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苍山洱海之间,七色彩云之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宣传与现实差距太大
云南的旅游,和全国各地遍布的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没有什么不同,旅行前描绘得天花乱坠,实际感受却大相径庭。比如这次云南之行,按照旅行社的宣传内容:豪华阵容的鲜花接机。甫下飞机,在旅游简介上说的强大接机阵容并没有看见,只有一个接机人员在接机厅的一个角落里放着一堆黄色的玫瑰花,喊叫着让旅游者自行领取。接着,几辆已破烂不堪的面的把我们分别接往不同的住地。第二天,导游这样告诉我们,在云南,鲜花最不值钱,我们拿到的鲜花只不过是每朵一毛钱不到的便宜货。
宣传总是带有各种“忽悠”的色彩,这在各个旅游景点也是通病。很多游客与旅行社之间的矛盾便由此产生。按照旅游手册上的宣传,游客们往往心向往之,觉得真有不一般的感受,可事实上,这些都如同方便面包装袋上的图案一样,“看上去很美”,或者“仅供参考”而已,引来游客的声声抱怨。
民族村的小商品
出门旅游,购买当地特产和纪念品是必须的。各类特色小商铺在旅游景点也非常火爆,吸引了来自各地游客的驻足流连。但消费过后,却不免让游客心生失望。一位浙江的游客在小商铺选购了一大批小玩意儿想要带给朋友,但刚走出几步就大呼上当,原来这些东西有相当一部分是浙江义乌产的!外地买到本地货,这位游客的心情可想而知。
事实上,旅游景点的小商铺所售卖商品与各地的小商品并无本质区别,产地也很杂乱。比如在云南民族村主题公园,这个位于昆明市郊的民族公园周边出售小商品的店铺异常火爆。然而,有心人会注意到,这些小店中售卖的很多商品在自己家乡也同样有,并非什么“当地特产”。并且因为旅游景点卖者买者都是萍水相逢,交易过后大约也不会有下一次见面的机会,所以这里大多数交易都是一锤子买卖,店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很差,而这里商品质量是否有保障,也需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民族村的特色基本上与各地近期风起云涌的文化之旅是一个路数,把各地的旅游景点认真盘点起来,便能发现其中的大同小异:人工的仿古建筑,公园式的格局,缩微的民族特色的人工精致……看点基本上在植物的纬度变化了。云南的民族村就是一个具有当地各少数民族风情的人工建筑群,中间点缀以当地特色的鲜花和植物,人工湖也与各地公园无异。
受伤的滇池
滇池是云南的标志之一,就如同兵马俑对于西安,天安门对于北京一样,是一个城市的名片。驱车回宾馆的途中,我们顺道去了滇池。
近年来,滇池污染十分严重,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成为一个让全国人民揪心的话题。滇池污染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其水质污染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造成其污染的自然原因,是由于滇池地处昆明城市下游,是滇池盆地最低凹地带,由于是半封闭形态,缺乏充足的洁净水对湖泊水体进行置换,以及自然演化过程中,湖面缩小,湖盆变浅,进入老龄化阶段,内源污染物堆积。而人为原因则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农业面源的污染。为了净化这500里滇池的浑浊波涛,“七五”以来国家和云南省相继投入滇池污染治理的经费突破了40亿元。
乘船进入滇池,可以看到水面上有大量漂浮的水生植物,导游告诉我们那是一大片水葫芦。导游介绍,滇池早年污染是很严重的,但近年政府关停、迁移了周边的厂子后,水质逐渐变好。当被问到是否可以在这里游泳时,导游说水质还是太差了,没人敢在这里游泳。
洱海上一个脏乱的小岛
相对于滇池,洱海的水质要好很多,清澈的湖水能看见水底的水草。而有媒体报道,已经失踪多年的海菜花,如今也开始在洱海中重现踪迹。海菜花属渐危植物,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海菜花能够重新在洱海中安家,也说明洱海的水质确实发生了大的变化。
与其他景点一样,在洱海中间的一个小岛上,经营小吃的大排档也同样存在。这个小岛面积不大,但又脏又乱,岛上烧烤摊生意相当火爆,垃圾成堆,游人难以移步,五颜六色的塑料包装袋随风起舞,纷纷落入洱海。岛上所谓的烧烤,大多以油煎为主,油烟味甚重。洱海地处高海拔,尽管时常有风吹拂,但岛上浓重的烧烤味仍弥久不散。
玉龙雪山
在丽江的行程中,玉龙雪山无疑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可是这也成为我们此次行程最大的遗憾。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因为云贵高原特殊的地形而成就了其终年积雪的胜景,一路上山,从亚热带到寒带的植被可以一览无余,分层明显。
可是由于玉龙雪山景区突然停电,索道无法通行,造成游客滞留排队,等候索道的人,达数千人之多。因为空间狭小,人多拥挤,加上日照强烈,有人因为体力不支而晕倒。几波游客因为插队问题而发生口角,继而大打出手,甚至将其他团友和双方导游也牵扯进去。整个过程混乱不堪,自始至终,旅游部门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按理说,停电之后就应该及时与导游联系,以分散客流,可是景点方面并没有这么做,一任游客排队、争吵,甚至互相打骂。本是来图个开心,没想到惹了一肚子的气愤,对下面的行程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导游的“坦诚”
