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施工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来源 :企业导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uphemi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施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后危机时代施工企业作用发挥程度直接决定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但施工企业多年沉淀的困难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国家有必要从政策上给予扶持。施工企业自身也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强内部管理上作出更大的努力。
  【关键词】 施工企业;地位;作用
  
  
  一、施工企业重大的使命与机遇
  
  2008年爆发的金融风暴严重冲击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由于国际合作和交流程度空前广泛,经济一体化形成,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灾难,任何国家都未能幸免。党中央、国务院以敏锐的科学的眼光分析了这场金融危机及其带来的严峻挑战,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及时作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果断地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中国政府制定刺激经济增长的“十大措施”、“四万亿元投资计划”,不仅很快形成了抵御金融危机的坚盾,很巧妙地与国家发展规划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加快发展的助推器。实施这些措施之后不到一年时间,国民经济就出现了趋稳和回暖的迹象。在全球经济一派肃杀气氛中,中国却成功地抵御了经济下滑,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由此顺利进入后危机时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们也感触到了施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1.施工企业是抗击全球金融风暴的一支生力军。抗击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是一场综合性的生死较量,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我国的施工企业在这场较量中,尽管也受到了冲击,从国家抗击金融风暴全局战略上看,对拉动内需、遏制经济萧条领有特殊使命。在国家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中,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其庞大的投资计划要靠施工企业来完成,实际上这是施工企业的一次临危受命。施工企业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决定我国抗御金融危机的速度和质量。
  2.施工企业将在国家新一轮发展中发挥“火车头”作用,也将获得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从某种意义上说,接受了使命,也就同时获得了机遇。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发展机遇,这是由施工企业对国家投资趋势的依赖性所决定的。当北美、欧洲和日本经济陷入全面衰退、全球建筑业日渐凋敝的时候,由于中国政府刺激经济政策的出台,使中国的施工企业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按照国家的规划,从2009年起到2020年,我国将新建约4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将超过12万公里,包括北京—沈阳客运专线、上海—昆明客运专线、合肥—福州客运专线、郑州—徐州客运专线、西安—兰州客运专线、兰州—乌鲁木齐第二双线等等都将先后开工建设,建设规模新线5.7万公里,加上既有线复线扩能和电气化改造,铁路建设总投资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以上,仅2010年投资就达7000亿元,这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速度。
  继铁路投资计划经国务院批准后,公路亦成为投资热点。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建设将得到加快,到2020年,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左右,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建设步伐亦将得到加快。国家已经决定对一些经济影响重大、在救灾应急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瓶颈通道加强建设和扩充,包括沿海地区道路和由北向南跨越的经济大通道,也包括最近几次大自然灾害中暴露出来的一些迂回能力差、保障能力不强的通道,进行扩容建设或开辟复线,积极消除瓶颈制约。发展与国家区域经济相适应的区域间通道,如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成渝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东北经济区等,其规模之大同样是历史上所罕见的。我国是一个具有陆相和海相双重地缘特征的国度,陆地和海洋交接形成的漫长海岸线,为港口、城市和经济带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港口、城市和经济带的区位优势,东部沿海地區捷足先登,迅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这与港口战略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是密不可分的。当前是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时期,位于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东南沿海、西南沿海和长江“黄金水道”港口群是港口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重要载体,国家将重点建设大型化、专业化的深水泊位码头,毫无疑问,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也给施工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集装箱码头、大型专业化煤炭、原油、铁矿石接卸码头新建;老港区的功能调整和旧港改造;航道疏浚、防波堤填筑和水下炸礁等等,都为施工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工程市场。更多的填海造地工程,又是不容小觑的吹填市场。当前国家大力提倡、支持新能源建设,也为施工企业提供了重大的商机。施工企业要珍惜当前的黄金发展期,紧紧抓住难得的机遇,做大做强,加快发展。
  3.建筑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它产生的一系列连锁综合效应,对于“促增长、保民生”具有重大意义。据统计分析:每修建一公里高速公路,就需要消耗钢材1500吨左右,消耗水泥9000吨左右,消耗沥青600吨左右,需要用工25万个工日左右。施工企业费用支出,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材料和设备消耗,其余是人工费用、管理费用和税收。施工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可以产生多种有益的效应。
  施工企业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在抢险救灾中肩负挽救生命、保护财产的重大使命。2008年“五·一二”地震之后,施工企业迅速进入灾区抢救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修路架桥、排险建房,一年多的时间,完成灾后重建投资6600多万元,全部灾区交通和公用设施已经恢复到震前水平,四川已经完成灾区农房重建168万户,甘肃已经完成灾区农房重建41万户。事实证明我国的施工企业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二、要正视和解决施工企业被“边缘化”的问题
  
