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轻体育为体育教学减负增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轻体育”既健体又健心,“轻体育”新潮如果被引入体育课,驻足小学体育课,那么学生厌上体育的现象将被避免,使体育课成为学生强身健体、乐于参与的乐园。本文简述“轻体育”为体育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和同仁们共同探讨交流。
  关键词: 小学体育 体育教学 轻体育
  提到体育,人们潜意识里会出现消耗大量体能、大汗淋漓的情境,体育课后,学生个个汗流浃背,脸热得通红,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现象普遍存在。而“轻体育”的理念就是体能消耗少,与传统体育观截然相反。“轻体育”也叫“轻松体育”,既健体又健心。
  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对“轻体育”的理解,谈谈体育课上贯彻“轻体育”理念的重要性及实施主要策略,以飨共享。
  一、“轻体育”的意义和特点
  1.“轻体育”的概念
  “轻体育”有“轻松体育”、“快乐体育”之意,以“轻松”为主要特点,与竞技体育相区别,对力量、速度、协调性等不做任何要求,“轻体育”可以采取“不拘一格”的训练方式和不注重输赢的活动方式,只追求运动的愉悦性,只关注“身心愉悦”。
  “轻体育”贯彻到体育教学中,会激励学生广泛参与,从而强化学生强身健体及自主锻炼意识。
  2.“轻体育”的特点
  “轻体育”中的“轻”毋庸置疑是“轻松、愉快”之意,总的说来,“轻体育”有以下五个特点。
  (1)体能消耗少
  巨大的运动量、超负荷的训练、高难度的体育训练项目是造成身体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轻体育”注重“轻负荷”,力避大运动量,力求心情愉悦的运动。
  (2)运动方式灵活
  “轻体育”形式多样化,如散步、慢跑、健美操、气功、广场舞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运动者可以自由选择运动项目。
  (3)技术含量低
  “轻体育”没有任何标准和要求,这一点和竞技体育有天壤之别,“轻体育”完全按自身愿望、意愿运动,没有任何压力和标准的束缚,只要开心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运动。
  (4)经济负担压力小
  “轻体育”不需要进入专业的体育训练场地,如“游泳”不必进入专业的游泳馆,健身无需到专业练身房等。
  总之,“轻体育”与竞技体育不同,既强身又健体,更使运动者身心愉悦,值得推崇。
  二、“轻体育”与小学体育教学
  长期以来,运动技能的体育思想和理念束缚体育教学改革,直到今天,素质教育之歌唱响大江南北、课改之风吹遍祖国各个角落之时,体育教学仍然以教师教、学生练为主要形式,过程中的枯燥、艰辛制约了学生主动训练、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同时,课业负担过重影响课外活动开展,“运动为本”影响多数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欲望。因此,体育教学中,从兴趣激发、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出发,开拓受学生欢迎的“轻体育”领域,体现和凸显体育教学的轻松化、愉悦化和大众化。
  其次,轻体育引进体育课堂,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锻炼氛围,使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体验运动的快乐,感受运动的乐趣。
  再次,“轻体育”是实现体育目标的有效方式。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是以“运动体育”还是“终身运动”为目标的争论不断,是体育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和重心。运动体育沿袭的是田径、球类、体操类等竞技体育,瞄准的是“三高”——高强度、高技能、高协调,以出成绩为主要目的,以强化训练为途径,以挑战身体极限为标志,这种体育运动未必对身心健康有益。
  作为新时代的“终身体育”体育观,不拒绝“运动体育”又区别于“运动体育”,集兴趣、轻松、自由、简单等特点于一身的体育活动,冲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因此,符合社会快节奏的“轻体育”应成为体育教学的有益尝试。
  三、“轻体育”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轻音乐使人愉悦心情,受到美的熏陶。“轻体育”兼具增强体质、愉悦心情的双重作用。“没有疲劳就没有体育”的口号随着万米冠军得主詹姆斯·菲克斯猝死在跑步途中而渐渐减弱。
  那么,如何在体育课上体现“轻体育”理念呢?笔者认为体育教学本着“轻体育”的特点:既强身又自由、愉悦,体育课就会成为互动的“轻体育”课堂。
  在多种跑的练习中,增加跑动性的游戏环节,如“大鱼网”、“黄河长江”、“攻堡垒”、“警察抓小偷”、“过关”、“躲避球”等游戏,可以根据学生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和使用,既体现自主,又凸显愉悦和兴趣。对于跑的路线,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选择。如可以选择“曲线型”、“穿梭形”、“螺旋形”、“折回形”、“对称形”等,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运动的主人和课堂的主人。
  再如教学“跨栏跑”时,教师可以先播放100m栏、110m栏、400m栏的高水平精彩片段,在情境中为乐学打下基础。再进行各种形式的热身活动,如学生站成一路纵队,以跳、跨、钻、滚等方式,慢跑穿越各种障碍,如树木、体操凳、海绵垫子、沙坑等,在展示阶段,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英姿”等,无不凸显“轻体育”的内涵。
  又如“武术”课上,开展“贴纸条”的游戏,将手中的纸条贴到同学背上,同时,要预防被贴到,可以训练学生的“灵敏度”,更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乐于运动推波助澜。
  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生乐于参与、主动训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引发学生对体育的高度重视,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轻体育”的兴起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方法论和理论指导,教学中教师应走出运动体育的误区,践行“轻体育”,让“轻体育”为体育教学减负增效助一臂之力,让体育教学因“轻体育”而精彩。
  参考文献::
  [1]李然.小学体育课堂情景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3(12).