外地旅游的游客大多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但凡单纯的旅游景点,留给游客的时间总是非常短促,而涉及消费的场所或者景点,时间就会给的非常充裕。在很多景点,游客们上完厕所就直接上车了,因为根本没有时间去游览、拍照。相反,在购物场所,因为时间太过充裕,很多游客都在车跟前长久聊天,也不见导游踪影。
整个行程中,超过半数的景点需要让旅客消费,虽然没有强制消费的部分,但是导游通过三寸不烂之舌,加上充裕的购物时间,很少有游客能够不动心。
在从丽江返回昆明的路上,导游不断介绍云南的特产:普洱茶、翡翠等。为了让游客了解云南翡翠,导游不惜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为例,论述为老婆买一件翡翠饰品是多么必要,可谓尽心尽力,费劲了心思。导游很坦诚地承认,这些消费,导游是有抽成的。至于他说的抽成多寡,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出门在外,大部分游客还是比较信任导游的,纷纷加入购物大军。消费完成之后,导游还要收取游客们手中的购物小票,作为获得积分的凭证。
在七彩云南这样的购物和消费场所,很多人按照导游的介绍大批量购买了药材、翡翠、普洱茶等当地特产。在昆明世博园的玉文化博物馆,大多数团友因为信任的缘故,也购买了大量的翡翠饰品。然而,几个有心的团友对于此地的翡翠成色不敢恭维,打电话致电当地权威部门。在权威部门的指引下,这些团友去了另一个专营翡翠的珠宝店,这才发现,这里的翡翠质地精美,且价格也相对便宜许多。
整个行程中导游非常辛苦,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体力的行业。每天晚上等游客睡了,他们才能休息。在大家都没起床的时候,他们早已起床安排早饭,检查汽车并核对行程。辛苦是一定的,当然,无利不起早,导游们对于旅客们身上能够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不可能视而不见。他们的很大一部分收入,就是来源于此。而很多游客和导游之间的纠纷和矛盾,近年也屡见不鲜,打架的、被导游报复误了车的比比皆是。整个导游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是亟待整顿的。
行程结束的时候,团友们感慨良多。真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看到些啥,咱不知道。云南旅游云南的美丽风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人生出了诸多的遗憾。
宣传与现实差距太大
云南的旅游,和全国各地遍布的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没有什么不同,旅行前描绘得天花乱坠,实际感受却大相径庭。比如这次云南之行,按照旅行社的宣传内容:豪华阵容的鲜花接机。甫下飞机,在旅游简介上说的强大接机阵容并没有看见,只有一个接机人员在接机厅的一个角落里放着一堆黄色的玫瑰花,喊叫着让旅游者自行领取。接着,几辆已破烂不堪的面的把我们分别接往不同的住地。第二天,导游这样告诉我们,在云南,鲜花最不值钱,我们拿到的鲜花只不过是每朵一毛钱不到的便宜货。
宣传总是带有各种“忽悠”的色彩,这在各个旅游景点也是通病。很多游客与旅行社之间的矛盾便由此产生。按照旅游手册上的宣传,游客们往往心向往之,觉得真有不一般的感受,可事实上,这些都如同方便面包装袋上的图案一样,“看上去很美”,或者“仅供参考”而已,引来游客的声声抱怨。
民族村的小商品
出门旅游,购买当地特产和纪念品是必须的。各类特色小商铺在旅游景点也非常火爆,吸引了来自各地游客的驻足流连。但消费过后,却不免让游客心生失望。一位浙江的游客在小商铺选购了一大批小玩意儿想要带给朋友,但刚走出几步就大呼上当,原来这些东西有相当一部分是浙江义乌产的!外地买到本地货,这位游客的心情可想而知。
事实上,旅游景点的小商铺所售卖商品与各地的小商品并无本质区别,产地也很杂乱。比如在云南民族村主题公园,这个位于昆明市郊的民族公园周边出售小商品的店铺异常火爆。然而,有心人会注意到,这些小店中售卖的很多商品在自己家乡也同样有,并非什么“当地特产”。并且因为旅游景点卖者买者都是萍水相逢,交易过后大约也不会有下一次见面的机会,所以这里大多数交易都是一锤子买卖,店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很差,而这里商品质量是否有保障,也需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民族村的特色基本上与各地近期风起云涌的文化之旅是一个路数,把各地的旅游景点认真盘点起来,便能发现其中的大同小异:人工的仿古建筑,公园式的格局,缩微的民族特色的人工精致……看点基本上在植物的纬度变化了。云南的民族村就是一个具有当地各少数民族风情的人工建筑群,中间点缀以当地特色的鲜花和植物,人工湖也与各地公园无异。
受伤的滇池
滇池是云南的标志之一,就如同兵马俑对于西安,天安门对于北京一样,是一个城市的名片。驱车回宾馆的途中,我们顺道去了滇池。
