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关乎到学校环境的和谐,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特别是目前随着全国高校的扩大招生以及招生工作竞争力的加大,辅导员的职业素质、服务口碑对学校来说显得异常重要。本篇文章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在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辅导员;管理水平;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017-0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世界上的各种意识形态越来越有力地冲击着我国的传统主流意识,因此,大学生的个性也越发地突显出来。而作为高校辅导员,在做辅导工作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为此,我们应当明确了解高校辅导员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一、下面我们先来分析高校辅导员在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1.辅导员队伍内部结构不合理。目前很多高校辅导员队伍以本校毕业的本科生为主,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经验不够,同时也缺乏相关的管理技能。辅导员队伍中本科毕业于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专业的人员非常有限。很多应届毕业生接手辅导员的工作,工作经验不足,且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特别是那些非师范类学校毕业的毕业生,缺乏专业性的管理知识和技能。高校辅导员的基本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的需求。辅导员管理面多、事情杂,在学校里扮演着“多面手”角色,很多时候很容易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把握度不够,不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活动。因此,辅导员对学生的帮助不大,反倒成了管理员、服务员。
2.辅导员缺乏业务技能,工作水平普遍较低。现在很多辅导员对管理工作的认识还多停留在上传下达的层面,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处理办公琐事,而没有跟上时代的进步,没把学生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习惯用传统的“管制”方式来进行管理,而忽视了跟学生内心的沟通和交流,把学生当作被管理对象,而不是把学生当作服务对象。此外,现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各个高校的突出问题,作为辅导员应当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渠道。处于毕业时候的学生比较迷茫,容易失去方向,而作为辅导员,应当开展就业相关的心理咨询,把就业指导当作工作中的一部分。很多辅导员并没有意识到学生就业也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即使是辅导员开设了心理咨询,但是由于辅导员本身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的,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不了解,所以发挥的作用不大。
3.针对辅导员的各种训练不够。很多高校只对教师有辅导,而忽视对辅导员的培训。辅导员平时的工作比较繁忙,自己“充电”的时间少之又少,因此,在工作中不能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也遵循着老一辈辅导员的管理方式,缺乏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学校给辅导员进修、交流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很多辅导员都是工作了多年但是却没有进修过,也没有外出考察、同其他院校交流的机会,这就使得辅导员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严重地影响到辅导员的业务素质。
二、提高辅导员管理水平的对策
1.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管理意识和技能。作为高校的辅导员,首先应当具备完成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这样才能以身作则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技能,在日常工作之余注重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跟上时代的发展,了解学生最新的意识形态,唯有在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作为高校辅导员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不是处理琐碎的事物,重点在于辅助学生完成大学生涯的整体规划,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来,努力辅助学校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作为辅导员要有甘愿为学生服务的精神,要把做好学生工作当作是一件骄傲的事情,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并且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态来迎接未来的人生。
2.辅导员要具备各个方面的能力。随着我国教育机制的日益完善,高校对辅导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辅导员不仅要具备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能力,而且还应当具备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领导学生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一个成功的辅导员还应当具备个人人格魅力,以便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赢取学生的信任。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学习如何当领导者,还要学会如何亲近学生,同学生打成一片。作为领导者要领导学院的社团,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领导和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与学生亲近是因为辅导员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明白学生的需要,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辅导员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青睐,让学生更愿意同自己交心。如果辅导员需要具备以上所说的能力,就得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修养,提高自己的文化道德修养,这样才能胜任辅导员的工作。
3.新时期的辅导员应当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作为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我们自身应当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让自身接受各个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辅导员要学习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思想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运用到管理工作中来,以便应对各种问题和困难,学会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辅导员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内容之一,随时把握主流思想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使自己始终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此外,作为高校的辅导员,还应当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目的在于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以便更加有效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疑惑。
4.辅导员始终跟学生保持亲密的联系。高校的辅导员是学生接触的“一线”群体,学生的生活、学习、情感状态如何,辅导员理应最清楚。但是由于很多辅导员忙于办公室事务而忽视了与学生进行沟通,更不能把学生当作是自己朋友一样相处。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90后”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个性,他们对事物的见解也很独特,他们已经不喜欢随波逐流,加上网络媒体大量个性意识的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不像以前大学生那样单纯,物质的充裕使得他们追求的是更加实际的东西。所以,作为高校的辅导员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就得与学生保持亲密的联系,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学会从他们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探究他们内心的活动,唯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总之,作为高校的辅导员,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找出正确的策略来应对和解决,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我们应当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一切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以服务学生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在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道德修养,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正确地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技能,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以便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促进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论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6,12.25(10).