  [2]梁飞.如何加强新课改下小学体育的教学[J].关爱明天,2015(7).
其他文献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全球碳平衡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森林生物量是评价碳循环贡献的基础,研究其分布规律和动态变化对了解全球碳平衡有
摘 要: 本文论述了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旨在探讨优化英语语法教学、有效增强英语教学效果的途径。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语法教学 初中英语  随着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传达,初中英语教学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语法教学观念,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把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等学习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语法课充满趣味性和有效性,有效提高学
摘 要: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要重视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活动中融入情感教育方面的内容,利用情感教育调动学生在学习初中英语时的积极情感,由此拓展情感体验,并让学生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本文以牛津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为例,详细说明了融入情感教育、拓展情感教育目标的相关策略,包括构建生态课堂,实现情感激励,开展生动性课堂活动,增强情感体验等。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初中英语 融入 拓展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及新课程的改革,导学案逐渐在教材中及教学中得到良好的应用。导学案在牛津英语教材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为课堂主体的局面,使得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主动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文章就是从两个方面对初中英语导学案在牛津英语教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导学案 牛津英语教材  一、导学案在初中英语中应用的背景及意义  (一)什么是
摘 要: 体育是提高高中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有助于缓解高中生紧张的学习压力,因此,如何开展高效的高中体育教学活动,提高高中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工作与学习奠定基础,促进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圆满实现,值得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对开放式教学的实施进行探讨,为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开放式教学 教学形式  开放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以开
摘 要: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能使教学模式多样化,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为正确运用语言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本文探讨了小学英语教学中教育游戏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教育游戏 小学英语 教学应用  1.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现代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学模式陈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在这种背景下,教育游戏应运而生,将
摘 要: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情感认知成长的关键时期,情感是影响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小学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正确进行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论述了情感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积极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情感教育 高效课堂
摘 要: 本文从解读快乐入手,逐步从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鼓励表扬,调动学生积极性;竞赛活动,培养团队精神;挖掘教材,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阐述,希望通过运用这些策略让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并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快乐体育 教学方法  高尔基说:“快乐,是人生最伟大的事!”小学生的童年更应常与快乐相伴,体育是孩子们喜欢的学科,他
摘 要: 高中体育教学要想更具有趣味性,需要教师遵循心理学规律,把体育的“游戏”性运用于教学中,把体育的“游戏”性组织到具体教学环节中,不仅体现体育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而且对创设和谐有趣的教学情境有利,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在体育课堂上完全释放,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游戏性 趣味体育 教学思考  高中体育不同于社会体育,因为绝大部分社会精英人才都是经过高中教育的,社会体育可能更注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