  1.施工企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直以来,施工企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都是肩负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重大使命。社会已普遍承认,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施工企业作为建筑业的主体,承载着建筑业的主要功能,对于社会是不可或缺。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施工企业的地位就大打折扣了,调整结构时往往不大考虑施工企业的利益,处置资产时往往没有施工企业的份,出台优惠政策也多与施工企业不沾边。问题就在于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施工企业是谁都可以干的“大众化”行业,是不受保护的末等行业,施工企业的领导人就是“包工头”。在较高的社会层面,施工企业几乎无地位可言。
  2.建筑业是国内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长期以来,施工企业就存在僧多粥少的情况,在水电部率先同意系统外单位可以进入水电市场后,施工企业的竞争就更加激烈,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在这种状态下,各施工企业如狼奔豕突,使尽浑身解数,四处夺食,他们不得不竞相压价、接受业主单位一些不合理条件,牺牲自己的利益。而国家在这方面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对施工企业应有的保护,使施工企业一直以来都没有获得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后危机时代机遇增加,挑战也随之增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经济结构调整是2010年工作的基调。适度的投资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而为调结构服务,货币政策有可能逐渐转为中性。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也还不牢,局部振荡的可能存在,投资疲软、资金缺乏、物价波动,以及大量保护本国经济的措施依然存在,这些都增大了市场风险和履约风险,业内竞争也必然更加激烈,对此施工企业要有应对的措施。
  3.目前国家尚未建立公正的工程项目承发包调节机制,施工企业在履约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建设方往往要求承包方讲“信誉”,他们自己却把信誉抛在一边。他们对施工企业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合作”:他们要求施工单位在合同签订前必须缴纳五花八门的各类保证金,必须缴纳现金;他们可以单方面改变合同条款,可以把“设计施工总承包”改变为施工单项承包,并在主体条件变更后仍然按设计施工总承包方式结算,而不是按单价结算;他们常常拖欠工程款,同时又在进度上施压,有的还直接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他们对合同变更的态度也不严肃、不负责,对他们有利的;他们会在计量和结算方面予以克扣,不利的他们则搪塞推诿;他们特别反感“索赔”这个单词;在工程完工后,他们对尾款支付和各种保证金的返回也表现出十分的不情愿。所有这一切,令施工单位苦不堪言。
  4.施工企业的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尚未彻底解决,对其发展构成较大影响。在一些大型施工单位,“企业办社会”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庞大的离退休队伍依然是由单位管理,单位还要继续给他们缴纳医疗保险费用、离休干部补助、医药费。基地运行管理基本上还是企业自己负责,解决集体工问题也需要企业支付一笔不菲的费用。由此可以看出:施工企业的振兴,亟需国家政策扶持。国家扶持施工企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给建筑行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从我国的情况看,国家一再强调要振兴建筑业,说明国家的宏观政策对建筑业是倚重的。看到建筑业增加值明显地缓于国内GDP的增长,也就是说建筑业发展明显落后于整个国民经济大盘。
  在过去的十年里,建筑业非但没有领跑国民经济,明显滞后于国家GDP33.75个百分点,这两年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较快发展,建筑业发展速率明显提高。不过建筑业速率虽有所提高,但在国家GDP大盘内还是比较落后的,仍然有较大的提速空间。去年国务院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极大地提振了人民群众的信心。在“十大产业”振兴过程中,施工企业可以从中获取一定的利益,但是不能改变其社会地位,不能从根本上获得发展的动力。既然一致认可“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既然承认施工企业在抗击金融风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抢险救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就能够形成一个共识:有必要从政策环境上进一步扶持建筑业的发展,让施工企业在后危机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必须确立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分析建筑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振兴建筑业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制定包括结构调整、利益调整、资源整合等诸多要素在内的体制创新方案。国家对施工企业要从产业政策、税收、信贷等各个方面给予扶持,形成平等合作、公正监管、公平竞争环境,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施工企业做大做强。施工企业自身要抓紧进行以“多元化经营”为方向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内部管理,力争在当前的黄金机遇期跃上发展的快车道,大大增加自身的实力,更好地担负起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
  
  三、结语
  
  施工企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企业定位上找准位置,在发展思路上产生碰撞,在经营状态上实现跳跃,在做优做久上见到成效。施工企业欲做大做强、做优做久,期待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可以理解的,但关键还要靠自身的努力,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周易》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施工企业如果既善于抓住机遇、巧借外力,又眼睛向内、强筋壮骨,就能够从容地应对象金融危機这样的巨大挑战,在波诡浪谲的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10- -2-3
  [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4]中建协、清华大学《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2008(5)
其他文献
在儿科门诊中,时常有家长来询问:“孩子晚上睡觉磨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是肚子里有蛔虫呢?”还有的家长给孩子喂了驱虫药,但仍然不见效,询问该怎么解决?孩子磨牙要根据具体情
当您在亲人的祝福与期盼中幸福而忐忑地加入准妈妈的行列后,在孕育新生命的历程中,您将经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因此,做好这一特殊时期的心理呵护,关系到准妈妈和胎
世界上的贫民窟如此之多,但若要问哪一座最具魅力,那一定是香港的九龙城寨.这是一座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被拆除的贫民窟,但却一直被视为末世和未来生活的代表,保留在人们
期刊
近些年大豆的种植面积一直居高不下。由于大面积耕地多年连续种植大豆同一种作物,导致以取食大豆根、茎、叶为主的害虫的虫口密度逐年加大;而且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害虫的越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必将进一步推进浙江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外部条件,给全省公安交巡工作既带来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面对这样的
由于现行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尚不能满足城市交通管理的实际需要,在国家难以及时制定适用于全国的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根据《立法法》及时制定符合城市实际的交通管理地方性法
摘 要:煤矿企业文化,是在煤矿企业长期的实践和发展中形成的一种包含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和企业道德的文化结晶。但有些煤矿企业受制于企业性质,其文化建设已明显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对此,本文在对煤矿企业进行文化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文化建设的意义,浅析煤矿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煤矿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煤矿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对策  煤炭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发
近年来,特别是在“打黑除恶”斗争中,涉枪案件增多,暴力拒捕、袭警的案件时有发生,使得警察临战使用武器的频率不断增多,而警察由此伤亡的人数也呈递增趋势,这其中与警察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