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T检验,对南海气象观测站迁站前后的各月平均气象要素进行了显著性检验,也对各气象要素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资料的业务应用、资料分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迁站前后风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T检验,对南海气象观测站迁站前后的各月平均气象要素进行了显著性检验,也对各气象要素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资料的业务应用、资料分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迁站前后风速存在显著性差异;2)狮山新站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小于桂城旧站;3)热岛效应是旧站气温差异和相对湿度偏少的重要原因,狮山站环境更利于晴空辐射加强降温;4)狮山新站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具有风向季风气候特点,符合本地气候特征,并与建站以来的历年平均风向较为一致.桂城旧站全年风频分布相对均匀,风向规律不突出,风向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其他文献
根据1980--2010年东莞市国家气象观测站0—20cm各层逐月平均地温,采用线性趋势法分析了东莞市近30年浅层地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地温升温率在0.001—0.105℃/年,夏季最大,春
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城市土壤不仅是城市绿色植物的生长介质和养分供应者、土壤微生物的栖息地和能量来
部分气象要素数据的变化与日照有关联,但因日照时数采用真太阳时记录,与其他气象要素观测时制(北京时)不同,所以用日照迹线记录分析其他要素某一段数据正确与否,需进行时间差订正,然后根据同一时段内日照迹线记录与所要分析的要素数据的关联情况,判断该要素数据是否符合实况。
根据澄海观测站1959--2011年气温逐日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澄海近53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澄海年平均气温波动上升,气候倾向率为0.03℃/年,年平
以广东省地面气象测报技能竞赛中计算机综合处理科目为实例,通过使用地面测报业务软件中的格式审核、文件维护功能,对A、J数据文件进行维护、数据格式检查、记录相关性审核,
根据多年的测报工作经验,结合气象测报自动化转型后的工作任务、"地面气象观测质量考核办法"和更改后的技术规定,从"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责任事故发生;保护好观测环境和仪器设备,
2010年6月7—10日安徽省淮河流域自西向东出现强降水,并伴有6~7级的短时阵风,当时正值小麦收获时期,致使小麦大面积倒伏,增加了收割难度,造成小麦减产等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常规观
介绍了网络组播和隧道技术,广东省在气象业务中使用的MPLS-VPN组网,重点阐述将隧道技术和组播技术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气象业务需求的组网方案。还详细介绍了组播软件的使用,以
针对2008年“6.15”西江流域大洪水期间提出了流量与降水对下游影响联系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在上游主要站点洪水流量与降水量的基础上,将实况流量与估算流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建
根据雷击暂态电磁脉冲基本特性,分析各风险分量产生的原因,并简要介绍雷击暂态电磁脉冲常用的仿真分析方法、路的方法、场的方法及工程应用的方法。举例采用工程应用的方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