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ru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指导朗读,想象入境
  
  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朗读的好坏直接影响对作品理解的程度。感情丰富的朗读,能引起学生对作品丰富的想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进而启发学生想象。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有这样两段话。“……她在墙上又擦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这两个自然段的朗读,我是这样指导的:“奶奶”这一声叫,要读得高亢,然后先让学生想象小女孩渴望幸福和思念奶奶的心情。再让学生想象小女孩见到奶奶时的情景,最后让学生读出惊喜、兴奋的感情。下面那些话应读得低沉而缓慢,因为那是一个将要死去的孩子对生的渴望与乞求,是有气无力的,是悲哀的。学生一边读,一边去联想、去想象,从而体验一个在绝望中挣扎的小女孩的感情。这样,学生会和作者一样去同情小女孩,使他们在有感情的朗读过程中流下同情的泪水。
  有的课文言辞优美、感情真切、比喻生动、句句有情。对于这样的课文,我把重点放在指导朗读上。如《再见了,亲人》就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文章。在讲读课文第一段的时候,我就分层进行朗读指导。第一层“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这种撇开读者,直呼主人公的手法,使人感到十分亲切。句子也意味着大娘送别不止,对志愿军情深意长。我要求学生读时,语调要亲切、敬重,显示出志愿军战士对大娘的热爱和关怀。同时,让学生想象大娘送别志愿军的情景。第二层写大娘冒着生命的危险到阵地上送打糕,回去时昏倒在路旁。这一层我采取一边读、一边指导的方法,诱发学生想象大娘带领全村妇女为阵地上的志愿军送打糕的情景。要求学生读时,要用赞许、尊敬的语调,以表示对大娘的崇敬心情。第三层,写大娘丢下自己的小孙子救伤员。指导朗读时,要感情激荡、声音高昂、义愤填膺,以表达对大娘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经过实践,我体会到,一边朗读,一边想象,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朗读中深入情境,对理解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 引导看图,启发想象
  
  小学语文课本,文中插图较多,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我在阅读教学中经常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借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的插图,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导火索“刺刺”冒着白烟,闪着火花。我在教学中出示了这幅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董存瑞在做什么;张着口正在喊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此时,董存瑞想了些什么?这时,同学们想象了战火纷飞的年代,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情景。有的同学说:“董存瑞此时想到了含冤死去的亲人,要为他们报仇。”还有的同学说:“董存瑞这时主要想到的是冲锋号已经吹响了,情况万分紧急,如不立即炸毁暗堡,战友们将会大量伤亡,会影响到整个战斗的胜利。所以,他决定宁可牺牲自己,也一定要把暗堡炸毁。”这样引导,同学们仿佛从图中听到了董存瑞的喊声:“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此时同学们也自然地联想到,在奔向新中国的路上,有多少像董存瑞这样的同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从而,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有了升华。
  
  三、 巧设问题,引导想象
  
  讲读课文的过程中,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要能引入联想和想象。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掩护大部队转移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五壮士还决定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呢?五壮士此时是怎样想的呢?”学生纷纷回答:“虽然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的时间够用了,可是万一路上出现什么差错而耽误了时间,为了把握,才把敌人引上狼牙山的。”也有的同学说:“五壮士这个时候去追赶大部队,敌人就会随后跟踪,部队和群众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所以为了不暴露大部队转移的目标,他们在生死关头,决定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决一死战。”这样一来,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加深了理解,懂得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战士是彻底为人民而战的,早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更何况凭借狼牙山有利的地形,还可以大量杀伤敌人。突出表现了五壮士勇敢杀敌、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廊坊市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高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领悟与接受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最大限度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
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我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收到明显效果。    一、注重德育渗透“有机”方法,把德育有机渗透到历史教学过程当中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把思想性和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德育和基础知识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讲述祖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科学文化成就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讲述历史英雄人物时,增强学生为国争光的
挫折的发生不可避免,学生受挫心理形成十分复杂,无论挫折的原因来自内部还是外部(主观和客观因素),都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怎样对待挫折情绪?如何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呢?    一、 认识自我,重树信心    运动能力与体育活动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学生的运动能力总是在体育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体育活动中得到表现,另一方面进行体育活动又必须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作为条件和保证。例如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白蛋白、CRP、AMY及体质量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关键在教育。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同时,更应该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性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信息的生成源。教师要不囿书本,勇于创新,做到陈题新掘。因此,正确使用教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教“9的乘法口诀”时,可改变教材上传统记忆
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培养创造力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可见,有效地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慧的真正发展,是目前构成课堂教学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启发式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    一、 启发的含义    教学启发方法与技巧思想及实践在中外教育史上是
消化内镜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的防控重点及难点区域。目前国内疫情得到了阶段性的遏制,但中国境外疫情蔓延迅速,境外输入性病例频现,各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抓
背景幽门螺杆菌在世界范围内感染率高,参与胃溃疡、胃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亟需对其感染及致癌机制进行研究。目的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