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过错行为的成因及非惩罚性教育对策

来源 :广东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ngeboy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学生的过错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教育方式进行纠正,达到使学生警醒、认错、改错、防错,不断求进步的目的呢?如果对中学生的过错行为可以通过非惩罚性教育加以纠正的话,这对全体学生及家长来说都是一个福音。那么,学校对学生的过错行为又应采取一些什么非惩罚性教育对策呢?
  
  一、中学生过错行为的成因
  
  我校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具有八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具有以人为本,全员教育的传统。我们跟踪研究了数百个惩罚性和非惩罚性的教育案例,特別是近十多年的教育案例,从中归纳出中学生的过错行为的成因有:
  学生自身原因。表现一,道德观念和意志淡薄。在生活上只想过舒服、享乐的生活,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学习工作中,怕困难,遇到困难就退缩,没有形成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抵制不了社会上不良的影响和诱惑。表现二,是非颠倒,善恶不分。如把违反纪律视为“英雄行为”;把敢打群架看成是“勇敢”;吸烟、穿奇装异服被看成是“酷”;等等。表现三,行为习惯不良,导致品行不良。表现四,性格上的偏差。性格会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假如中学生有爱虚荣、执拗、任性、骄傲、自满等消极的性格特征,必然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来。
  学校原因。由于部分教师的教育思想不够端正,对一些有过错行为的中学生的处理方法不恰当,出现言行方面的偏差。包括:管教不严,对学生缺乏爱心,工作不够细,不了解学生,妄下结论,处事不公;对学生要求过高或过低;不能正确对待中学生过错行为的“反复”或对出现的过错行为听之任之等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中学生出现过错行为和过错行为的反复,甚至加重。
  家庭原因。由于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溺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家长教育方式粗暴单一,不一致,或情绪化地去处理和教育子女;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等。这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后果。家庭成员的恶习或家庭发生剧变等也会导致学生过错行为的发生。
  社会原因。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的开放程度在加速,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对中学生产生侵蚀和影响。如读书无用论,社会上的贪污受贿之风,社会上的黄色图书音像制品、游戏机室、舞厅和网吧等。
  
  二、中学生过错行为的教育对策
  
  中学生过错行为的成因千差万别,教育者对他们的过错行为的处理方法也各不相同。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的一些教育对策。
  更新教育思想,用宽容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中学生的过错行为,并制止事态的发展。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当今民主、自由、平等、尊重已成为我们时代的主体精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应与时俱进。在成长中的学生有过错行为在所难免。然而,面对中学生的过错行为,我们该采取什么态度呢?是“一时冲动”,“不计后果”地批评呢,还是冷静下来,深思熟虑后再处理呢?经验告诉我们,凭一时冲动去处理问题,往往是错误的或是不明智的。而先制止过错行为的发展,然后用客观的、宽容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过错的前因后果,再决定采取某种教育的对策,往往就比较凑效,教育效果也好。
  认真倾听,了解情况,循循善诱,使学生能在过错行为后警醒。一般情况下,有过错行为的学生都有各种不同的原因。如果教师能给他们机会去陈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对正确处理事件就能起到关键的作用。在认真倾听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循循善诱,用爱心去感化教育学生,使学生能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去认识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做到自己改造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使有过错行为的学生能猛然醒悟是学生改错、防错的基础。
  迂回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能认错。教师采取迂回的战术教育有过错的学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迂回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是采取就事论事的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心理暗示,启发联想等手段给学生留下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通过观察、思考、进行自我反省,使犯错的学生能充分地认识错误。
  抓住教育时机,利用一切教育资源,使学生能改错。教育的效果,并不一定与花费的时间、教育的次数成正比。寻求有利的教育时机,只要几分钟,只用几句话,便能产生巨大的心灵感应,引起强烈的感性共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当学生犯了错,自己开始内疚的时候,教师能及时地进行语重心长的劝解和诱导,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另外还可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如家庭、学校、同伴、教师等),促使学生改错。
  激发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能防错。对有过错行为的学生教育的目的是防止再次犯错。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想获得成功,其前提之一是要有信心。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了一次成功的快乐,便会增强自信心;这又会促使他追求更高层次的成功,形成“成功——自信——再成功——更自信”的良性循环。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先取得一些小的成功,让他们在成功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潜能,以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尤其对那些曾有过过错行为的中学生更应该这样,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宝藏”,多指导,多鼓励,激发他们积极向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用知识充实自己,以达到防止他们再次犯错的目的。
  
  三、实施非惩罚性教育对策的原则
  
  宽容。中学生正处于接受教育的成长阶段,有这样那样的过错行为也在所难免。有一位哲人说过:“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出现过错行为时,教师必须以宽阔的胸怀、慈母的心地给予他们更多的真诚、更多的理解,用博大的宽容和爱去温暖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自己的路,堂堂正正地做人。
  尊重。非惩罚性教育的实质就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隐私和性格的多样性。要“蹲下来看孩子,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在教育中充分体现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做到平等,才能更有利于沟通。师生的心才能贴得更近。老师只有做到尊重学生和热爱学生,才能创造教育的良好条件。
  因材施教。要做到因材施教,老师必须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以便能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施教;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从项目种类、建设规模与投资、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和培训示范5个方面阐述了太行林局科技示范项目建设现状,指出了太行林局科技示范项目建设中存在着示范辐射效应差、技术力量
有调查报告显示:53.6%的学生会因为喜欢某教师的教学方式而对该科产生浓厚的兴趣,27.5%学生会因为不喜欢教师而无心学该科课程。这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的教育心理现象。
2010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在全国各地一片“涨”声之中,“物价”登上了“2010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之首。年终盘点,互联网十大热词里就有一个叫“涨时代”,老百姓还创造了“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玉米疯”、“辣翻天”、“糖高宗”、“煤超疯”等词语。可见,物价上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能否稳住物价,成为考验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201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
今年感恩节收到许多朋友发来的短信,其中说得最多的一句是“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个人”,读后令人感到温暖,同时也心生感慨。其实,“感恩节”是个舶来品,而感恩文化一直是国人的传统。《诗经》有“投桃报李”之说,文人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句,百姓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之语,世间有永怀感恩之心的“结草衔环”的感人故事。  感恩是一种品格,一种情怀,也是一种思想境界。其关键词是知足、宽容、
近代工业社会以来,沿海地区成为最具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区域。迄今为止,全球四分之三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70%的人口都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左右的沿海地带,世界最发达的大都市经济圈、经济带也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大力发展沿海经济已成为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放眼全国,东部沿海一线已基本为国家战略所覆盖。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环渤海地区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增长极,而河北正处于
2011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中国共产党将迎来90华诞,省、市、县、乡党委也将集中进行换届,这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央高度重视,全党全社会广泛关注。这次地方党委换届,是在全国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未必是在教学目标上的大扭转,如弱化其固有的人文情感教育目标而转向强化学生操作技能的工具性目标。语文教学改革应当坚定人文情感教育之路,充分发挥中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