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特的足球文化是繁荣根基
在名为《英格兰淘金热》的封面故事中,美国人对英超的繁荣咋舌不已。当时曼联、切尔西和利物浦霸占了冠军杯四强中的三个席位,不过更让美国人又羡慕又嫉妒的还是英超老板们上赛季的收入:20支球队一共赚到了25亿美元,比起NBA和NFL来说也许还差一些,后者上赛季的收入是60亿,不过英超只有20支球隊,分下来就算是排名靠后的小球队收入也超过了NBA的球队。英超成了新发掘的金矿,无论是美国、中东,还是亚洲的富豪们都想借英超发一把财,继曼联之后,过去一年内阿斯顿维拉、利物浦、朴茨茅斯和西汉姆联已经被收购,阿森纳“沦陷”也指日可待,抢购完顶级球队抢中小球队,纽卡斯尔和曼城也不乏追求者。难怪自视体育经营领先世界的美国人,也要虚下心来探讨英超繁荣的秘密了。
英格兰足球的风光,也就是10多年间的事。20年前,当时英格兰足球拿得出手的,只有暴戾的球迷和破旧的球场。而这些问题最终随着两场悲剧爆发出来,足球在自己的家园英格兰看上去走向了穷途末路。1985年在比利时布鲁赛尔发生了海瑟尔惨案,在冠军杯决赛上利物浦对阵尤文图斯,混在对方阵营中的利物浦球迷酒后闹事,导致看台坍塌,39名尤文图斯球迷不幸丧生。在当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命令下,英格兰球队在其后的5年被禁止参加欧洲赛事。四年后还有一场更大的悲剧在谢菲尔德的主场希尔斯堡主场等待着英格兰人,这一次利物浦球迷成了受害者。当年的足总杯半决赛上,由于球场过于拥挤,球迷互相踩踏造成96人死亡。不过两场惨剧也让英格兰足球因祸得福,这促使英格兰有关当局开始采取严格的措施肃清足球流氓,并且要求各球队重新修葺球场,到1994年,英格兰所有球场的站席全部取消了。看球从此不再是危险的活动,安全的球场确保了英格兰足球健康的发展。这次大整顿为日后英格兰足球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英格兰球迷至今还念念不忘站着看球的感觉,不过去芜存菁后,英格兰足球的传统精髓延续下来,英超今天的繁荣更是离不开独特的足球文化。
所谓的英超,只不过是英格兰顶级球队贪婪的老板们组织起来的一个独立的商业联盟,这个贵族球会俱乐部脱离了英格兰联赛中为数众多草根球会,利用现代商业社会中先进的行销手段,把英超作为一样商品倾销到了国内外市场上。当然,英超这件商品确实吸引消费者:大开大阖,充满速度与激情的足球传统,不像意大利足球那样为了胜利斤斤计较,防守优先。
英国人的足球理念历来是用进攻娱乐大众的。早在上世纪60年代,曼联的传奇教练马克’巴斯比就说过,足球的观众主要来自劳工阶层,他们平淡的生活中需要一些快乐,球员要为他们打刺激的攻势足球,进攻才是吸引球迷们走进球场的关键。当年格拉汉姆防守至上的足球给阿森纳带来冠军,但在球迷心中他们只有“乏味”,乏味的阿森纳直到温格“教授”的点化才在风格上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枪手遂成为球迷们的宠儿。今年曼联与切尔西争冠战正酣,英国人的天平却都偏向了风格更加华丽的曼联,足球名宿瓦德尔坦言:“像切尔西那样防守至上的球会如果夺冠,别的队会群起效仿这对英超的未来不是好事。”
肯为风格牺牲成绩,也因为有球迷的忠诚作保障。以伦敦东北区的两支球队相互竞争的球队为例:进入英超时代以来,阿森纳所取得出,终于进化到了文化输出的阶段。跟在文化后面的目光贪婪的资本,世界各地的掘金客纷纷投身英超,无论是风险投资家还是成名不成名的球星,殊不知真正的金矿就是球迷的腰包。英超繁荣的真相有点残酷,但每一个英超球迷却都希望这繁荣成为永远。英超的繁荣显然还会继续,只要球星无法无天的工资要求没有花光电视转播费上涨而增加的所有收入。英超老板们越来越鼓的腰包让一切进入循环,更多的球星带来的是竞技水准的提高,仿制当年西甲完全因为足球水平而带来的繁荣也指日可待。
