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迎风流泪?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c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寒冷的季节,人们在迎风行走时会发现,耳朵、鼻子在寒风中感觉冷,但眼睛却不感觉冷,只是不少人会出现迎风流泪的症状。
  眼睛为什么不怕冷呢?人的眼睛是由眼球、眼结膜和眼睑皮肤组成的,眼球的角膜、巩膜和体内器官的表面一样,根本没有冷热感受器,而结膜和眼睑皮肤上的冷点和热点也很少,所以,当外界温度变化时,没有什么感受器向大脑报告,眼睛对冷热变化的感受就极为迟钝。当然,眼睛之所以不怕冷,还因为眼睑不断开合、眼球不断转动能产生丰富的热量,即使数九寒天,眼球表面的温度也都在10℃以上。
  眼睛既然不怕冷,那为什么冷风拂面会使人流泪呢?这就需要从眼睛的泪器结构上找原因。每个人的眼睛都有一套精致的泪器,它包括泪腺、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几个部分。长在眼球外上方的泪腺分泌的泪液流在眼睛的角膜和结膜上,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这以后,泪液通过眼睛内侧的泪小点,依次流进泪小管、泪囊、鼻泪管,最后进入鼻腔。一般情况下,泪液分泌很少,不会感觉到鼻腔里有泪液存在,只是情绪受到刺激后,泪液分泌大增,人们才感受到“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由于泪小管和鼻泪管都很细,当冷风拂面时,寒冷会深入眼睛,使本来就很细的泪小管和鼻泪管再次收缩,从而导致阻塞,眼泪引流不充分,泪液无法从正常的途径流走,于是便夺眶而出。但过一会儿,泪小管和鼻泪管适应了寒冷的刺激,收缩会停止,流泪的现象就会消失。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眼轮匝肌和泪道肌肉逐渐松弛,虹吸作用减弱,更容易出现迎风流泪,而且持续时间会更长一点。总而言之,迎风流泪并不是眼睛的冷点对温度的直接感受,而是泪器适应寒冷的一种短暂生理反应。
  需要指出的是,患有沙眼、干眼症、泪道狭窄或堵塞、下眼睑外翻、结膜异物和结石等眼疾者,在眼睛受到冷风等刺激后很容易出现溢泪。要预防或减轻迎风流泪的现象,首先要检查排除上述眼疾,如有这类眼病,必须积极治疗;其次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要随便用手擦拭眼睛,毛巾等卫生用品要专人专用,以防沙眼、结膜炎等疾病的传播;最后就是采取物理性防护措施,冬季风大外出时可佩戴眼镜(最好是密封较好的风镜)。
  出现迎风流泪时,掌握正确的拭泪方法也很重要。很多患者习惯往眼睑下方抹掉眼泪,这样容易加重下眼睑和泪小点的外翻。当泪小点不能与眼球表面紧密接触时,其虹吸作用就会减弱甚至消失,导致泪水无法经泪小点吸收排出,泪水自然就会流出来。正确的拭泪方法应该是向鼻翼侧上方擦拭,且动作要轻柔。
  【责任编辑】张田勘
其他文献
在漫长的自然演化进程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日渐变得复杂而微妙,其中,共生就是一种非常奇妙的现象。共生现象的形式很多,根据共生物种间的利害关系,大致可分为共栖、共生、附生等。  对于海葵和小丑鱼、鲨鱼和吸盘鱼等海洋动物之间的共生现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动物之间,神秘的植物王国里也有不少有趣的共生现象。  共栖 抵挡病虫害  在我国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浩瀚无边的林海之
1914年,被誉为“史上最美科学家”和“跳频技术之母”的海蒂·拉玛在奥地利维也纳诞生。上天是如此垂青这位非凡的女性,使她集倾城倾国的美貌和非凡出众的智慧于一身,银幕上她是令众生倾倒的性感女神,在科学领域则是发明了“跳频通讯技术”的杰出科学家。用“比她聪明的都没她漂亮,比她漂亮的都没她聪明”来形容海蒂·拉玛,虽合情合理,但仍有些屈就,因为在黑白片时代,她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就连著名影星费
你知道在瑞士,游客最多的景点是哪里吗?  不是“欧洲之巅”——少女峰,不是日内瓦的大喷泉,也不是设在琉森的宝齐莱钟表总店……这些闻名中外的景点全部输给了位于日内瓦湖畔的一座古堡——西庸城堡。据瑞士有关机构统计,这里是最多游客造访的景点,没有之一。  娴静与热闹集于一身  西庸城堡位于瑞士边境城市蒙特勒的日内瓦湖畔,是一座中世纪水上城堡。  蒙特勒距日内瓦大约有100千米。这是一个弥漫着天然、纯洁和