[2]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素质培养[J].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25(10).
关键词:辅导员;管理水平;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017-0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世界上的各种意识形态越来越有力地冲击着我国的传统主流意识,因此,大学生的个性也越发地突显出来。而作为高校辅导员,在做辅导工作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为此,我们应当明确了解高校辅导员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一、下面我们先来分析高校辅导员在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1.辅导员队伍内部结构不合理。目前很多高校辅导员队伍以本校毕业的本科生为主,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经验不够,同时也缺乏相关的管理技能。辅导员队伍中本科毕业于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专业的人员非常有限。很多应届毕业生接手辅导员的工作,工作经验不足,且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特别是那些非师范类学校毕业的毕业生,缺乏专业性的管理知识和技能。高校辅导员的基本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的需求。辅导员管理面多、事情杂,在学校里扮演着“多面手”角色,很多时候很容易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把握度不够,不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活动。因此,辅导员对学生的帮助不大,反倒成了管理员、服务员。
2.辅导员缺乏业务技能,工作水平普遍较低。现在很多辅导员对管理工作的认识还多停留在上传下达的层面,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处理办公琐事,而没有跟上时代的进步,没把学生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习惯用传统的“管制”方式来进行管理,而忽视了跟学生内心的沟通和交流,把学生当作被管理对象,而不是把学生当作服务对象。此外,现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各个高校的突出问题,作为辅导员应当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渠道。处于毕业时候的学生比较迷茫,容易失去方向,而作为辅导员,应当开展就业相关的心理咨询,把就业指导当作工作中的一部分。很多辅导员并没有意识到学生就业也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即使是辅导员开设了心理咨询,但是由于辅导员本身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的,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不了解,所以发挥的作用不大。
3.针对辅导员的各种训练不够。很多高校只对教师有辅导,而忽视对辅导员的培训。辅导员平时的工作比较繁忙,自己“充电”的时间少之又少,因此,在工作中不能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也遵循着老一辈辅导员的管理方式,缺乏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学校给辅导员进修、交流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很多辅导员都是工作了多年但是却没有进修过,也没有外出考察、同其他院校交流的机会,这就使得辅导员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严重地影响到辅导员的业务素质。
二、提高辅导员管理水平的对策
1.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管理意识和技能。作为高校的辅导员,首先应当具备完成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这样才能以身作则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技能,在日常工作之余注重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跟上时代的发展,了解学生最新的意识形态,唯有在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作为高校辅导员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不是处理琐碎的事物,重点在于辅助学生完成大学生涯的整体规划,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来,努力辅助学校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作为辅导员要有甘愿为学生服务的精神,要把做好学生工作当作是一件骄傲的事情,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并且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态来迎接未来的人生。
2.辅导员要具备各个方面的能力。随着我国教育机制的日益完善,高校对辅导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辅导员不仅要具备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能力,而且还应当具备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领导学生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一个成功的辅导员还应当具备个人人格魅力,以便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赢取学生的信任。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学习如何当领导者,还要学会如何亲近学生,同学生打成一片。作为领导者要领导学院的社团,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领导和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与学生亲近是因为辅导员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明白学生的需要,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辅导员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青睐,让学生更愿意同自己交心。如果辅导员需要具备以上所说的能力,就得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修养,提高自己的文化道德修养,这样才能胜任辅导员的工作。
3.新时期的辅导员应当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作为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我们自身应当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让自身接受各个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辅导员要学习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思想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运用到管理工作中来,以便应对各种问题和困难,学会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辅导员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内容之一,随时把握主流思想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使自己始终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此外,作为高校的辅导员,还应当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目的在于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以便更加有效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疑惑。
4.辅导员始终跟学生保持亲密的联系。高校的辅导员是学生接触的“一线”群体,学生的生活、学习、情感状态如何,辅导员理应最清楚。但是由于很多辅导员忙于办公室事务而忽视了与学生进行沟通,更不能把学生当作是自己朋友一样相处。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90后”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个性,他们对事物的见解也很独特,他们已经不喜欢随波逐流,加上网络媒体大量个性意识的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不像以前大学生那样单纯,物质的充裕使得他们追求的是更加实际的东西。所以,作为高校的辅导员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就得与学生保持亲密的联系,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学会从他们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探究他们内心的活动,唯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总之,作为高校的辅导员,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找出正确的策略来应对和解决,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我们应当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一切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以服务学生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在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道德修养,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正确地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技能,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以便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促进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论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6,12.25(10).
[2]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素质培养[J].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