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tDNA COⅠ和mtDNA CoⅡ分子标记的r贵州省茶棍蓟马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来源 :南方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pingk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贵州省茶棍蓟马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为掌握贵州省茶棍蓟马的遗传动态和扩散规律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省11个不同地理区域的茶棍蓟马种群mtDNA CO I和mtDNA CO II基因序列为靶标,利用MEGA 6.0、DnaSP 5.10、Arlequin 3.5.2.2和Network 2.0等软件对种群遗传分化、基因流水平、分子变异及种群遗传多样性等进行分析.[结果]基于mtDNA CO I和mtDNA CO II基因分析时,分别检测到11种和9种单倍型,各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多样度(Hd)较高,分别为0.609和0.633;总体遗传固定指数(FST)分别为0.11902和0.09052,基因流(Nm)分别为2.00和2.51,表明贵州省茶棍蓟马各地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水平较高,种群间遗传分化较小.mtDNA CO I和mtDNA CO II基因序列的单倍型网状树分析均无明显分支;种群间的分子变异(AMOVA)分析结果表明,茶棍蓟马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总群体的中性检验Fus Fs不显著(P>0.05),且错配分布曲线呈现多峰,说明贵州省茶棍蓟马种群在较近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未经历明显的种群扩张,或处于临界状态.[结论]贵州省茶棍蓟马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虽然尚未形成明显的种群扩张,但可能已处于临界状态,应积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力争将茶棍蓟马种群数量控制在危害水平以下,以保证贵州省茶产业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会议
[目的]筛选适宜机直播的优良籼稻品种,建立适宜机直播的籼稻品种评价关键指标体系,为适宜机直播专用籼稻品种选育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近年来选育的30个优质籼稻品种为试
[目的]克隆水稻B-box锌指蛋白基因(OsBBX26),并分析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探究水稻B-box蛋白的非生物胁迫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模式品种日本晴为材料,
[目的]利用滑石粉作为增量剂稀释甜玉米花粉,对比离体花粉在不同稀释比例、不同温度和不同贮藏时间条件下的储藏效果,为提高玉米育种和制种产量及降低减产风险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