。
衬衫大衣均为Dior Homme腕表配饰均为私物

  比利·爱多尔(Billy Idol)本人成为比利.爱多尔这个公众形象全部向上竖起的头发和带着嘲讽的面孔,其实并非偶然。70年代中期在伦敦的朋克音乐界初露头角时,爱多尔就已经开始自己打理舞台妆容了:用一点儿阴影突出他剃刀般锋利的颧骨,再用一些眼线来勾勒他很有穿透力的蓝色眼睛。“我也不能总是做到完美融合。”他承认。但他“自己动手”的习惯为他那副“很快就成为不朽”的妆容打造了基础。“这就是最有趣的地方,真的,”爱多尔回忆道,“时尚与化妆,实就是在发出一份声明,表示你能够控制你自己的形象。你可以创造自己。”
  所以我们将要呈现的是,首次由爱多尔、王嘉尔和其他几位大无畏的男性担纲的美妆精选辑。他们中有些人,比如新一代“终结者”加布里埃尔·鲁纳(Gabriel Luna),则只是为了支持一个理念,那就是男性气质现在已经更加开放地接受偶尔为之的美妆招展,而我们正经历男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表达或者创造自由的时代一跳脱自己的刻板印象重获自由。
  如果说是英国那些华丽的摇滚和朋克乐手在40年前开创了通往彻底自我创造的道路,那么现在,我们终于来到了全面男性美妆的时代。一个按部就班的美妆程序,无论是爱多尔那种柔和高光的级别,还是大卫·鲍伊更为戏剧化的变妆段位,都与穿衣一样成为自我表达的重要部分。“我看到很多人一直都在支持男性化妆。”20岁的模特卡希尔·麦克阿瑟(Casil McArthur)说。如果你不相信他的话,不妨想一下:Chanel去年推出了一条男士美妆产品线,更不用说那些早已经开始拥抱美妆产品并毫不在乎其销售定位的千军万马了。据某项调研显示,有56%的美国男性使用化妆品,2018年丹尼尔·卡路亚(Daniel Kaluuya)也成为其中一分子,擦着Fendi美妆粉底出席了2018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根据预测,2020年,男性美容市场价值将超过550亿美元。
  “如果你想化妆,”麦克阿瑟说,“那么你的性别就不该成为阻碍。”
其他文献
穿过白发  才可以感受过昨天,黎明后  他给我爱恋  是每秒中都在堆积思念  光影相牵,皆为日月组合明的缠绵  还记得那些平凡,当天空被我的梳子  撕破了容颜  当我不小心擦过你肩  你的影子就疯疯癫癫奔赴,去前线  来团圆  想来,对镜素妆  这千玺缘,這空镜子  让我感觉今天已经咬上你的  明天
西方人的“悲秋”景色,是什么样的  在季节嬗变与文化情感的连接上,西方人远不如东方人敏感。  AngelAlbarain和AnnaCabrera定居的西班牙在这方面很典型。西班牙冬天的气候适宜,甚至不像欧洲那样庆祝春天。真要说,大多西班牙人钟情夏日:假期、海滩漫长的白天和绚丽的傍晚。对应着,“暑期结束,学校重启,日复一日的工作,更短的白天和越来越长的夜晚”则具化成了秋天。  如此说来也是一种“悲秋
Xu Lu  《閃光少女》之后,徐璐继续拍电视剧。今年夏天,她跟李治廷合作的新剧《藤科动物也凶猛》刚杀青不久,这是一部海外校园题材电视剧,讲一群留学生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不断成长努力向前的青春励志故事,徐璐扮演的主人公顾念是一个学霸,她是一个单纯率性、一心想要出国留学的女孩。  6月,我在北京的摄影棚见到徐璐时,她正在化妆,穿着粉色紧身上衣和短裙,披着天然蓬松的长发,有种不疾不徐的气场。英文成最大
1997年出生的“新一代”職业网球运动员Alexander Zverev(亚历山大·兹维列夫).曾以不凡的成绩成为新一代球员中的明日之星。场下身穿正装的他,散发出不一样的魅力。
圣诞小熊携奇妙马戏团降临王府中环  初雪飄飞,浓情升温,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如约而至。与相爱的人欢聚在圣诞树下,等待圣诞老人带着麇鹿送来缤纷的圣诞礼物,无疑是一年中幸福的时刻。今年圣诞节,王府中环特别邀请来“奇妙马戏团”——一群拥有超凡技艺的动物朋友,与圣诞老人一起,为莅临王府中环的宾客们带来一场无与伦比的尊享体验。  王府中环的圣诞奇妙马戏团,讲述了“圣诞小熊”与它朋友们的奇幻故事。“圣诞小熊”一直
“你怎么还没被人砍啊!”  不到一天时间,李传帅收到了四百多条微信好友申请。百度贴吧的李庙村吧、孙集镇吧、商河县吧都有人发帖战他。有人加了他微信,上来直接开骂,“你怎么还没被人砍啊!”还有人把他的照片PS到死亡证明上发给他。  百度贴吧“百家号吧”里也在讨论他:“这个工作室的负责人真的是太奇葩了,居然还能接受采访”,“上不了台面的事也上了台面了”,甚至有人认为这会“加速现有自媒体模式的灭亡”。李传
绥地狂风里  卷起清晨的露水  洒向火车道旁  摇摆多年的站台  分别的恋人  重逢的亲人  在狭小的空间储藏温柔  只剩下铁轨上隆隆的轮毂  奔跑在铁皮下  载着为了生奔走的人  看,那车窗行将向后的林田  拍打着茂密着的小草  将孤独的虫卵碾压  在铁路旁  枯木开出异色的花朵  向着欢喜、苦痛  在路旁摇曳  正如昨夜梦醒后的案前  今日的旅途上  依旧是  一笔  一少年  写着在路上的生
凌晨三点,垂直的墙壁醒来  残缺的梦和一支崭新的烟谈话  窗外东北的方向闪闪发亮  嫩江平原,青春尾巴斩落的地方  苍白了迷恋过的星星,柔和的光  疲于启程的心情,念旧的行李  奔于无尽的荒草  离开三百六十天  我是能掩盖你悲伤的雪  是擦除你疲倦的橡皮  是你躲避不了前行途中曲折的小路  你已成雪,决然前行的陌生人  不要疲于前行的美景,遥遙在望的长河  浸透花头雀跃的坚果,迎风颤抖  我有百
1.ACER宏碁  蜂鸟Swift 7笔记本如果时间成本的“压缩”是都市加班人的噩梦,那么空间成本的“压缩”就是办公工具的春天。笔记本似乎是大家最亲密的办公伙伴,全新的ACER蜂鸟Swift 7笔记本采用2.57mm超窄边框打造出了92%的屏占比,9.95mm厚度的机身仅重8900,精妙设计将14英寸笔记本尺寸缩小了60%,这轻薄,简直了。  ¥12,9992.JBLT280TWS无线耳机  真无
窗外忽然飘起雪  玉雕了谁的世界  将爱紧紧包裹  记忆的流水成冰河  一树相思  入土成情丝的焰火  看不尽的冬日  却是饮尽寂寞  青竹早已绕指喧乐  易迎风诉说  一弯月  弄箫的玉手影绰  舞不尽  天涯殊途心底的角落  吟不完  此生不悟的执着  谁是对  又知谁错  唱着歌泪却涌出心窝  不悟的执迷  似飞蛾扑火  看不透  鏡花水月  梦不够  眼眸与相思同阕  品一壶清芽  只为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