近年来,滇池污染十分严重,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成为一个让全国人民揪心的话题。滇池污染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其水质污染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造成其污染的自然原因,是由于滇池地处昆明城市下游,是滇池盆地最低凹地带,由于是半封闭形态,缺乏充足的洁净水对湖泊水体进行置换,以及自然演化过程中,湖面缩小,湖盆变浅,进入老龄化阶段,内源污染物堆积。而人为原因则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农业面源的污染。为了净化这500里滇池的浑浊波涛,“七五”以来国家和云南省相继投入滇池污染治理的经费突破了40亿元。
乘船进入滇池,可以看到水面上有大量漂浮的水生植物,导游告诉我们那是一大片水葫芦。导游介绍,滇池早年污染是很严重的,但近年政府关停、迁移了周边的厂子后,水质逐渐变好。当被问到是否可以在这里游泳时,导游说水质还是太差了,没人敢在这里游泳。
洱海上一个脏乱的小岛
相对于滇池,洱海的水质要好很多,清澈的湖水能看见水底的水草。而有媒体报道,已经失踪多年的海菜花,如今也开始在洱海中重现踪迹。海菜花属渐危植物,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海菜花能够重新在洱海中安家,也说明洱海的水质确实发生了大的变化。
与其他景点一样,在洱海中间的一个小岛上,经营小吃的大排档也同样存在。这个小岛面积不大,但又脏又乱,岛上烧烤摊生意相当火爆,垃圾成堆,游人难以移步,五颜六色的塑料包装袋随风起舞,纷纷落入洱海。岛上所谓的烧烤,大多以油煎为主,油烟味甚重。洱海地处高海拔,尽管时常有风吹拂,但岛上浓重的烧烤味仍弥久不散。
玉龙雪山
在丽江的行程中,玉龙雪山无疑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可是这也成为我们此次行程最大的遗憾。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因为云贵高原特殊的地形而成就了其终年积雪的胜景,一路上山,从亚热带到寒带的植被可以一览无余,分层明显。
可是由于玉龙雪山景区突然停电,索道无法通行,造成游客滞留排队,等候索道的人,达数千人之多。因为空间狭小,人多拥挤,加上日照强烈,有人因为体力不支而晕倒。几波游客因为插队问题而发生口角,继而大打出手,甚至将其他团友和双方导游也牵扯进去。整个过程混乱不堪,自始至终,旅游部门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按理说,停电之后就应该及时与导游联系,以分散客流,可是景点方面并没有这么做,一任游客排队、争吵,甚至互相打骂。本是来图个开心,没想到惹了一肚子的气愤,对下面的行程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导游的“坦诚”
外地旅游的游客大多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但凡单纯的旅游景点,留给游客的时间总是非常短促,而涉及消费的场所或者景点,时间就会给的非常充裕。在很多景点,游客们上完厕所就直接上车了,因为根本没有时间去游览、拍照。相反,在购物场所,因为时间太过充裕,很多游客都在车跟前长久聊天,也不见导游踪影。
整个行程中,超过半数的景点需要让旅客消费,虽然没有强制消费的部分,但是导游通过三寸不烂之舌,加上充裕的购物时间,很少有游客能够不动心。
在从丽江返回昆明的路上,导游不断介绍云南的特产:普洱茶、翡翠等。为了让游客了解云南翡翠,导游不惜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为例,论述为老婆买一件翡翠饰品是多么必要,可谓尽心尽力,费劲了心思。导游很坦诚地承认,这些消费,导游是有抽成的。至于他说的抽成多寡,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出门在外,大部分游客还是比较信任导游的,纷纷加入购物大军。消费完成之后,导游还要收取游客们手中的购物小票,作为获得积分的凭证。
在七彩云南这样的购物和消费场所,很多人按照导游的介绍大批量购买了药材、翡翠、普洱茶等当地特产。在昆明世博园的玉文化博物馆,大多数团友因为信任的缘故,也购买了大量的翡翠饰品。然而,几个有心的团友对于此地的翡翠成色不敢恭维,打电话致电当地权威部门。在权威部门的指引下,这些团友去了另一个专营翡翠的珠宝店,这才发现,这里的翡翠质地精美,且价格也相对便宜许多。
整个行程中导游非常辛苦,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体力的行业。每天晚上等游客睡了,他们才能休息。在大家都没起床的时候,他们早已起床安排早饭,检查汽车并核对行程。辛苦是一定的,当然,无利不起早,导游们对于旅客们身上能够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不可能视而不见。他们的很大一部分收入,就是来源于此。而很多游客和导游之间的纠纷和矛盾,近年也屡见不鲜,打架的、被导游报复误了车的比比皆是。整个导游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是亟待整顿的。
行程结束的时候,团友们感慨良多。真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看到些啥,咱不知道。云南旅游云南的美丽风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人生出了诸多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