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研究与初中作文教学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hong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作文水平的高低也是检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纵观现今的作文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一、重阅读教学,轻作文教学
  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会针对课文花大力气研究资料、备课、做课件,作文却几乎不讲。究其原因,主要是阅读教学与分数关系密切,只要是平时老师上课讲到的内容,在考试中会立竿见影,体现老师的教学水平。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考场作文阅卷中教师个人偏好的影响,增加了作文成绩的风险,也削减了教师作文教学的积极性。
  二、重技巧,轻素质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不少老师养成了考什么就教什么的不良习惯,于是,不少教師开始研究中考、高考满分作文,接着七段论、八段论就相继出现,第一段怎么写,主体部分分几段,每段怎么安排,最后一段如何点题、如何深化。新时代的“八股文”就此诞生。我认为,适当地教一些不会写作文的孩子谋篇布局无可厚非,但将它变成一种程式教给每一个孩子,并用高分诱使有写作天分的孩子也这样去写,无异于摧残,或许一个有灵气的作家就在教师这样的训练中消失了,孩子们真正应该去激发的东西就没有了。
  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把“田野研究”这一概念引到中学的写作教学中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谓“田野作文教学”就是关注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写作的思维模型。具体做法如下:
  1.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作文教学田野研究注重学生的原初生活体验。有的人写作文,抓耳挠腮,痛苦不堪;有的人写作文,信手拈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关键就在素材储备。老舍先生说过:“身边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新人新事,可是他没有仔细观察,人与事都从他身边溜走了。”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物、身边人、身边事,比如每个班的窗台上都有很多植物,可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植物的形状、颜色、味道、长势都不一样。让学生写写日记,记录身边小事,谈谈生活感悟。间接材料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就是说要博览群书,多读书多做笔记,慢慢地,就建立起自己的积累小仓库,自然也就下笔千言了。
  2.学好范文,积累方法
  “田野作文教学”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能入选教材的文章都是好文章,无论是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还是写作技巧、语言表达都值得借鉴。教师在课堂上应抓住契机,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短小的写作训练。
  比如学《端午日》时,我发现作者在“划龙船”部分花了大量笔墨,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虚实结合等方法大大渲染了龙舟赛的紧张激烈。而“捉鸭子”部分很简略,只有一句话,但很多学生对捉鸭子这一情节很感兴趣。所以,在赏析了“划龙舟”部分,探讨作者是怎样突出龙舟赛的紧张激烈,总结了写作方法后,我让学生大胆想象,同样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虚实结合等方法写写他们特别感兴趣的“捉鸭子”场面,学生兴致高昂,写出不少出彩的语句。我选了一些全班朗读,学生听到自己写的精彩语句都特别高兴。
  学《春》《济南的冬天》时让同学们也学着用各种修辞、多角度描绘自然之美;学《童年的朋友》时,我就让学生写写身边的同学,当堂读,让其他同学猜写的是谁,猜对了就说明抓住了人物的特点。这样短小的写作训练,让学生既巩固了课文所学,又激发了写作兴趣,还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真是一举三得。
  3.多元评价,提高兴趣
  “田野作文教学研究”注重多元评价。作文批改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于是不少教师每篇认真圈画、每处认真修改、最后再洋洋洒洒来几段总评,教师批得很辛苦,学生看得触目惊心,下次该犯的错还犯。
  当然学生的批改也不能放羊,头几次是要做指导的,教学生如何批、从哪些方面评判。比如文章看三遍,第一遍找病句和错别字、中心是否明确、主题立意如何、有无偏题现象;第二遍精读,写眉批,找值得赞赏的好语句品析一下,能引发共鸣的谈谈感受,发现不足就提出,最好能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第三遍再读,并写出恰当的总评。在这样的实践中,我发现同样的话,由同学说出来,孩子们更重视,更在意,作文水平有明显提高,同时,批改的过程让赏析水平也相应提高了。
  评讲作文也很重要。除了针对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外,也要展示学生自己的好文章。我会先让学生来评价,学生发现自己变成小老师,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在评价中他们会发现自己的亮点和不足,而老师的评价则更多带着发展性眼光和悦纳性视角去看待和评价学生作品,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要切切实实从本源做起,“田野作文教学研究”就是让我们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教学生品读美文并学习写作,在多元评价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作文教学的道路一定越走越宽广。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215024)
其他文献
物理概念是物理思维的细胞,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物理学就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由物理概念组成的判断和推理的逻辑体系。物理概念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深入推进,新的形势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培养学生兴趣为新的教学目标,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景式教学的导入便成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在本文中,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创新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深刻领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提高学生语
尝试以2种不同的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OSA1、OSA2)作为乳化剂,研究其乳化特性,在不同条件下构建番茄红素稳定的纳米乳液体系。结果表明最佳的制备条件:乳化剂浓度30%,采用高压微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高职《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证明,改革后的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
"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双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谐的情景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学习、善于创新的精神,为今后的自主创新性地学习、生活打下良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有时我们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很积极,教师在一边“倾听”着学生的发言,并不时地肯定或赞扬学生的回答,这样的“倾听”是真正在倾听吗?下文中,笔者结合近几年听课学习的实例,试从语文课堂中存在的教师倾听缺失的现象中,探究如何提高自身倾听技能,从而引导学生有效倾听、精彩表达。  一、课堂上,老师真的倾听了吗?  在《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中有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倾听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必须让学生深入文本,徜徉在语言文字中汲取养分,进而改变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般的文本阅读。主问题的设计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后,提炼出主问题,起到以一当十、提挈全
许多人读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后,都想到清华园参观,一睹他笔下那迷人的景色,可惜都失望而归。现实中的清华园很平凡,可为什么在朱自清的笔下却显得如此美呢?这就要推敲作者在描写时所运用的技巧和方法,笔者认为写景作文有以下妙招。  一、选取典型代表的景物  选取具有典型代表的景物最具说服力。例如朱自清《春》中选取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雨中人这些代表性的事物,进行描写就有话可说,有文可作。郦道元《三峡
根据宝钢股份宝钢分公司高炉喷煤生产实践及技术研究,分析了提高喷煤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了当前原燃料条件变差情况下稳定或提高喷煤量的技术措施。认为提高喷煤量关键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