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课堂“小插曲”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qiangwu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鸟的天堂》一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作者和朋友们两度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各异。
  在一次《鸟的天堂》公开课中,笔者听到执教老师巧妙地将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到“鸟的天堂”概括为“只见榕树不见鸟儿”。而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到“鸟的天堂”,看到了“应接不暇”的鸟儿,此时执教老师引导孩子们完成板书,只听老师提问:“如果说作者和他的朋友们第一次造访‘鸟的天堂’是‘只见榕树不见鸟儿’,那第二次他们造访‘鸟的天堂’可以说是……”不等老师说完,有个反应迅速的孩子发出了“只见鸟儿不见榕树”的回答。执教老师愣了一下,其他同学也哈哈大笑起来。“既见榕树又见鸟儿,”执教老师正色道,并将板书完善。老师的一愣,可以想见为学生的答案与自己的预设大相径庭,与教学流程设计相去甚远,故而弃之。其他同学也在老师的“权威板书”中,婉然笑之,居然没去思索。粗略一想,榕树之巨大,怎能看不到呢?
  课堂在老师的预设中进展顺利,这个“小插曲”未引起任何波澜,孩子们学得如静水流淌,一节课就在老师的顺利讲授与孩子们的“默默”配合中完成了。听罢此课,笔者甚为困惑和惋惜。困惑的是“只见鸟儿不见榕树”这样的“逆袭”思维也是有可取之处,惋惜的是执教老师没有利用这个似乎有些可笑的课堂小插曲进行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执教老师只忠实于自己的教案,或者说是既成的教学思路,抑或现场有多位同行听课,于是乎只想及早完成教学流程,却不肯或者不敢停下来,讨论讨论这句话的其他含义。
  文字是有生命力的,任何一言一语,均会激起思维的涟漪。学生既然有所感悟,有所思考,说出了如此“只见鸟儿不见榕树”之看法,师者何妨停下脚步,沿着学生思维的涟漪,顺势推舟,询问孩子们:“这位同学讲的有道理么?”如此一问,孩子们定会开启思维的大门:榕树怎么可能消失?榕树与鸟儿,体积大小是天壤之别,自然那鸟儿是遮不住榕树,而榕树不会凭空看不到的。这只是“惯性”思维的表现,这种程序化逻辑思维有利有弊,利者可以作出合理推断,格物致知不难。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缺乏发散的创新思维,思维之路过于狭窄。针对孩子的惯性思维,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榕树看不见了,那是怎么回事?”再次启发孩子的思考。课堂的舟楫虽然在此搁浅,然因为思维激荡,语文思维的训练如火如荼展开。如果孩子冥思苦想不得满意答案,执教老师可順水推舟,利用课文内容进行指点:“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这只,又看漏了那只,看见了那只,第三只又飞走了。”一番思索后,定然有孩子会想到,那是因为“鸟儿太多了,以至于遮住了双眼,不见了榕树”。
  古语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说,从人品道德来讲此语批判目中无人、自大自傲之夜郎之辈。而从科学角度设身处地想想,眼睛被一叶子遮住,看不到任何景象,天地皆无,何况泰山!所以也是有其合理之处的。推此即彼,“只见鸟儿不见榕树”,是否也可以认为是鸟儿太多,以至于“遮住了双眼”,盖过了榕树,因而“只见鸟儿不见榕树”呢?这样一来,就更加突出了“鸟的天堂”里到处都是鸟儿,是真正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鸟儿如此之多,以至于蒙住了双眼,连巨大无比的榕树也被裹住了。如果执教老师当时停下来,倾听这个“快言快语”的孩子想法,引导大家从这里进行理解开去,鸟儿之多还需多讲么?课文的难点也就轻而易举地突破了。
  课堂“小插曲”难免会打乱授课老师的思路,然而转角之处有阳光,小插曲也许便是教学亮点之所在。语文教学应该善于运用这些“小插曲”,并通过合理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多向性、灵活性、综合性,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必会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专业性,同时写作作为一种有效的情感表达手段,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摘 要】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空心楼板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在工程施工当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施工工艺进行简要的介绍,阐述了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施工控制和施工难点,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空心楼板;混凝土;施工工艺  所谓的空心无梁楼板主要施工过加厚楼板的厚度,降低暗梁的高度,而且在楼板中加设双层的钢筋,从而有效的题号楼板的刚度和强度,使得楼板的荷载能力得到
【摘 要】建筑施工安全质量事故的有效地防止与控制,其关键在于加强管理。而在建筑施工中往往存在着多个责任主体,包括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等。目前很多人认为安全质量事故大多是由施工单位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有很多责任主体,因此,明确建筑施工管理职责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职责分配  1.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设计
【摘 要】我国夏季雨量大,对建筑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提高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的技术、加强其安全管理,全面掌握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的要求,规避雨季施工中易产生的问题对于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雨季施工中易产生的问题、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的要求、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的主要技术、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等進行论述,希望能给建筑企业提供借鉴。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批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师〔2014〕8号)。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在本次成果奖评选中喜获佳绩,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黄志
作文一直是老师、学生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刚接触作文不久的中高年级学生。认为作文是一项高难度的思维创造,没什么可写,不知道该怎样写。其实,这正反映了学生写作的难处:(1)材料问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传统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普遍将重点在放在了学生舞蹈知识和技能的专业素质提升方面。而一个优秀的舞蹈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素质,更要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方能适应时代和社会
【摘 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也使得建筑裂缝日益增多。在建筑工程中,裂缝的存在不仅是一个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极为普遍的建筑质量通病。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裂缝的存在轻微者可以造成建筑物美观受到影响,出现渗水问题;严重的时候甚至会降低建筑结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甚至会导致建筑结构倒塌等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因此,在目前的工作中正确、科学的认识质量事故发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