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应用非主流社会资源在美术课程发展中的影响

来源 :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k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2-047-01
  美术是人类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之一,它既反映着客观世界,又丰富和确认着人的本质力量。这种自由品格,使得人们在美术活动中,能够细腻而充分地体验自身的情感和想象,从而达到各种心理机能和谐一致的自由境界,得到审美愉悦。美术的功能,是以审美功能为主导,并与各种非审美功能集成的网络系统,主要反映在对人的发展和人的审美心理建构的作用。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非主流社会资源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非主流社会资源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开始日益引起重视。
  著名的美国艺术教育家加登纳在对中美艺术教育进行比较时指出:“中国艺术教育的重点,偏重技巧训练,目的是培养个人高水平的艺术表演能力和造型艺术中的审美观念,技巧训练被视为是个性和自发性的基础和起点。而在美国教育中,更强调让儿童本能地反应,强调儿童有独特的作品。技巧训练被认为应晚些开始,最好是在儿童愿望更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概念时自然进行。因此,在美国,技巧训练是在实现独创概念以后,而在中国,独创概念只在培养技巧之后才可能出现。由于这种观念,中国的艺术教育多为严格的模仿”。由此不难看出,我国传统教育在教学观上强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以培养会考试、得高分的学生为教育教学目标。而现代的教育则主张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以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为主导的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从而培养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核心、各种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人。
  我们课题研究认为,社会的发展,始终是一个永生的主题。如何实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持续进步与面向未来的发展,已经迅速成为全国上下的共同追求与强烈意愿。事实证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发展自身的客观需要,也是我们所做出的顺应世界潮流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综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其他原因,人们对发展观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要求。怎样根据本国和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发展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加强非主流社会资源的应用在我国的课程改革已显得尤为重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着力促进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迎接挑战的主要对策。新形势、新情况,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更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我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美术课程的发展开始了着眼于学科知识的统整以外的变化,更多开始考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学科与更大范围的有机联系。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了创造性和发散性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虽然,基础教育课程以往存在着学科本位的问题,强调本学科的专业性、系统性,都往深处钻,钻得越深越专业,越专业越有水平。学科本身的系统性使学科间缺乏联系,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而使学习科目过多,学生的学习负担沉重。课程的综合性是目前世界课程发展的潮流,其有利于形成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认识。以可持续发展论的基本思想与原理为基础,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与创新意识和改革理念,注入到中学美术课程构建之中,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复合型的建设人才。
  非主流社会资源在美术教学上的应用等综合活动在现代中学美术课堂的应用一度使美术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它的运用紧扣课程目标;并使之得以达成。当然,课程目标的达成是个系统工程,总目标是由若干细化目标的达成来实现的,没有细化目标的达成就不可能有总目标系统的圆满;不同的人文主题活动,不同的学科主题活动的实施,需要提出更为具体的目标,这些目标都不应该是孤立的,只强调某类型或某层次的目标,或者仅仅着眼于某一目标单一方面的达成,而忽视目标的整体性,这将致使美术学科目标缺乏系统化、结构化,必然影响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教育功能。
  事实上,只有当各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易于理解,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与美育教育。非主流社会资源的应用,使美术课程的综合化不仅是手段和方法,更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美术课程发展观的转变应在适当注意美术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的前提下,突出了以下几点。1、注重加强情意性,这种情意性体现为一种暖性和活性,对应着人的情感、直觉,并与兴趣发生关联。2、注重弱化知识目标与强化人的目标。知识目标十分独特,它既是一种目标,又是一种手段,美术课程注重在实现知识目标的过程中获得人的一般素质和能力。3、注重学科教学内容要求的降低和弹性的增强。美术课程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整体上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体现出一种弹性,让学生主动地选择,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4、注重学科内容组织的逻辑,淡化与节奏变化。美术课程注重将与意志相关联的指导性目标和情感相关联的表现性目标交替地安排,形成节奏变化。
  总之,培养人是美术教育直接的、永恒的功能和目的,同时又以人的永恒性为教育的终极目标。非主流社会资源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要求我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非主流社会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追求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当前美术课程发展观的转变正是以此为基点,兼容并蓄、吐故纳新的。
其他文献
摘 要:自主学习是什么?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自己能够自觉的学习,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不会自主学习的,他们只能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被动的接受学习。然而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知识的变化瞬息万变,时效性和周期性都非常短,作为眼下的小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今后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  关键词:培养 学生自主学
最近我们收治一女性患儿,4岁,5日前患感冒,近两天胸闷,气促,四肢冰凉,纳差,尿少.检查发现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体温37.4摄氏度,呼吸30次/分,心率110次/分,血压80/60毫米汞柱.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2-038-01  实施数学新课程已多年,在实践中我清楚地认识到,教师除了要继续认真解读、实践探究、领悟教材中蕴涵的思想外,更重要的是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一、课堂教学要从“复习——引入——讲授——巩固——作业”转变为“情境——问题——
期刊
摘 要:学生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显得更为突出,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合作(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发展(learning to be)?教师的教学应该在承认差异是一种需要的前提下,不断地寻找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特别是注重阶梯式上课行为,可以更好地促进培养学生学习
摘 要:健美操是高中体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本文在对500名高中学生的调查结果出发,提出在健美操教学中采用“分层法”教学法。“分层法”能够解决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目前体育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有利于学生比较牢固的掌握健美操动作。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 分层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2-044-01  近年来,我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有关教研活动中发现,新展示的“好课”大多是世界各国音乐、中国民歌、影视音乐、舞剧音乐等内容,因为老师们觉得这些课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对古典音乐、交响音乐、中国古代音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2-041-01  本文就声乐演员心理素质的培养,谈谈本人的体会和看法。  一、强化记忆,增强演唱的自信心  歌唱记忆在声乐演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的熟练技巧,形成正确歌唱的前提,是歌唱艺术实践的重要保证,也可以说学习声乐的整个过程就是记忆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2-039-01  在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中,我初步感到,语文教学一直以来不被学生和家长重视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一、“自我效能感”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  赞同“自我效能理论”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指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