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图书馆管理创新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8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农业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图书馆管理创新和现代信息、技术支撑。图书馆管理创新表现为制度、服务和人员素质创新。农业创新人才培养就要创造条件储备人才,组建创新团队,发挥创新人才的核心作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现创新人才价值。农业创新人才培养与图书馆管理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农业科学院;图书馆;管理创新;农业创新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刘艺(1982-),男,山东淄博人,河南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河南 郑州 450001)
  
  创新是指提供新发现、新发明、新观念、新思维和新学识,探索未知领域,创造新成果。创新人才指那些借助合理知识结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产生创造性成果的人。[1]农业创新人才是具有农业专业理论,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具备优良品质,吃苦耐劳,以创造型素质在农业管理、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做出贡献的人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掌握农业创新技术,农业创新技术是农业生产力飞越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不仅优化农业生产效率、劳动对象的效用,而且使生产要素科学合理、管理规范;不仅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因此,农业创新人才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如何培养农业创新人才,图书馆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尤其是图书馆管理创新。他对农业创新人才的知识补给、信息的提供、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生活、思想、行为、品德等都有深刻影响;是提升图书馆职能、知识的更新、增值等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一、农科院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农科院图书馆管理创新是管理制度、服务方式、人员素质的创新;是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综合创新;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应用管理理论,合理组织、开发和运营图书馆。首先是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应明确管理职责,将现有的部门按职能划分,将借、阅、参的分类要趋向合理设置,体现效率优先。改革制约因素,实行激励和奖惩的创新体制。其次是服务方式的创新。在今天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而且鲜明。需要大量的农业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这就要求农科院图书馆应摒弃传统的服务观念,为读者提供快速信息服务,以满足这种需求。将优质服务始终贯穿于图书馆的一切活动中,千方百计为读者尤其是对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体现准确、快捷、高效的现代化农科院图书馆优质服务的基本目标要求,实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特色服务形式。再次是农科院图书馆人员素质的创新。在信息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科院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与图书馆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有密切关系。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信息化技术技能水平对于为读者提供所需的各类文献资料和解答各门学科领域的知识性咨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要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不断用知识和技术充实自己,才能适应现代化农科院图书馆所需,才能高质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服务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对知识和技术的要求。最后转变观念,突出农科院图书馆特色,更好地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农科院图书馆的现代化、特色化建设是其发展的生长点。而观念创新就要积极参与先进文化采集和发布,将封闭而单一的传统的服务转变为开放的多元化的服务,更多地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服务。用先进的管理水平和优质高效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满足农科院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农业经济。
  二、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农业经济的核心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农科院图书馆在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具有创新精神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泽民同志指出:“根据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进步的发展要求,把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创新能力作为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积极加以推进。特别要注意培养青年人才,创造条件使他们脱颖而出。促使他们学习交流,鼓励他们开拓进取、支持他们创新创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公正公平的竞争秩序,为人才的成长和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根据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从事农业科研活动和农业生产实践,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现时的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虽有大速度提高,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其中农业创新力度和技术创新能力是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是信息时代提高农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实践证明: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先导,推动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有利于通过农业实践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农业人才决定着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首先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农业科技创新的人才培养应以德才兼备的标准,注重培养和吸收拔尖创新人才,也要注意优化创新人才结构。引进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年优秀人才,为其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在创新实践中培育创新人才,以事业、环境和条件的改善留住创新人才,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其次组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发挥科技创新人才的核心作用。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以优秀学术带头人为领导,以科研创新为目的,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无私奉献,催生知识创新和促进社会进步。再次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果转化,更新知识与技能,体现科技创新人才的科技创新价值。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农业示范田为中心,以高新技术农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合作共赢的新机制,使农业科技成果符合农业创新的关键技术需要。经过这一转化过程,在创新研究与应用中培养、锻炼了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意识、管理能力、团队精神,提高了队伍的业务水平,造就大批高水平农业创新型人才。
