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但是,在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中会遇到诸多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校经过研究实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顶岗实习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顶岗实习;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256-03
顶岗实习是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的良好途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的文件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为进一步规范和理顺我院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工作,确保顶岗实习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我院开展了多个层面的研讨工作:一是组织召开了多次顶岗实习学生参加的实习工作研讨会;二是对一百多名顶岗实习学生、二十多家实习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发放了二百多份调查问卷,针对实习工作环境、工资待遇、顶岗管理、跟踪服务等问题进行了调查摸底;三是专门召开了学生处、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基础部等多部门参加的工作协调会,针对顶岗实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研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
一、目前我校顶岗实习管理工作情况
学院从2009年起,就成立了实训中心专门负责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几年来累计管理了分布在市内外七十多家大中型企业的近4000名实习学生,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管理制度。目前学校顶岗实习工作流程包括学生入职前的准备和教育、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和监控、实习结束后的考核和总结三部分,具体内容是:
1.招生就业处负责实习单位招聘信息的搜集、核实和发布,组织实习学生面试、体检,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在企业招聘面试结束后将顶岗实习学生名单、企业联系人联系方式、招聘简章、实习协议书、下厂日期等相关信息转送实训中心,实训中心根据情况做好指导前的准备。
2.学生在进入实习岗位前,实训中心组织学生召开专门会议,向学生讲解管理制度、规定、实习保险、企业文化等内容。
3.实训中心根据情况安排实习指导教师驻厂管理和定期巡视指导,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协助处理突发事件;定期召开顶岗实习学生座谈会,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顶岗实习总结;及时处理学生擅自离岗、调换单位等情况,做好学生单位变更和通讯方式的登记;有违规违纪或犯其错误时,实习指导教师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影响很坏的,由实训中心和企业一同调查,查明原因并上报相关部门作出决定。
4.实习结束后,由企业和学院共同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企业填写顶岗实习学生质量评价调查表,学生及时上交顶岗实习考核手册。学生顶岗实习期满,实训中心即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工作,转由招生就业处对学生进行就业推荐。
二、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三年多的工作体会及近期走访调查、研讨活动来看,顶岗实习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安全隐患多。
1.我校每年顶岗实习学生人数都超过千人,分布在几十家市内外企业,实习地点分散,实习岗位不同,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互通困难。学生进入企业后的自由活动空间加大,自律性较差,给实习管理和考核评价带来了一定难度。
2.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易出现安全问题,经学校推荐的顶岗实习学生在管理范围内,而自主实习、面试未报到、自行离岗学生则在失控状态下,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且责任难以界定。
第二,顶岗实习学生稳定性差,离岗率偏高。
1.学生缺乏正确的职业规划和个人定位,对个人及企业期望值偏高,不懂得珍惜现有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吃苦精神较差。当遇到实习环境变化时导致各方面的不适应,如心理困惑得不到有效的缓解疏通;工作上的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劳动时间过长,倒夜班造成的身体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协调,出现交往障碍,封闭自我。这些落差的出现往往导致学生选择离岗。
2.学生进入企业后,企业拖欠工资,待遇不公平,企业招聘时所承诺的待遇不能全部兑现,产生不满情绪导致离岗。
3.学院缺少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实习工作得不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学生在实习时因出现小困难向家里诉苦,家长不但没做学生思想工作反而心痛孩子鼓动其离职换岗。
第三,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学院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充实。学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对其管理和约束力度不够强,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认为顶岗实习阶段离开了学院,自己是自由的,主观随意性大,擅自离开顶岗实习岗位。
三、顶岗实习工作的改进措施
顶岗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共同参与完成的,为保证顶岗实习工作顺利、有序、稳定地进行,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每一个环节都尤为重要。为此,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做好实习工作。
第一,完善管理制度,为顶岗实习提供保障。
1.齐抓共管,协同配合。顶岗实习工作涉及招生就业处、实训中心、学生处、教务处等多个部门,各部要协调配合,相互间要保持各种信息畅通,共同管好实习学生。
2.充实完善管理制度,纳入学籍管理。对于无故离岗、面试未报到的学生按照学籍管理规定处理。为统一管理,降低学生实习风险,建议学院成建制推荐学生实习。对于自主实习的学生,建议学生与学校签订自主实习协议,将企业接收函留存学校备案。实习结束后应提供实习单位的考核成绩,无成绩或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将按学习规定处理。 3.为有效防范和化解学生实习风险,保证学生实习安全和权益,消除学校、企业、家长的后顾之忧,学院应及时为实习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要动员企业为实习学生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学校与实习单位要签订实习协议书,学生与学校要签订顶岗实习安全协议书,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学校应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第二,坚持德育为首,强化实习学生岗前教育。
1.发挥德育主体作用,坚持德育为首,通过课堂主渠道,围绕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强化对学生的教育,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提升实习学生职业素养。
2.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课程内容融入学生实习与就业案例,做到贴近学生实际,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此外,采用第二课堂或大讲堂形式,讲授人际交往与沟通、面试与应聘技巧、就业形势与就业心理、修身与修得、顶岗实习管理与安全等方面专题内容,来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做出合理的综合评价、个人定位和生涯规划,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实习与就业的充分准备。
