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形势挑战中国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icioussm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刚刚将2012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测下调为3.3%,而增长率低于2%就意味着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世界经济的三项挑战
  第一,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
  首先是希腊问题。近两年来,欧元区、欧洲中央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三驾马车”在救援希腊,但也同希腊存在分歧。因此,第二轮对希腊救援计划的315亿欧元,如近期仍不能到位,希腊政府将面临破产。
  此外还有西班牙问题。近来,西班牙的改革使欧元区同意对其银行业提供1000亿欧元支持。欧洲央行也强调将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欧元区的统一。但其强调对成员国主权债务二级市场的干预,是以该国接受欧洲稳定基金(ESM)提出的政策标准作为前提,因此情况变得复杂。
  另外,对塞浦路斯出现的金融业危机也必须高度警惕。目前,希腊、西班牙和塞浦路斯都需要欧元区尽快决策,如处理不当将使欧洲结构改革的成果丧失殆尽。因此,我们坚决支持稳定欧洲金融市场,并希望欧洲方面尽早走出困境。
  第二,美国的主权债务问题。美国的财政问题在总统大选后更加突显。
  前布什政府所决定的免税政策,到2012年12月底全部到期。从2013年1月1日起,启动自动消解财政赤字的机制。其中,安全性开支和非安全开支各占一半,两项资金总额是80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4.8%。如财政悬崖的风险无法控制,美国的GDP将下降4.8%。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在目前1.5%~2%的增长水平上,要立刻下降到-3%,这对美国而言无疑是灾难。
  同时,这势必会拖累包括中国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是1.2%。
  第三,新兴市场经济面临挑战。2012年以来,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巴西经济的增长率只有1.6%;印度面临财政和经常性项目双赤字;中国经济也出现出口下降、财政收入削减和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
  中国如何应对
  那么,中国政府该如何应对?
  首先,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通过结构性减税,增加企业活力,促进服务业。自2012年1月1日在上海试点的结构性减税将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
  其次,稳健的货币政策。到2012年9月底,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是14.8%,高于全年14%的既定目标。同时,也高于2011年13.6%的目标。
  再次,强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协调。不久前,央行宣布对小企业贷款的增幅要高于银行贷款增幅,这也是支持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措施。截至2012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7.7%,这个增长突出表现在结构性合理,体现于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
  国内需求增长对GDP的贡献是55.5%,投资的贡献是50%,而进出口则是-5.5%。截至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经常性项目盈余占GDP的比例下降为2.1%,而2011年是2.8%,2007年时,这个数字还是10.1%。这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向合理的方向发展,而通货膨胀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本文根据作者在第21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的演讲编辑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晓 庄
其他文献
教训1 没启动第二品牌  对于加多宝而言,一个并非事后诸葛的疑问是:既然几年前就已经启动了第二品牌战略,为何不在凉茶品类中推出王老吉的对立面,而要选择在矿泉水品类中推出昆仑山?  在同一品类中成功推出第二品牌的做法,并不罕见。宝洁在洗发水品类里有多个品牌,羽绒服品类的领导者波司登在羽绒服品类也成功推出第二品牌雪中飞,并成为品类中的第二品牌。如果加多宝拥有凉茶第二品牌,不仅从战略上可以令企业在凉茶品
实验:未完成的工作更难忘  女心理学家布鲁纳蔡加尼克曾做过这样一系列实验:  她分派给被试者15~22种不同的任务,有些任务是动手性工作,有些任务则是智能运用的工作。这些任务繁简不一:写下一首你喜欢的诗,从55倒数到17,完成拼板,演算数学题,把一些颜色和开头不同的珠子按一定模式用线穿起来,等等。完成每次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大体相等,一般为几分钟。  在实验过程中,只让被试者完成一半任务,例如:被试者
西安,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世界中心,在海洋文明崛起、大陆文明衰落的过程里,一步步成为了所谓的“内陆城市”。如今,西安正在打造自己的“出海口”一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而且已经拥有了中国内陆第二个保税区!在海洋文明的世界里,不沿海、不沿江的西安要搭建释放大西北潜力、重回世界经济舞台的新平台!    在西安这样的十三朝古都里,常常会产生一种联想:不管走到哪里,你不知道自己是否正好就身处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从曾经的到如今的著名企业家这是一部史玉柱的重生秘籍。  这不如说是一部史玉柱的失败心得。  史玉柱是这样一个人,他自称为“中国著名的失败者”。从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第8位到名噪一时的“中国首负”,谁能拥有像他那样的传奇人生?谁能比他更明白失败的滋味?整本书里,他坦诚面对曾经的失败,书中处处体现出他对巨人的忧虑与反省。在急速前进的中国,在这个规模和速度胜过一切的时代,失败的教训,的确如他所说
2010年对于人力资源行业来讲是不寻常的一年。有底层员工的频繁坠楼,有高级管理者的学历欺诈,有经理人与股东反目,到年底又传出华为花巨资为权力继承清路。当然,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人与企业、与管理的关系。而在有着15年猎头经验的高勇看来,这些带着负面色彩的事件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整个中国人力市场的发展来说,都有着相当正面的意义。“无论是对人才的培育、流动,对产业的发展,还是对经理人的正确认识,都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