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医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及未来职业特殊性均要求其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本研究期望通过调查某医学院校在校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为编制一套提升医学生沟通技能的团体辅导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
在现代社会医患关系内涵和外延日趋丰富的今天,医务工作者的医患沟通能力已成为衡量其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医务工作者的人际沟通能力,不仅影响医疗质量,更关系到医疗环境的积极构建及医疗水平的提升。对于医学生而言,其未来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家属进行良性沟通。此外,人际沟通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学业、情感、生活的质量,所以,提升人际沟通能力也是保障医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本研究通过调查某医学院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为编制一套提升医学生沟通技能的团体辅导方案提供依据,也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工作及医学生人际训练课程开发等工作提供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笔者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从某医学院校随机抽取了医学生780人,收回有效问卷750份,有效率96.2 %。
2.方法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由大学生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和与异性交往4个方面组成,共涉及28个问题,每个问题分“是”与“非”两种回答。选择“是”为1分,“非”为0分。总分在0-8分之间,说明能够很好地与人相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总分在9-14分,说明与人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人际交往能力一般;总分在15-28分之间,则说明与人相处存在较为严重的困难,人际交往能力严重不足。
二、结果
1.医学生人际交往总体状况
表1 医学生人际状况总分比例表(N=750)
量表的维度
类别
无
轻度
严重
交谈
等级
0-2
3-5
6分以上
人数
447
279
24
比例
59.6%
37.2%
3.2%
交际与交友
等级
0-2
3-5
6分以上
人数
408
291
51
比例
54.4%
38.8%
6.8%
待人接物
等级
0-2
3-5
6分以上
人数
645
92
13
比例
86%
12.3%
1.7%
异性交往
等级
0-2
3-4
5分以上
人数
503
201
46
比例
67.1%
26.8%
6.1%
人际总分
等级
0-8
9-14
15-28
人数
438
235
77
比例
58.4%
31.3%
10.3%
2.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人际状况比较
表2 是否独生子女医学生人际状况的差异检验
因子
是(n=345)
否(n=405)
t
交谈
2.22±1.63
2.26±1.64
-0.267
交际与交友
2.38±1.84
2.51±1.83
-0.784
待人接物
1.53±1.58
1.24±1.30
2.334
异性交往
1.71±1.84
1.86±1.59
-1.001**
总分
7.84±5.56
7.87±4.91
-0.069**
注:*p<0.05,**p<0.01
3.本专科医学生人际状况比较
表3 本专科医学生人际状况的差异检验
因子
本科(n=495)
专科(n=255)
t
交谈
2.35±1.65
2.10±1.61
1.992
交际与交友
2.55±1.85
2.36±1.79
1.324
待人接物
1.32±1.38
1.24±1.33
0.763
异性交往
1.89±1.68
1.75±1.54
1.093
总分
8.11±5.13
7.45±4.82
1.694
4.不同性别医学生人际状况比较
表4 不同性别医学生人际状况的差异检验
因子
男(n=338)
女(n=412)
t
交谈
2.59±1.69
2.00±1.56
4.941*
交际与交友
2.56±1.87
2.43±1.80
1.004
待人接物
1.51±1.51
1.12±1.19
3.940**
异性交往
2.28±1.76
1.48±1.43
6.941**
总分
8.94±5.41
7.02±4.53
5.287**
注:*p<0.05,**p<0.01
5.不同生源地医学生的人际状况比较
表5 不同生源地医学生人际状况的差异检验
因子
城镇(n=202)
农村(n=545)
t
交谈
2.02±1.55
2.34±1.66
-2.797
交际与交友
2.37±1.34
2.53±1.87
-2.404*
待人接物
1.25±1.35
1.31±1.37
-1.097
异性交往
1.40±1.53
2.00±1.65
-0.591
总分
7.03±8.19
8.19±5.13
-4.511
注:*p<0.05,**p<0.01
结果显示:在调查的750名医学生中,有58.4%的医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良好,人际困扰较少;31.3%的医学生人际交往状况一般,存在一定的人际困扰;10.3%的医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严重困扰。在人际困扰四个维度方面,交际与交友困扰程度最高,高达45.6%,其中38.8%的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6.8%存在严重困扰。其次是交谈困扰40.4%,异性交往困扰32.9%,待人接物困扰14%。在这四个维度中,存在严重困扰的学生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交际与交友、异性交往、交谈、待人接物。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医学生在人际总分和异性交往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本专科医学生在人际总分和四个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医学生在人际总分和交谈、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在交际与交友因子上,来自城镇与来自农村的医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人际总分和其他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讨论
总体而言,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水平存在不足,医学生人际困扰程度还是比较严重,尤其是在交际与交友方面、异性交往等方面存在较大困扰。原因有多方面。医学生部分群体是独生子女,其在成长环境中缺乏与人交往的有效技巧,所以在交友过程中会出现较多困扰。医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身心成熟,如何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是容易出现困扰的一项生活内容。男生与女生的心理差异及交往能力的差异,导致男生人际困扰显著高于女性,所以学校在男生人际沟通能力辅导上需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学校可以通过人际交往团体辅导训练、角色扮演、人际交往课程教学等多途径提升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席波.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1-32
