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视译中介词的处理技巧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129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视译作为同声传译的一种特殊形式,广泛应用于国际会议、商务谈判及国际法庭等正式场合中。视译虽然有稿可依,但囿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差异,英汉方向视译仍然会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问题。而介词作为英语中最活跃的词类,在英文行文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介词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视译译文的产出质量。本文基于笔者的实际经验,从省略、增添、转换三个方面就英汉方向视译中介词的处理方法谈几点认识,以期引发更多思考。
  关键词:英汉视译 介词 省略 增添 转换
  【中图分类号】H31
  一、介词及其重要性
  语言学家有云“英语是介词的语言”。介词虽小,却在组织句式结构、连贯语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牛津高阶英英字典(第七版)将“介词”解释为 “a word or group of words, such as in, from, to, out of and on behalf of, used before a noun or pronoun to show place, position, time of method”[1](P1560)。由此可见,介词及其短语见于名词及代词之前,在句中不单独做任何句子成分,只表示其后的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词语与其他句子成分的关系[2](P380)。
  根据寇姆的统计,相比于汉语中区区不到30个介词,英语中的介词达到约285个,且位置活跃,无处不在[3](P64)。布朗语料库所提供的资料则显示:英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100个词中,介词占15个,多余名词(8个)和动词(13个)等其它词类[4]。因此,如何在视译中处理好介词及介词短语,对译文质量高低颇为重要。
  二、英汉视译介词的处理方法
  介词的作用主要是其句法功能。介词在句中使词与词之间产生语义关系。因此,翻译介词最重要的是抓住介词所在的特定语境中词与词之间可能存在的最准确的逻辑语义关系[5](P100)。在英语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介词以其本意出现在句中。对于此类介词,只需按照介词本意处理即可,一般不会给口译员带来太多困难。
  例1:We also sincerely hope that the Lebanese people through national reconciliation will be able to restore political and social stability.
  我们真诚希望,黎巴嫩人民通过民族和解,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稳定. [6](P259)
  但是,英语中还有大量介词用法灵活,在连接句子、凸显句间逻辑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口译员采用何种策略瞬时处理大量介词决定了译文产出的质量高低。本文以正式场合的演讲致辞中语句为例,从省略、增添、转换三个方面浅析英汉视译中介词的灵活处理方法。
  1. 省略
  尽管某些介词在英语语句中扮演着连接句子的关键作用,但由于汉语的意合性,因此在翻译时可以将其省略,且不会影响译文的完整输出。
  例2:We need to think freshly about how we do our work.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开展工作。
  例3:That is why we must do our utmost to advance the Doha Development Agenda, with its emphasis on development and “aid for trade.”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推动多哈发展议程,强调发展及“援助贸易”。[6](P261)
  总结后不难发现,对于英语中动介词、某些介名词固定搭配短语中的介词,其主要承担语法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省略。例如例2中think about短语中的about、例3中with the emphasis on 的with及on。
  2. 增添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语序和结构上有多种差异,且口译译员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接踵而来的大量信息,因此,译员为争取主动,总是下意识的追赶讲话人的速度,缩小翻译与讲话之间的时间差。这样,“译员就需要按照自己听到的原文的顺序,不停的把句子切成个别的意群或概念单位,再把这些单位比较自然的连接起来,翻译出整体的原意。这种方法可称之为断句基础上的顺句驱动”[7](P32)。
  顺句驱动是口译不同于笔译的最大特征。这就意味着译员在很多场合需要在没有处理完整句子的情况下先行处理接收到的信息,也就是说,译员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进行翻译。在此种情况下,为保产出译文通顺达意,译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补衔接内容。针对英语中出现的大量介词引导的句子成分,只要合理添加连接成分,就可以在遵循顺句驱动原则下流利产出译文。
  在英语中,介词不仅承担语法功能,还承担连贯上下文逻辑线索的意义功能。对于此类介词,增添的方法有助于凸显句间逻辑。在一般情况下,增添的内容主要为突出句间逻辑的状语成分。
  例4:Finally he succeeded in inventing the new product through repeated consultation and experiments.
  他终于发明了这一新产品,因为他做了无数次的咨询和实验。[6](P62)
  例5:I confess I am a little intimidated, Lord Hurd, at being moderated by a veteran statesman of your distinction.