6月9日凌晨,2015年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在美国旧金山正式开幕,本次大会上苹果没有展示新的硬件产品,而是推出了iOS 9、OS X、Watch OS三款重要操作系统的更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iOS 9。  iOS 8发布后曝出诸多问题和漏洞,因此,iOS 9不再急于新功能的开发,而是更注重提高目前功能的稳定性、实用性以及修复错误等。  首先,iOS 9解决了安装系统需要超大空间的问题,所需空间从
美国海洋生态学家对131个不同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物种灭绝风险随着地球温度升高而增加,而且灭绝风险呈加速趋势。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物种面临的灭绝风险最高。如果地球升温幅度从2℃提高到3℃,物种灭绝的风险就会增至8.5%;如果全球变暖按目前趋势持续下去,那么到2100年将有1/6的物种面临灭绝风险。气候变暖会导致部分动植物物种因种种不适应而发生种群数量减少、迁移、生态退化,一
火烈鸟是一种大型涉禽,因全身覆盖着美丽的红色羽毛而得名。火烈鸟大多数分布在南美洲和非洲,其余的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它们最喜欢的栖息地是盐碱湖、植被稀少的河口泻湖和海滨。奇怪的是,2011年几只火烈鸟竟然将机场跑道当成水面,降落在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这已经是它们第三次到新疆了。1997年9月新疆哈密林业处获得一只火烈鸟,地点在哈密二堡,当时认为是火烈鸟偶然路过新疆。1997年11月上旬由于气候的影响,
在地球上,濒临灭绝的不仅仅是一些动物和植物,一些人类部族同样面临窘境。他们独特的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也许不久之后就将默默地消失,仅仅少数研究者才能记起他们的存在。  1.布岛族  生活在缅甸、泰国交界一带的布岛族人口极少,不足千人,以奇特的长脖子闻名于世,又被称为“长脖族”。该族女子脖子上、手腕上和脚踝上套有一圈圈铜环,尤其是脖子上的铜环会使她们的脖子被大大地拉长,而且一旦套上便终生不能取下,人们不
近几年,我国空气污染形势严峻。为此,2013年,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国十条”),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大气污染防治。2014年是“国十条”出台后的第一年,各省(市)的空气污染治理效果究竟如何?  不久前,中国清洁空气联盟联合清华大学、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等科研机构的多位环境专家共同完成《中国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报告(2015)简版》(简称报告),对2014年空气
每当提起古代粮仓,“含嘉仓”就会很自然地从头脑中闪现出来。这是因为它享有的“天下第一粮仓”之誉,早已令世人如雷贯耳;是因为它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以及在当时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使其成为众多粮仓中的典范;是因为它的传奇经历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综观历代粮仓的设置和选址,大多出于政治、经济、地理地形或产粮区位置的考量择优建造,含嘉仓的优势在于它不仅集以上众多职能于一身,同时也肩负起了王朝的兴衰重担
中国校园恋爱成长平台“我想认识你”联合中国高校青年领袖峰会、北京大学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共同发布了《2016中国大学生恋爱白皮书》。报告显示,中国在校生中有过恋爱经历的比例达80%。其中40%的大学生谈恋爱是因为“课业压力少,空闲时间多,无聊”,35%的大学生谈恋爱是因为“想要在校园体验一份纯粹的爱情”。在性别差异方面,大学期间,男生平均谈恋爱次数2.3次,女生1.6次。报告还显示,在经济越发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