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相关性

来源 :基础医学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是胃液中胃蛋白酶无活性的前体,是一种胃体分泌的特殊生物学标志物。依据它的免疫活性和生化特征可分为PGⅠ和PGⅡ两类。PGⅠ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分泌,PGⅡ由胃底腺、胃贲门腺、胃窦幽门腺和十二指肠Brunner腺细胞分泌[1]。PG合成后大部分释放并进入胃腔,仅1%左右进入血液循环。理想状态下,PG可以准确地反应胃黏膜状态,但有很多因素影响着血清PG的浓度,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 Helicobacter pylori , H.pylori )可以引起PG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小鼠畸胎瘤P19细胞分化模型中LncRNA Neat1表达的变化,探究组蛋白修饰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终浓度为0.5μmol/L atRA的培养基诱导P19细胞
目的 探讨微波硫灯、热辐射灯、日光灯和LED灯对雄性抑郁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CUMS)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对模型大鼠分别给予微波硫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