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新理念探讨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x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写作本是不可抑止的快事,为何我们的学生却谈“文”色变,握笔千钧?原因非常简单:现行的作文教学禁锢着个体的灵性思维,限制着写作主体创造力的发挥,作文成了学生仿效范文、拼装词组的枯燥游戏。学生不能自由表达,实在是我们的作文教学观念要改了。
  
  一、确立作文教学新理念
  
  作文教学须与素质教育相适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判断能力、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作文应当源于真体验,生于新思维,出于新表达。
  真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入生活,从心灵体验出发,真实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拥抱生活的亮丽,在平凡的生活中,采撷灵思,积累情愫,感悟人生,让思想自由飞翔。以正视现实的无畏之眼全方位“掘取”生活的原生态,形成富有个性的情感和理念。
  新思维:引导学生主动追求创造性思维,勇于突破旧思想、旧观念和旧规范对心灵的紧箍,构建开放、发散、鲜活的新思维形态,有意识地培养“质疑求异、深刻敏锐”的思维品格。启发学生透过世相,探求本真,走出“思维习惯定式、思维内容保守、思维空间狭窄、思维质量低下”的困境,形成侧向与反向、纵向与横向、发散与收敛等对立统一的立体思维结构。
  新表达:引导学生淡化“文体模式”,打破限制,无拘无束、有声有色地挥洒生命才情,富有活力地使用具有真情愫的个性化语言。不刻意追求文章结构精巧、妙语惊人,不亦步亦趋、步人后尘,不无病呻吟、故作深沉。率性而为,有感而发。完全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理解来表达具有一定尝试意味的独特创见,揭示生命真谛,凸现生命本色。
  作文教学的目标,不能是单一的,而应是多元的、立体的,必须是由多个教育教学目标构成的系统,具体地说,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要让写作成为师生的共同爱好,让校园充满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校园人文日新,让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自如流畅、富有创见地表达自己思想情感,达到心灵审美的自足、自适、自娱;要让一部分具有较好文学天赋的学生充分发挥和发展写作特长,促进他们的兴趣和能力再度提升,为今后从事文学创作奠定基础。
  
  二、明晰作文教改的工作思路
  
  首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教材,扩大生活外延。学生交际面窄,完全接受统一的同质文化,是造成其生活底气不足、作文内蕴浅薄的根因。所以,教师应多种渠道来打通课堂内外,让学生走向社会,在生活中汲取文学和语言的滋养。要敦促学生多读新鲜活泼的时文,激活思想,扩大词汇量。
  其次,要拓展“先放开,后规范”的作文教学思路,提倡自由作文训练。传统的作文教学习惯于先给学生“上规矩”,然后让学生按“规矩”去写。却不知正是这些先入为主的“规矩”,如桎梏一样限制着学生的自由灵思。为此,教师应注意不要一开始就给学生太多的要求和限制,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激发他们的才思和创见。学生的日记和随笔都比课堂作文写得好,这是因为没有命题的限制,学生有什么写什么,不必为了切题而写套话、假话,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往往更具激情且富有灵气。
  第三,要积极开展各类文学、艺术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比如开展师生同题作文竞赛、学生自由作文竞赛、校园趣事征文、我最喜欢写的作文题目征题、一句话作文评语等活动,同时,还要经常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素质,让学生有鲜活的行为经历、丰富的情感经验,为写作积蓄情愫和积累素材。
  第四,全体教师必须转换一个观念,汉语作文教学,不只是语文教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都要支持和参与的工作。每一位教师的表达能力如何、思维方式如何、文化品位如何,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各学科教师都要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坚持多阅读、多练笔,主动提高作文水平,以实现校园文学创作群的发展和壮大,进一步优化作文教学环境。◆(作者单位:江西省广丰县教研室)
  □责任编辑:王 江
其他文献
《机械制图》是工科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其研究对象是机械图样,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绘图、识图和空间想象能力。制图课中的空间分析和想象能力是指在接受物体的二维和三维信息后,经过联想和判断、想象和推理等思维活动,确定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和几何形状的能力。该课程教学难度大,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师板书,借助模型、挂图进行课堂教学,效率低、信息量小。在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和推动下,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电化教学
在实践英语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思想已为广大英语教师所推崇,广大英语教师一直在积极、努力探究和实践这一重要课题。但我们同时也必须承认,还有少数教师在主观上还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往往还会偏离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方向,不时地表现出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的不良现象。如何做到不偏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向?在此笔者谈几点体会:    一、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作用,强化
目的:探究分析戊型肝炎对乙型肝炎感染者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胶州市人民医院保健科收治的110例罹患乙型肝炎的患者,男62例,女48例,年龄(36.55±2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当今知识竞争的社会,各行各业都必须有创新意识,写作文也不例外。创新是写作的特征,也是文章的生命。苏东坡曾说过: “文章最忌随人后。”所谓创新作文,就是让学生拓展思路,突破约束,写出有新意能张扬自己个性的文章。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学生写作过程与方法策略的指导,按“构思—拟稿—修改—作文—反馈—提升”的程序训练学生,使其能富有洞察力地形成自己的观点,锻造其突出
一、问题讨论法    该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某一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学生关心的热点来提问,所提问题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还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讲“品味生活——情趣与兴趣”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情趣与兴趣的联系与区别,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1.同学们交流自己在做感兴
伴随着旅游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酒店业在我国迅速发展。众所周知,建筑项目的成功与否与设计工作息息相关。然而我国的设计管理现状表明,对大型酒店设计项目的管理还处于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巧用社会生活实例进行辅助教学,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对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其潜能和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选用时政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主动探索、深入研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恰当运用生活实例,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它是开启学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因其规模小、资产少、技术水平低等原因,造成自身信用不足,难以获得贷款。为
由于我国不断发展并且取得很大进步,使经济体制的历程也发生了新的变革,从而使企业的基层党建政工工作中涌现出新的问题和状况.使企业延续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和进步提出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