3.进行多级别分段教育。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从入学教育开始,就使学生明白前两年在校内学习,第三年进入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班主任要召开主题班会和顶岗实习动员会,做好实习前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实习宣传动员,对生产安全、人身安全和法纪重点内容,反复强调和提醒,同时要教育学生学会充分利用法律和法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三,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提高专业对口率。
1.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有计划地加强与学校专业相关的、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较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的企业联系,将其作为重点合作对象,拓宽实习岗位渠道。
2.选择实习学生专业对口的企业作为试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选派工作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专业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实习方案,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和现场教学,待经验成熟后全面推广。
第四,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抓好实习环节指导。
1.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工作能力强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做好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教育、实习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保障。根据专业人数和实习单位要求不一样的特点,对学生集中的实习单位则安排指导老师与学生工作生活在一起;对学生分散的则由相应的指导老师经常到各实习点去看望和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实习指导老师随时了解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基本情况。
2.要定期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课程的培训,提高教师整体指导水平和综合素质,建立实习指导教师的考核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3.实习指导老师要与学生保持通信的畅通,利用网站及时向实习生发布各类信息,做好日常性的巡查工作,及时了解、反馈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情况,认真听取学生意见、企业评价和建议,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为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总之,顶岗实习作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对顶岗实习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题。通过这些措施与办法,将促使我校顶岗实习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这个平台,不仅能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还可以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Z].2005.
[2]郝晓黎浅谈校外实习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下),2011,(9).
[3]刘学文.加强顶岗实习管理 提高学生职业素质[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
[4]郑静姝,石平平.简论职业院校实施顶岗实习的困境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27).
关键词:顶岗实习;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256-03
顶岗实习是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的良好途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的文件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为进一步规范和理顺我院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工作,确保顶岗实习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我院开展了多个层面的研讨工作:一是组织召开了多次顶岗实习学生参加的实习工作研讨会;二是对一百多名顶岗实习学生、二十多家实习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发放了二百多份调查问卷,针对实习工作环境、工资待遇、顶岗管理、跟踪服务等问题进行了调查摸底;三是专门召开了学生处、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基础部等多部门参加的工作协调会,针对顶岗实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研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
一、目前我校顶岗实习管理工作情况
学院从2009年起,就成立了实训中心专门负责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几年来累计管理了分布在市内外七十多家大中型企业的近4000名实习学生,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管理制度。目前学校顶岗实习工作流程包括学生入职前的准备和教育、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和监控、实习结束后的考核和总结三部分,具体内容是:
1.招生就业处负责实习单位招聘信息的搜集、核实和发布,组织实习学生面试、体检,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在企业招聘面试结束后将顶岗实习学生名单、企业联系人联系方式、招聘简章、实习协议书、下厂日期等相关信息转送实训中心,实训中心根据情况做好指导前的准备。
2.学生在进入实习岗位前,实训中心组织学生召开专门会议,向学生讲解管理制度、规定、实习保险、企业文化等内容。
3.实训中心根据情况安排实习指导教师驻厂管理和定期巡视指导,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协助处理突发事件;定期召开顶岗实习学生座谈会,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顶岗实习总结;及时处理学生擅自离岗、调换单位等情况,做好学生单位变更和通讯方式的登记;有违规违纪或犯其错误时,实习指导教师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影响很坏的,由实训中心和企业一同调查,查明原因并上报相关部门作出决定。
4.实习结束后,由企业和学院共同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企业填写顶岗实习学生质量评价调查表,学生及时上交顶岗实习考核手册。学生顶岗实习期满,实训中心即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工作,转由招生就业处对学生进行就业推荐。
二、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三年多的工作体会及近期走访调查、研讨活动来看,顶岗实习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安全隐患多。
1.我校每年顶岗实习学生人数都超过千人,分布在几十家市内外企业,实习地点分散,实习岗位不同,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互通困难。学生进入企业后的自由活动空间加大,自律性较差,给实习管理和考核评价带来了一定难度。
2.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易出现安全问题,经学校推荐的顶岗实习学生在管理范围内,而自主实习、面试未报到、自行离岗学生则在失控状态下,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且责任难以界定。