让人难以自持的是我们移植而来的足球狂热反倒是在英超的故乡,意识到商业的成就和热刺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对很多英国人来说,阿森纳始终只不过是热刺附近的那支小球队。也许约翰牛的顽固看起来有点可笑不过这种执着背后也透着些许深谋远虑的大局观:只要英超是世界上最好的联赛,自己的球队排名第10或者第12也相当不错了。为了成绩牺牲整个联赛的风格?不值。
自律传统为繁荣提供了保障
在维护联赛的正面形象上,英超与意大利不可同日而语,除了不像意大利那样片面追求成绩外,英格兰国家的行业自律传统也是关键。英国人一向是银行业的老大,但与美国通过严格的法律规定来保证行业的声誉化抢走了自己的足球的球迷们,已经开始拒绝英超的诱惑。一个曼联球迷在让自己的小儿子选择曼联还是当地的小球会而迟疑,而众多底层球会的球迷更是要求球队永不升级,那样球队就不会有外国资本收购的危险,而球迷们也不需要支付更高的票价了。英国足球的草根传统能为英超推波助澜,同样也能让球迷们有定力抵制资本家的掠夺。在中国球迷一边热捧欧洲的五大联赛,一边咒骂着朱广沪的国家队本土化概念还不知为何物。说得难听一点,我们仍旧笼罩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侵略之下不能自拔。
不同的是,英国人多年来都信赖从业者的自律,业内所有执业者都清楚,如果信誉受损损失将难以挽回,而每个人部从中受损。银行业的传统在足球中一样行得通,这种其它国家难以模仿的自律传统为英超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这样排名英超中下游足以让球迷满足而收入也够让老板们心花怒放了;英超联盟把英超联赛打包出售,收入统一分配,而新的分配方案将进一步缩小大小球会之间的差距。下赛季新的电视转播合同生效,就算排名最末,球队一样能拿到3000万镑的收入其他联赛的小球会如何能及呢?这也是曼城这样的球队都会有人想收购的原因所在。
虽然有这种平均分配的方案,但英超的贫富差距仍然大过NBA和NFL,而在成绩上英超成立以来更是只有四支球队夺过冠。好在其它球队并没有因夺冠无期而意兴索然这要感谢英格兰100年多来丰富的足球传统积攒下来的恩恩怨怨让每个球队都有夺冠以外的奔头;对曼城来说,战胜曼联比夺冠更刺激,埃弗顿排名高于利物浦就别无所求而阿斯顿维拉要照顾伯明翰城这个大敌,
收购带来了海外资金投入英超,不过更重要的还是格雷泽,勒纳等美国体育经营者带过来的先进的经营方式。与意甲七姐妹时期上市固钱,借债烧钱带来的短暂繁荣不同英超的繁荣建立在自己足球传统,球迷对球队的忠诚之上,培育起来的是自身的造血功能。球票价格疯涨球迷们依然坐满球场,赞助费和相关商品带来的收入节节上升,但更加引人注目的还是电视转播费的收入。英超成立之初将转播权以3.5亿英镑卖给天空电视台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而未来的三年英超国内电视转播权更卖到了11亿,是NFL的1.5倍,更达到了NBA的8倍,这个小小岛国的足球热情和消费能力让人叹服,
国内的消费能力终究会有尽头,而全球范围内的经营潜力却无穷无尽。英格兰足球早早地走在了全球化浪潮的前列,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可能找到曼联或者利物浦的球迷穿着钟爱球队的球衣,上赛季英超在海外的观众人数高达7800万。相应的,下赛季的新转播费合同中,海外收入达到了12.8亿占了转播总收入的一半以上。相比之下,美国的第一运动NFL海外转播收入只占了可怜的5%。NBA号称是全球第一品牌,海外转播费也只有1300万英镑。美国人纷纷去收购英超球队,多少有点意在沛公:这也是打通庞大而富裕的亚洲市场的天梯。通过英超,投资者挖到的是全世界的金矿。
