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256层螺旋CT分步组合后处理技术在右膈下动脉(RIPA)成像中的价值。方法:对98例患者行腹部双期增强扫描,其中肝细胞癌12例,分别用A组: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B组:MPR+容积再现(VR);C组:MPR+曲面重组(CPR)3种不同后处理组合方式观察RIPA。结果:98例患者的RIPA均能显示,A组对于RIPA起源及大体解剖的显示高于B组和C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MPR+MIP分步组合后处理技术能很好的显示RIPA,可以作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