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_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有效的体现,实际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自然学习效率也不高。采用引导式、激发式的提问方法、疏导式的提问方法可有效激发学生对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的兴趣,进而更深层地思考、提出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提问;激发兴趣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素质教育理念开始逐步深入人心。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如果在小学阶段便有效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思维习惯,便能够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作为小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进行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1 当前学生语文课堂提问现状
  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上来看,目前许多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不会提问,而且还不敢提问,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照教师的教学环节来按部就班地学习。教师所谓的让学生提问,也只是一问一答的方式,根本不具备实效性,而且教师与学生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教师在让学生提问时,也只是为了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没有深入分析学生内心的想法,他们想表达什么样的观点,他们还存在哪些疑问等等。因此,基于这种情况之下,小学语文课堂之中所谓的提问教学便成了一种摆设。虽然新课标改革已经实施了有一段时间了,但还有许多学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存在换汤不换药的老教学方法,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积极主动提问的兴趣。
  2 激起学生提问兴趣的方法探索
  2.1 采用引导式的提问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要求中提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只有真正做到有效的互动交流才能够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许多教师还没有充分领悟到激发学生提问兴趣的教学优势。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时间占据了较大部分,而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比较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具体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把握住学生的思维状况,充分运用好激励性的口头语言来引导学生对自身还存在的疑惑点进行提问。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针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进行对症下药地巩固教学,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精妙地采用积极的引导语言,进而起到相应的鼓励作用。事实上,学生的提问能够让教师发现自身在备课与授课缓环节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通过让学生提问来逐步完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语文课堂实际教学质量。就像是在教学《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时,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能够把握住“我越来越感到奇怪”这句话,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教师可以这样,“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感到奇怪了呢?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问种树人吗?”这样,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就能够将自身的疑问表达出来。教师将自己当成是种树人,让学生对自己提问,学生问道“种树人,您为什么不确定好浇水量?树苗枯萎了您不心疼吗?”等等,教师通过采用引导式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在激发学生提问兴趣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2 采取激发式的提问方法
  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荣誉感,所以教师需要有效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个性特征来采取激发式的提问方式,对于主动举手提问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进而提升全班同学积极提问的兴趣。基于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那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教师需要进行特殊关注。对这部分学生则需要给予足够的耐心来让他们思考问题,通过口头鼓励与眼神肯定来使他们敢于积极主动地提问。只有让学生们都具有提问的欲望,才能够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就像教师在教授学生《各具特色的民居》这一课时,教师需要采用“智力竞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具体过程可以这样设计:将班上的同学分为客家民居组与傣家竹楼组,让两组学生进行自习,进而把握住两种民居各自的特点。之后,两组学生根据对方的民居特点来提出一些问题,让对方作答,答对得分答错不得分,最后统计两组学生的具体得分。这种“智力竞赛”的形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进而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学生的一些问题还设计的得比较精巧,超出了教师的预料,像有客家民居组学生问道“为什么我们客家民居不建成三角形或者是六角形,而是建成八卦形呢?”還有就是傣家竹楼组问道“客家民居组在了解了我们傣家竹楼以后,是否想搬到我们傣家竹楼里住呢?”等等。
  2.3 运用疏导式的提问方法
  教师在鼓励学生积极提问的同时,还需要认真仔细地分析每一个学生的问题,进而从更深层的角度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教师需要有效运用自身扎实的理论知识,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巧妙的疏导与精准地回答,在充分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也能在学生之间树立知识渊博的好老师形象。就像是在教学《鲁滨孙漂流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让班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充分自学这篇课文后,提出一个共同的问题,让老师扮演鲁滨孙来进行回答。学生们提到“鲁滨孙先生,如果船上没有遗留下那些麦种,您该怎么办?您回到英国后,还会不会故地重游,重登孤岛?”等等,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与社会阅历来耐心地解答学生们的提问,从而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
  3 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只有学生对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感兴趣,对所学的知识存在疑问,才能够更深层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加深自己的印象,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来有效激起学生的提问兴趣,能够充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进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江西省丰城市荷湖中心小学 江西省丰城市 331113
其他文献
癫痫是由脑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引起的、以反复发作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患.国内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癫痫的患病率约为7‰,患者总数在900万人以上.约有75%的患者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可以控制或减少癫痫发作,但仍有约25%的患者使用多种抗癫痫药物仍难以控制其发作,这样的患者被称作难治性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