责 编 马玉星
在名为《英格兰淘金热》的封面故事中,美国人对英超的繁荣咋舌不已。当时曼联、切尔西和利物浦霸占了冠军杯四强中的三个席位,不过更让美国人又羡慕又嫉妒的还是英超老板们上赛季的收入:20支球队一共赚到了25亿美元,比起NBA和NFL来说也许还差一些,后者上赛季的收入是60亿,不过英超只有20支球隊,分下来就算是排名靠后的小球队收入也超过了NBA的球队。英超成了新发掘的金矿,无论是美国、中东,还是亚洲的富豪们都想借英超发一把财,继曼联之后,过去一年内阿斯顿维拉、利物浦、朴茨茅斯和西汉姆联已经被收购,阿森纳“沦陷”也指日可待,抢购完顶级球队抢中小球队,纽卡斯尔和曼城也不乏追求者。难怪自视体育经营领先世界的美国人,也要虚下心来探讨英超繁荣的秘密了。
英格兰足球的风光,也就是10多年间的事。20年前,当时英格兰足球拿得出手的,只有暴戾的球迷和破旧的球场。而这些问题最终随着两场悲剧爆发出来,足球在自己的家园英格兰看上去走向了穷途末路。1985年在比利时布鲁赛尔发生了海瑟尔惨案,在冠军杯决赛上利物浦对阵尤文图斯,混在对方阵营中的利物浦球迷酒后闹事,导致看台坍塌,39名尤文图斯球迷不幸丧生。在当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命令下,英格兰球队在其后的5年被禁止参加欧洲赛事。四年后还有一场更大的悲剧在谢菲尔德的主场希尔斯堡主场等待着英格兰人,这一次利物浦球迷成了受害者。当年的足总杯半决赛上,由于球场过于拥挤,球迷互相踩踏造成96人死亡。不过两场惨剧也让英格兰足球因祸得福,这促使英格兰有关当局开始采取严格的措施肃清足球流氓,并且要求各球队重新修葺球场,到1994年,英格兰所有球场的站席全部取消了。看球从此不再是危险的活动,安全的球场确保了英格兰足球健康的发展。这次大整顿为日后英格兰足球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英格兰球迷至今还念念不忘站着看球的感觉,不过去芜存菁后,英格兰足球的传统精髓延续下来,英超今天的繁荣更是离不开独特的足球文化。
所谓的英超,只不过是英格兰顶级球队贪婪的老板们组织起来的一个独立的商业联盟,这个贵族球会俱乐部脱离了英格兰联赛中为数众多草根球会,利用现代商业社会中先进的行销手段,把英超作为一样商品倾销到了国内外市场上。当然,英超这件商品确实吸引消费者:大开大阖,充满速度与激情的足球传统,不像意大利足球那样为了胜利斤斤计较,防守优先。
英国人的足球理念历来是用进攻娱乐大众的。早在上世纪60年代,曼联的传奇教练马克’巴斯比就说过,足球的观众主要来自劳工阶层,他们平淡的生活中需要一些快乐,球员要为他们打刺激的攻势足球,进攻才是吸引球迷们走进球场的关键。当年格拉汉姆防守至上的足球给阿森纳带来冠军,但在球迷心中他们只有“乏味”,乏味的阿森纳直到温格“教授”的点化才在风格上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枪手遂成为球迷们的宠儿。今年曼联与切尔西争冠战正酣,英国人的天平却都偏向了风格更加华丽的曼联,足球名宿瓦德尔坦言:“像切尔西那样防守至上的球会如果夺冠,别的队会群起效仿这对英超的未来不是好事。”
肯为风格牺牲成绩,也因为有球迷的忠诚作保障。以伦敦东北区的两支球队相互竞争的球队为例:进入英超时代以来,阿森纳所取得出,终于进化到了文化输出的阶段。跟在文化后面的目光贪婪的资本,世界各地的掘金客纷纷投身英超,无论是风险投资家还是成名不成名的球星,殊不知真正的金矿就是球迷的腰包。英超繁荣的真相有点残酷,但每一个英超球迷却都希望这繁荣成为永远。英超的繁荣显然还会继续,只要球星无法无天的工资要求没有花光电视转播费上涨而增加的所有收入。英超老板们越来越鼓的腰包让一切进入循环,更多的球星带来的是竞技水准的提高,仿制当年西甲完全因为足球水平而带来的繁荣也指日可待。