第二,顶岗实习学生稳定性差,离岗率偏高。
1.学生缺乏正确的职业规划和个人定位,对个人及企业期望值偏高,不懂得珍惜现有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吃苦精神较差。当遇到实习环境变化时导致各方面的不适应,如心理困惑得不到有效的缓解疏通;工作上的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劳动时间过长,倒夜班造成的身体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协调,出现交往障碍,封闭自我。这些落差的出现往往导致学生选择离岗。
2.学生进入企业后,企业拖欠工资,待遇不公平,企业招聘时所承诺的待遇不能全部兑现,产生不满情绪导致离岗。
3.学院缺少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实习工作得不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学生在实习时因出现小困难向家里诉苦,家长不但没做学生思想工作反而心痛孩子鼓动其离职换岗。
第三,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学院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充实。学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对其管理和约束力度不够强,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认为顶岗实习阶段离开了学院,自己是自由的,主观随意性大,擅自离开顶岗实习岗位。
三、顶岗实习工作的改进措施
顶岗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共同参与完成的,为保证顶岗实习工作顺利、有序、稳定地进行,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每一个环节都尤为重要。为此,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做好实习工作。
第一,完善管理制度,为顶岗实习提供保障。
1.齐抓共管,协同配合。顶岗实习工作涉及招生就业处、实训中心、学生处、教务处等多个部门,各部要协调配合,相互间要保持各种信息畅通,共同管好实习学生。
2.充实完善管理制度,纳入学籍管理。对于无故离岗、面试未报到的学生按照学籍管理规定处理。为统一管理,降低学生实习风险,建议学院成建制推荐学生实习。对于自主实习的学生,建议学生与学校签订自主实习协议,将企业接收函留存学校备案。实习结束后应提供实习单位的考核成绩,无成绩或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将按学习规定处理。 3.为有效防范和化解学生实习风险,保证学生实习安全和权益,消除学校、企业、家长的后顾之忧,学院应及时为实习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要动员企业为实习学生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学校与实习单位要签订实习协议书,学生与学校要签订顶岗实习安全协议书,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学校应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第二,坚持德育为首,强化实习学生岗前教育。
1.发挥德育主体作用,坚持德育为首,通过课堂主渠道,围绕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强化对学生的教育,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提升实习学生职业素养。
2.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课程内容融入学生实习与就业案例,做到贴近学生实际,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此外,采用第二课堂或大讲堂形式,讲授人际交往与沟通、面试与应聘技巧、就业形势与就业心理、修身与修得、顶岗实习管理与安全等方面专题内容,来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做出合理的综合评价、个人定位和生涯规划,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实习与就业的充分准备。
3.进行多级别分段教育。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从入学教育开始,就使学生明白前两年在校内学习,第三年进入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班主任要召开主题班会和顶岗实习动员会,做好实习前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实习宣传动员,对生产安全、人身安全和法纪重点内容,反复强调和提醒,同时要教育学生学会充分利用法律和法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三,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提高专业对口率。
1.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有计划地加强与学校专业相关的、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较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的企业联系,将其作为重点合作对象,拓宽实习岗位渠道。
2.选择实习学生专业对口的企业作为试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选派工作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专业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实习方案,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和现场教学,待经验成熟后全面推广。
第四,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抓好实习环节指导。
1.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工作能力强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做好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教育、实习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保障。根据专业人数和实习单位要求不一样的特点,对学生集中的实习单位则安排指导老师与学生工作生活在一起;对学生分散的则由相应的指导老师经常到各实习点去看望和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实习指导老师随时了解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基本情况。
2.要定期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课程的培训,提高教师整体指导水平和综合素质,建立实习指导教师的考核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3.实习指导老师要与学生保持通信的畅通,利用网站及时向实习生发布各类信息,做好日常性的巡查工作,及时了解、反馈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情况,认真听取学生意见、企业评价和建议,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为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总之,顶岗实习作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对顶岗实习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题。通过这些措施与办法,将促使我校顶岗实习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这个平台,不仅能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还可以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Z].2005.
[2]郝晓黎浅谈校外实习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下),2011,(9).
[3]刘学文.加强顶岗实习管理 提高学生职业素质[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
[4]郑静姝,石平平.简论职业院校实施顶岗实习的困境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