  三、农科院图书馆的管理创新与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
  农科院图书馆管理创新思路涉及意识观念、体制、管理、人员素质、技术及服务等诸多因素。其中管理创新是农科院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只有图书馆管理创新,才能实现人员素质提高,提供农科院图书馆优质服务,使农科院图书馆的先进技术、网络技术为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图书馆管理创新与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表现在农业科技知识转化为科技生产力,需要图书馆的管理创新给予必要的信息支持和技术支撑。农业创新人才共享知识库的知识来不断学习和成长,最终使农业创新人才通过农科院图书馆的环境、提供的设备、条件,在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成果中获取更多信息,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培养。首先,农科院图书馆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知识积累。农科院图书馆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先进的设备是影响和决定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对农业科研创新人才的全面成长,特别是智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人才知识构成、创新思维的形成、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促进作用。而流畅的现代化信息资源开拓了农业创新人才的视野,紧随先进科研的最前沿,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农科院图书馆为技术创新提供科技保障,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农科院图书馆为技术创新提供科技信息,而科技信息是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关键。农科院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了解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科研活动,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再次农科院图书馆知识储备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知识筛选、技术积累、成果转化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撑。农科院图书馆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新技术,获取农业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为科学研究发展方向提供指导作用。依据创新人才的兴趣和需要来组织学习内容,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动机,有利于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创造能力和科研能力。最后,农科院图书馆管理创新为创新人才的素质提高起到借鉴和参考。农科院图书馆依据库存知识,在创新管理的基础上,设置素质教育阅览室,举办素质教育专题等,对于农业创新人才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起到培训、指导。
  综上所述,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农科院图书馆的引导作用,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创新,强化自身的服务功能,努力拓宽思路、创新机制,不断提高和深化服务领域和管理水平。真正使图书馆成为科技创新的窗口,成为服务创新人才的课堂,成为科技成果的支撑阵地。
  
  参考文献:
  [1]赵世华,刘勇,王玉杰,等.林业创新人才培养与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S1):19-22.
  [2]许贞子.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在企业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8,551(9):307.
  (责任编辑:赵赟)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初中生的课外语文阅读是在课程教学基础上所展开的最重要学习方式,它是已有语文学习阅读的延伸与补充,也是自主拓展知识面的最佳方式,对视野、智力、素质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努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而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却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尤其是中职语文教师.本文就中职作
期刊
0、引言  本文模拟工程中工字钢一种常见的,也是很容易造成钢断裂的工况:工字钢一端固定,然后在其上面施加均布荷载。针对工字钢在工程中常遇到的两个问题,作了解决。  问题一、如何观察到工字钢内部的任意截面的应力状况。通过ANSYS的路径操作,在工字钢的危险横截面和纵截面上分别创建两条路径项,将第一主应力、第三主应力和等效应力映射到的路径上。然后通过几种图像处理方式清楚地展示了工字钢内部的等效应力分布
期刊
针对当前记叙文讲评课被忽视,流于形式,效率低下的现象,笔者立足于个人作文讲评课,结合“20+20”课堂教学模式理念,浅谈以问题导引学生作文思维的记叙文讲评课开展思路,亟待
摘要: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通过实施大学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大学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大学生主动成才意识,制定贯穿大学四年的目标管理体系,实施全过程的跟踪管理,从而促进高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键词:大学生涯规划;高校;学风  作者简介:耿小雷 (1981-),男,江苏徐州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讲师,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高中由于升学的压力大,部分高中语文老师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考试的复习上,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目前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
摘要:为了促进国家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必须联合起来,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面向社会服务。本文主要从建立行之有效的机制、搭建网上联合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云计算”进行联合建库协同编目、开展纸质文献“阅览一卡通”、采用通借通还服务等方面思考资源共建共享新策略。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共建;资源共享;策略  作者简介:张莲(1963-),女,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