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课堂如何实现优质高效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fairs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数学教师总有这样的感觉,教师教得艰苦,学生学得很累,并且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师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厌教厌学情绪.在新课程要求下,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必须在课程上进行优质高效的教学.
  
  一、寓乐于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的有效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增强学生求知欲,促进其认知的有力措施.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行程问题”的教学时,由于学生缺少实际的经验,老师感觉很难教,学生感觉难理解,不容易找到相等关系.这时除了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外,可以先给学生介绍行程问题中的几个基本量:速度、时间、路程.然后再找几位同学实际演示行程问题中的相遇、追及、顺逆流等问题.通过师生共同实验,顺利找到了几类问题中的相等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体会到了参与的乐趣,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
  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课堂效率,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寓思于教,调动学生参与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数学学习,不只是数学知识的运用,数学思维、心里思维的提高也是重要内容.仅靠改变教师的做法很有限,教师需考虑如何创设操作平台,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从小学到初中,其思维有一个逐渐抽象的过程,其发展正处于经验型形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转化的初始阶段.对他们来说,被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用因导果的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到执果导因,假设问题已解决,引进未知数的代数方法解应用题的转化相当困难.因此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是他们遇到的第一道坎,也是培养他们在整个初中阶段数学思维的最佳时机,教师应在审、设、列、解、验、答六大环节中重点抓审和验.审题是应用题解答的灵魂,应培养他们思考如何在变化中寻求不变,进而找到题目中的相等关系,用于紧接着的列方程、解方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说敢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是错误的回答,也要求他们说出思维过程,借以培养他们思维的积极性、深刻性与批判性.
  在思维训练中,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培养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探索也是重要环节.反思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自己反思,并能够自觉地进行反思,逐步养成一种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能优化认知结构,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三、寓引于教,变刻板的讲授为宽松的对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古有大禹治水变“堵”为“疏”,疏即疏导、引导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角色,成为引导者、设计者、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要做的首要工作是变“教案”为“学案”,探索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去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巧用生动、有趣的引入,激发学生寻求答案的强烈欲望.
  例如,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纸片按下图方式拼大正方形:
  第(1)个图形中有1个小正方形;
  第(2)个图形比第(1)个图形多_____个小正方形;
  第(3)个图形比第(2)个图形多_____个小正方形;
  第(4)个图形比第(3)个图形多_____个小正方形.
  问题:
  ①第(10)个图形比第(9)个图形多几个小正方形?
  ②第(100)个图形比第(99)个图形多几个小正方形?
  ③第(n)个图形比第(n-1)个图形多几个小正方形?
  ④你还有什么发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在此活动过程中,学生解答①、②时,不仅要求学生说出答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并用图形序列表示规律,这就为解答③做了铺垫,④是开放性问题,此问题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课堂气氛异常热烈火暴,出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他们提的问题有:每个图中共有多少个小正方形?图中共有多少个正方形等等.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也学到了真正的知识,锻炼了真正的能力.
  
  四、寓用于教,把生活、数学、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学生只有尝试到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他们才能更好地投身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多带动学生用数学,把数学和生活、社会结合起来,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从而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的习惯,批判那些学而无用论.
  例如,苹果a元/千克,橘子b元/千克,买5千克苹果、8千克橘子应付_____元.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对代数式做出具体解释.并在交流后说出:
  (1)自来水费每吨a元,煤气费每立方米b元,小丽家本月用5吨水、8立方米煤气,应缴费_____元.
  (2)a个五面体、b个八面体共有_____面.
  (3)小明每步走a米,小亮每步走b米,小明、小亮从小桥的两端相向而行,小明走5步、小亮走8步,两人相遇,小桥长_____米.
  这些练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把数学知识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改变了数学的枯燥乏味,并教会了学生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发展了创新意识,还培养了应用意识,使学生在感悟知识的应用中优化了课堂教学.
  优质高效的教学是为人师者一直孜孜以求的最终目标,课堂是进行优质高效的教学的主阵地,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一切.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充分理解新课标的深刻内涵,以高质量的教学引入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和再应用,真正使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
  (责任编辑 金 铃)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二步法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laser-induced chorioretinal venous anastomosis,LCRVA)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光明液对实验性视网膜光损害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光明液组、模型组、正常组和VitE组。采用手术显微镜光源(Lux为30000±50)照射SD大鼠
现在的初中生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自主意识强,思维日益成熟,若再把他们看作小孩子,随意支配,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地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理念,更好地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我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
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学校班集体建设中的首要问题。然而,在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的过程中,班主任感到最为难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暂差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对思想后进、不思学习、成绩低下的少数差生,教师如果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频繁的训斥、指责,甚至讽刺、挖苦乃至体罚,其结果只能转而不化、压而不服,更无益于班风和学风的建设。  现代教育理论早就证明,调动学生积极因素来克服其消极因素,不仅是学生
语文课该完成什么任务?如何搞活语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面对不堪重负的莘莘学子,我认为很有必要探讨这些问题。无疑,语文课必须承载培养文学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等使命。可见,减负声中的语文教学,从内容上讲根本无法减,也不能减,而只能从教学形式上寻求突破以提高教学效率。明确把握住以上中心任务,结合学生实际,笔者进行了一系列语文教学新形式的探索实践,现只摘其要,以求教于方家。    一、用不拘一格的课堂前奏曲
一、案例过程  [导入]:恰逢周一上第一节科学课,此前刚升过国旗。  提问:升旗时,升旗手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是往上升呢?  学生回答:旗杆顶部装有轮子。  教师随手从学生处拿来常见的单面胶,瓶盖,询问这些物品是否也能当旗杆上的轮子一样来使用?通过比较区别引出滑轮的概念。  [实验探究一]:  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模拟升旗的情形,并且测出物体和绳子移动的距离。  问题一: 使用此滑轮
'文章四友'的诗歌创作在呈现流派倾向性的同时,个体化的倾向也不容忽视.我们不妨就'文章四友'各具特色的诗篇展开讨论,由此来考察此四人在唐诗发展进程中发
目的:探讨缝针巩膜穿刺放液法在视网膜脱离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4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均采用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巩膜切开放液法,B组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