让人难以自持的是我们移植而来的足球狂热反倒是在英超的故乡,意识到商业的成就和热刺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对很多英国人来说,阿森纳始终只不过是热刺附近的那支小球队。也许约翰牛的顽固看起来有点可笑不过这种执着背后也透着些许深谋远虑的大局观:只要英超是世界上最好的联赛,自己的球队排名第10或者第12也相当不错了。为了成绩牺牲整个联赛的风格?不值。
自律传统为繁荣提供了保障
在维护联赛的正面形象上,英超与意大利不可同日而语,除了不像意大利那样片面追求成绩外,英格兰国家的行业自律传统也是关键。英国人一向是银行业的老大,但与美国通过严格的法律规定来保证行业的声誉化抢走了自己的足球的球迷们,已经开始拒绝英超的诱惑。一个曼联球迷在让自己的小儿子选择曼联还是当地的小球会而迟疑,而众多底层球会的球迷更是要求球队永不升级,那样球队就不会有外国资本收购的危险,而球迷们也不需要支付更高的票价了。英国足球的草根传统能为英超推波助澜,同样也能让球迷们有定力抵制资本家的掠夺。在中国球迷一边热捧欧洲的五大联赛,一边咒骂着朱广沪的国家队本土化概念还不知为何物。说得难听一点,我们仍旧笼罩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侵略之下不能自拔。
不同的是,英国人多年来都信赖从业者的自律,业内所有执业者都清楚,如果信誉受损损失将难以挽回,而每个人部从中受损。银行业的传统在足球中一样行得通,这种其它国家难以模仿的自律传统为英超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这样排名英超中下游足以让球迷满足而收入也够让老板们心花怒放了;英超联盟把英超联赛打包出售,收入统一分配,而新的分配方案将进一步缩小大小球会之间的差距。下赛季新的电视转播合同生效,就算排名最末,球队一样能拿到3000万镑的收入其他联赛的小球会如何能及呢?这也是曼城这样的球队都会有人想收购的原因所在。
虽然有这种平均分配的方案,但英超的贫富差距仍然大过NBA和NFL,而在成绩上英超成立以来更是只有四支球队夺过冠。好在其它球队并没有因夺冠无期而意兴索然这要感谢英格兰100年多来丰富的足球传统积攒下来的恩恩怨怨让每个球队都有夺冠以外的奔头;对曼城来说,战胜曼联比夺冠更刺激,埃弗顿排名高于利物浦就别无所求而阿斯顿维拉要照顾伯明翰城这个大敌,
收购带来了海外资金投入英超,不过更重要的还是格雷泽,勒纳等美国体育经营者带过来的先进的经营方式。与意甲七姐妹时期上市固钱,借债烧钱带来的短暂繁荣不同英超的繁荣建立在自己足球传统,球迷对球队的忠诚之上,培育起来的是自身的造血功能。球票价格疯涨球迷们依然坐满球场,赞助费和相关商品带来的收入节节上升,但更加引人注目的还是电视转播费的收入。英超成立之初将转播权以3.5亿英镑卖给天空电视台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而未来的三年英超国内电视转播权更卖到了11亿,是NFL的1.5倍,更达到了NBA的8倍,这个小小岛国的足球热情和消费能力让人叹服,
国内的消费能力终究会有尽头,而全球范围内的经营潜力却无穷无尽。英格兰足球早早地走在了全球化浪潮的前列,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可能找到曼联或者利物浦的球迷穿着钟爱球队的球衣,上赛季英超在海外的观众人数高达7800万。相应的,下赛季的新转播费合同中,海外收入达到了12.8亿占了转播总收入的一半以上。相比之下,美国的第一运动NFL海外转播收入只占了可怜的5%。NBA号称是全球第一品牌,海外转播费也只有1300万英镑。美国人纷纷去收购英超球队,多少有点意在沛公:这也是打通庞大而富裕的亚洲市场的天梯。通过英超,投资者挖到的是全世界的金矿。
责 编 马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