  老实说,我有些诚惶诚恐,赫徳勋爵,因为有您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资深政治家为我引见。[8] (P1)   在视译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由于顺句驱动原则的运用,许多译员会在遇到介词时将句子断开优先处理前句内容。在此种情况下,为保句意完整,译员需补充说明上半句内容以完成句子。
  例6:Prof. Clark asked his students not to be afraid of failure \ in making the study of science.
  克拉克教授要求学生不要怕失败,在科学研究上 \ 不要怕失败。[7](P33)
  例7:I welcome the progress we have made over the past nine months in streamlining our budget processes, crafting our Capital Master Plan and putting our financial house in order.
  我高兴地看到在过去九个月中所取得的进展,进展涉及精简预算程序、制定基本建设总计划以及整顿财务等方面。[6](P259)
  3. 转换
  “转换”主要指词性转换,这也是顺句驱动原则下视译中流利产出译文的常用方法。由于“汉语的特点之一可以说是动词优势,动词造句能体现汉语风格”[7](P51),所以,英语中的非动词转换为汉语动词是口译过程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介词也不例外。
  一般情况下,承担补语、表语及含有动作意义的介词(如across, toward等)均可以在适当情况下处理成动词。
  例8:It is a pleasure and an honor to be with you, at this opening of the general debate of our 62nd General Assembly.
  我很高兴并且荣幸能够和各位一起,出席六十二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开幕式。[6](P258)
  例9:All the member countries are for this plan.
  所有会员国均赞成此计划。
  刘宓庆指出:英语中几乎所有介词都可以在双语转换中获得汉语动词的含义[9](P 497)。例如by bus(乘车)、off shore(离岸)、for \ against(赞成 \ 反对)等,可见英语介词转化为汉语动词的广泛应用性。
  三、小结
  介词作为英语中大量存在的小词,常常会被人们忽略。然而,其在衔接句子、贯通语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视译作为同声传译的一种特殊方式,要求译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因此如何处理语句中大量出现的介词对于译员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笔者有限的研究及实践,总结出几点较为常见的处理技巧。只有通过大量实践,将上述方法融会贯通,才能在大脑中对介词形成自动化处理,以节省脑力处理后续信息。惟望本文对英汉视译中介词的处理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商务印刷馆,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
  [2]《薄冰高级英语语法》,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0年5月新1版
  [3]彭启良. 翻译与比较 [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4]王书魁, 李崇月. 英语介词汉译法探讨 [ J ]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6): 64-67
  [5]刘宓庆. 英汉翻译技能指引 [ M ].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1989.
  [6]秦亚青, 何群. 英汉视译 [ 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7]张维为. 英汉同声传译 [ 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8]王燕. 英语口译实务2级 [ M ].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0
  [9]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 [ M ].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35-01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摈弃了传统教学中静态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动态教学。老师通过创建一定的教学环境赴学生融入课堂学习的氛围中来从而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起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实践证明梦清境教学通过把情与境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在特定的教学场景中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34-0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既能激发小学生们的思考与探究的能力,又利于将学生们的好奇心与好动心充分地调动出来,而且还促使小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指的是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
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根据遗传学课程的特点,对遗传学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处理,并对提问式教学、自学指导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作了一些探讨.
【摘 要】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多年,西藏地区也不断引入和吸取内地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及方法,但是西藏地区在英语教学方面依然存在一些误区,特别是着重讲知识点、语法点、考点,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单词教学的误区尤其突出,基本上让学生自己拼读、死记硬背、机械化听写,使得学生学得累,懒得学,厌学情绪严重,导致整个的教学效率不高。本文针对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指出英语单
内容摘要: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容易出现学生学习状况分化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本文简要阐述了分层教学的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合作学习理论、成功教育理论和任务型教学法理论。并在备课、课堂教学、练习和达标检测等教学环节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作了许多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学生个体差异 分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异位垂体腺瘤(ectopic pituitary adenoma)临床较为少见,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于鞍外的垂体组织发生的肿瘤,与鞍内正常垂体不相连。这种胚胎的残余物可以具有激素活性及反馈的作
摘要:课堂提问不是简单的问、随意的问,不是不讲数量、不讲技巧的滥问。语文课堂的提问应是适量、巧妙、有趣的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效果。本文对灵活运用提问方式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提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中學主要学科的语文教学, 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机械接受的灌输式教学, 代之以探究式学习、启发性教学, 给
【摘 要】 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相比,基础知识增多,学习容量加大,学习要求提高,学生心理负担加重。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调整心态、转变思路、改进方法,才能提高语文成绩。  【关键词】 初中語文;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首先,转变课程观,从“文本”走向“体验”。传统的教学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