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药膛内两种燃速测试方法的比较

来源 :含能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g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发射药在火炮膛内的燃烧规律,以经典内弹道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了常规测试和微波测试的可行性,并建立了相关的计算处理方法。常规测试方法和微波测试方法分别采用P—t曲线、炮口初速和v—t曲线作为基础数据,经相关计算得到发射药膛内燃速。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P—t曲线和试验P—t曲线能够较好地吻合,在80~250MPa压力范围内,常规测试和微波测试所测燃速范围分别为17~29cm·S-1。和8~23cm·S-1。发射药在膛内的燃速关系式偏离指数式较远,微波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
其他文献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种烤燃实验装置,对一种新型熔铸载体炸药2,4-二硝基苯甲醚(DNAN)的热安全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其自发火温度、热爆炸延滞期和热爆炸临界温度,并与传统熔铸载
采用自行设计的快速烤燃试验方法,测试厚度为2,4,6 mm梯恩梯(TNT)装药壳体的响应状态,结合TNT的高压差示扫描量热(PDSC)分解特性,研究了厚度对炸药装药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快
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安全管理是部队的经常性工作。军分区、人武部是地方军事指挥机关,工作任务性质特殊、驻地社会环境复杂,加之驻地分散、民兵
加强国防动员训练演练,是推进动员潜力向现实应急应战能力和支援保障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作战对社会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大和实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