[2]周同磊.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与分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2(3):39-41
关键词: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
在现代社会医患关系内涵和外延日趋丰富的今天,医务工作者的医患沟通能力已成为衡量其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医务工作者的人际沟通能力,不仅影响医疗质量,更关系到医疗环境的积极构建及医疗水平的提升。对于医学生而言,其未来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家属进行良性沟通。此外,人际沟通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学业、情感、生活的质量,所以,提升人际沟通能力也是保障医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本研究通过调查某医学院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为编制一套提升医学生沟通技能的团体辅导方案提供依据,也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工作及医学生人际训练课程开发等工作提供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笔者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从某医学院校随机抽取了医学生780人,收回有效问卷750份,有效率96.2 %。
2.方法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由大学生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和与异性交往4个方面组成,共涉及28个问题,每个问题分“是”与“非”两种回答。选择“是”为1分,“非”为0分。总分在0-8分之间,说明能够很好地与人相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总分在9-14分,说明与人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人际交往能力一般;总分在15-28分之间,则说明与人相处存在较为严重的困难,人际交往能力严重不足。
二、结果
1.医学生人际交往总体状况
表1 医学生人际状况总分比例表(N=750)
量表的维度
类别
无
轻度
严重
交谈
等级
0-2
3-5
6分以上
人数
447
279
24
比例
59.6%
37.2%
3.2%
交际与交友
等级
0-2
3-5
6分以上
人数
408
291
51
比例
54.4%
38.8%
6.8%
待人接物
等级
0-2
3-5
6分以上
人数
645
92
13
比例
86%
12.3%
1.7%
异性交往
等级
0-2
3-4
5分以上
人数
503
201
46
比例
67.1%
26.8%
6.1%
人际总分
等级
0-8
9-14
15-28
人数
438
235
77
比例
58.4%
31.3%
10.3%
2.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人际状况比较
表2 是否独生子女医学生人际状况的差异检验
因子
是(n=345)
否(n=405)
t
交谈
2.22±1.63
2.26±1.64
-0.267
交际与交友
2.38±1.84
2.51±1.83
-0.784
待人接物
1.53±1.58
1.24±1.30
2.334
异性交往
1.71±1.84
1.86±1.59
-1.001**
总分
7.84±5.56
7.87±4.91
-0.069**
注:*p<0.05,**p<0.01
3.本专科医学生人际状况比较
表3 本专科医学生人际状况的差异检验
因子
本科(n=495)
专科(n=255)
t
交谈
2.35±1.65
2.10±1.61
1.992
交际与交友
2.55±1.85
2.36±1.79
1.324
待人接物
1.32±1.38
1.24±1.33
0.763
异性交往
1.89±1.68
1.75±1.54
1.093
总分
8.11±5.13
7.45±4.82
1.694
4.不同性别医学生人际状况比较
表4 不同性别医学生人际状况的差异检验
因子
男(n=338)
女(n=412)
t
交谈
2.59±1.69
2.00±1.56
4.941*
交际与交友
2.56±1.87
2.43±1.80
1.004
待人接物
1.51±1.51
1.12±1.19
3.940**
异性交往
2.28±1.76
1.48±1.43
6.941**
总分
8.94±5.41
7.02±4.53
5.287**
注:*p<0.05,**p<0.01
5.不同生源地医学生的人际状况比较
表5 不同生源地医学生人际状况的差异检验
因子
城镇(n=202)
农村(n=545)
t
交谈
2.02±1.55
2.34±1.66
-2.797
交际与交友
2.37±1.34
2.53±1.87
-2.404*
待人接物
1.25±1.35
1.31±1.37
-1.097
异性交往
1.40±1.53
2.00±1.65
-0.591
总分
7.03±8.19
8.19±5.13
-4.511
注:*p<0.05,**p<0.01
结果显示:在调查的750名医学生中,有58.4%的医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良好,人际困扰较少;31.3%的医学生人际交往状况一般,存在一定的人际困扰;10.3%的医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严重困扰。在人际困扰四个维度方面,交际与交友困扰程度最高,高达45.6%,其中38.8%的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6.8%存在严重困扰。其次是交谈困扰40.4%,异性交往困扰32.9%,待人接物困扰14%。在这四个维度中,存在严重困扰的学生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交际与交友、异性交往、交谈、待人接物。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医学生在人际总分和异性交往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本专科医学生在人际总分和四个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医学生在人际总分和交谈、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在交际与交友因子上,来自城镇与来自农村的医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人际总分和其他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讨论
总体而言,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水平存在不足,医学生人际困扰程度还是比较严重,尤其是在交际与交友方面、异性交往等方面存在较大困扰。原因有多方面。医学生部分群体是独生子女,其在成长环境中缺乏与人交往的有效技巧,所以在交友过程中会出现较多困扰。医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身心成熟,如何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是容易出现困扰的一项生活内容。男生与女生的心理差异及交往能力的差异,导致男生人际困扰显著高于女性,所以学校在男生人际沟通能力辅导上需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学校可以通过人际交往团体辅导训练、角色扮演、人际交往课程教学等多途径提升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席波.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1-32
[2]周同磊.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与分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2(3):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