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母亲(一)

来源 :当代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549976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母親叫叶赛花,生于广东陆河书村乡,于1999年农历6月15日仙逝(那年我读高二),至今已22年,享年60岁,如果母亲还活着的话,今年82岁……
  在我童年时,有一个奇特现象,我们家门口有条小河,居住地水滣排乡亲姓李(崇拜祭祀祖先),河对岸乡亲姓叶(大部分人信奉天主教,而我外公外婆家却崇拜祭祀祖先),小小的村子,几十户人家,竟然有一个李氏宗祠,还有一个天主教堂。
  姓李和姓叶,有什么内在启示呢?李中有叶,叶中有李(李子代表花果,叶子代表枝叶),和陆河县(陆中有河,河中有陆)名字一样,都代表一阴一阳之谓道。
  母亲姓叶,名赛花。名字有何生命密码呢?以前我读了小学,可是没学《小学》,如今学了,查“赛”字本义是行祭礼以酬神。《说文》:报也。索隐:“赛谓报神福也。”又如:赛文(古代因年谷丰收为酬神而作的祭文);赛还(祭祀还愿);赛愿(祭神还愿);赛神(祭祀以报答神明);赛馔(祭神的食品);赛宝(供祭宝物);赛祷(祭祀酬神)。查“花”字《说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郑氏曰:象華叶垂敷之形,亏象带萼也。《正字通》:草木之葩也。兰花,为四君子之一,有高尚的品德。《说文》未收录“花”字头,请参考“化”字: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贾生曰:此五学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
  经过以上查考,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母亲对求神拜佛(祭祀祖先、拜西天佛祖……)这么虔诚,原来母亲的名字密码就是:行祭礼以酬神,报神福也;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而父亲与母亲一共生养了七个子女(三个儿子,四个女儿),也印证了“叶”字:连根养根,枝繁“叶”茂……
  今年,我刚好到四十不惑之年,虽然母亲仙逝22年了,但母亲品德如兰花一样高尚幽远、历久弥新,对我的慈爱,言传身教,以及对我的劝诫:不要积恶,要多行善积德……我永远铭记于心,如一盏心灯,照亮着自己的同时,温暖着他人……
  李富兴
其他文献
文题揭示  1.以“心中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自然是一首优美的诗,自然是一曲美妙的歌,自然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故事。面对自然,你会发出人生的感悟。请你以“面对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
只忽听宝玉在院子里嚷道:“凤姐姐,不用闹嘴了,咱们早些儿过去看他们放风筝罢。趁这会儿风色正好,过会子风息了就难放了。我已经吩咐把酒席摆在滴翠亭了。”钗、黛二人听了,便让众姊妹们都到滴翠亭去了。命奶妈子们抱了哥儿、姐儿们在前先行,众人随后。  出了怡红院,缓步而行,从蜂腰桥斜岔到滴翠亭来。但见亭子上的窗槅洞开,周围摆着二十盆兰花,清香扑鼻。南边一带空地,十分宽敞。两颗松树中间,设着一个秋千架子。亭子
假如通往幸福的门是一扇金碧辉煌的大门,我们没有理由停下脚步;但假如通往幸福的门是一扇朴素的简陋的甚至是寒酸的柴门,该当如何?我们千里迢迢而来,带着对幸福的憧憬、热望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带著汗水、伤痕和一路的风尘,沧桑还没有洗却,眼泪还没有揩干,沾满泥泞的双足拾级而上,凝望着绝非梦想中的幸福的柴门,滚烫的心会陡然间冷却吗?失望会笼罩全身吗?  我决不会收回叩门的手。岁月更迭,悲欢交织,命运的跌打,令我
我的家训见下文:  家训  修身立德立志成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  爱国爱民遵纪守法先公后私奉献社会  我这48个字的家训,考虑了悬挂场所的制约、内容上要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实用性及逻辑性的要求,以“修身”、“齐家”、“治国”这三个关键词,分三层次来安排的。  第一层的关键词是“修身”。  第一层要解决的问题是教育家庭成员如何成才的问题,即如
丝丝缕缕的风  梳理着我的头发  轻柔的细雨  裹住了我的全身  望着无边的沙帐  长叹卷起乌云  踏上下思念的河流  ……  记忆中  一生唠叨的母亲  一手拎着幸福  一手拎着艰辛  一生省吃俭用  年轻的母亲啊  情感写滿了您岁月的沧桑  穿过月光撒下的幔帐  仿佛又看到了妈妈慈祥的目光  为了把日子过好  一件衣服缝缝补补穿了许多年  一件新衣也舍不得穿  在惜惜相印的情感岁月里  品味着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
“我始终坚信,所有列车的终点站,都是春天……”  ——题记  音乐声中,祝福声里,在我14岁的生日上,我单手握着一根红蜡烛,在忽闪忽闪的火焰中,回忆着这十四年的种种经历。  在这十四个人生阶梯上,在这十四个春夏秋冬里,我遇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的凶狠,有的残酷,有的随和,有的刚直,有的痛苦……  地球,我们人类的世界,是圆形的物体,也是人世反复交替的载体,当我身边的人出现后,他们也就一次又一次地
这是一个极小的火车站,周围方圆几十公里就这么一个车站,即使你拿着放大镜在地图上去寻找也难以找到的一个小地方。平常的时间,小站非常的安静,只有到了火车停站的时候,来来往往的行人,上火车下火车人急促的脚步声,当地人做买卖的叫喊声顿时汇聚成了一阵阵繁华吵闹的交响乐,演奏几分钟后又归于平静。  他大学毕业后考进了这里火车站附近派出所,在那里做一名实习警察。到这里报到的第一天便急不可耐的询问这里工作的内容和
那天偶过花店,他察觉到我对黄玫瑰的喜爱,第二天便送了一束给我。  可不知怎的,我老想着花店橱窗里的那一朵,总觉得这一束不如那一朵清丽可人。  有一天,我俏皮地问他:“你真的爱我吗?”其实,只要他讲一个“爱” 字,我就满足了,可他不仅说“爱”,且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爱的理由,听着、听着,我心不在焉了......  无需要太多!人,有时真的并不是非要得到或听到许多的。一朵花,一片绿叶,一个会心的微笑,一
劳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国家课程体系,对学校和指导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对指导教师尤甚。很显然,传统的学科教学思维并不适合用来指导学生开展劳动实践。与农事有关的劳动实践是乡村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既便利又实用的课程资源。本学期笔者所在班级选择的是“农事”主题下的劳动实践活动“水稻的一生”。问题是:谁来指导学生的劳动实践?怎么指导?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劳动实践活动的兴趣呢?在实际操作中,笔者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