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熊十力的“大同”理想--以《原儒》和《读经示要》为例

来源 :船山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g1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同之世”出自于《礼记》,是先秦儒家对理想政治的描绘。熊十力推崇六经,同时又心系国家苍生,“大同”理想便是他本人结合当时所处之特殊社会状况并根据自己对六经要旨、大道的理解所提出的思想体系,也是其“内圣外王”思想的具体体现。从内容上看,它既包含了传统儒家理想的仁爱礼法、奉公去私、厚德利生与和睦共生,也融入了西方的科学精神与民主法治,以至于最后期盼实现一种消弭国家界限而天下一家的和睦世界。可以说,“大同”理想作为熊十力“外王”的归宿,起到了对本体论、宇宙论等思想的统领作用,从而具有极为复杂的综合特点,也对于
其他文献
为彰显徐霞客精神,南岳衡山应以"中国旅游日"设定为契机,对南岳衡山的"徐霞客旅游品牌"开发建设进行研究。为不断提升和发展南岳衡山旅游品牌,还必须加强对徐霞客及其《游衡山日
五岳之一的南岳,其史志专书的出现据记载为南朝宋时期,后不断发展形成为定型的南岳专志。自《隋书.经籍志》这一官修史志目录对其专书进行记载与著录后,历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