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推动世界现代化的第五次浪潮,如果它的预期目标能够实现,人类文明将进入“再生时代”,人类生活将发生质的变化。
16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大致发生了五次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目前,信息技术革命阶段尚未结束。可以预期,21世纪很有可能发生第六次科技革命,大致时间在2020到2050年前后。
三大转变
相对于前五次科技革命,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发生三大转变。
其一,方向的转变。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主要发生在生命科学领域,或者以生命科学为基础。
其二,结构的转变。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可能发生在几个学科的交叉结合部。它将具有一种新的复合结构。
其三,性质的转变。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三大革命的交叉融合,是一次多维复合的综合型科技革命,它的影响将超越前五次科技革命。
三种新生存形式
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完成的《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一书中预计,未来40年里,人类将获得三种新的“生存形式”,即网络人、仿生人和再生人,实现某种意义的“人体永生”,
第一种,与网络人相关的创新。网络人是自然人的一个“网络镜像”,相对独立地生存在“虚拟世界”里。当自然人体离开了世界,如果没被删除,自然人体的“网络镜像”还会存在,会继续生活,这是一种“网络化永生”。
第二种,与仿生人相关的创新。届时,仿生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再是通常意义的机器人。他是和本体分离的、独立存在的、独立思考的“人”,是本体生命延续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三种,与再生人相关的创新。在恰当时候把自然人“人格信息包”的信息转移到“复制体”的大脑中,于是,“复制体”就像是自然人获得的“第二次生命”。当自然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再生人的“复制体”会继续生存,一代又一代传递,下代继承上代的知识,并继续前进。
中国现代化新机遇
在过去500年里,中国与前四次科技革命无缘。失去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导致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路下滑。以社会生产力为例,1700年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排名世界第18位,1820年排第48位,1900年排第71位,1950年排第99位。在第五次科技革命中,中国采取了跟踪模仿战略,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上升,但仍不够理想。
中国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中是获得净收益,还是继续付出机会成本的高额代价,这取决于我们的选择。如果能够超前布局,抢占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制高点,就有可能赢得主动,就有可能掌握它的核心专利,就有可能加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毫无疑问,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中国现代化的一次新机遇。
16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大致发生了五次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目前,信息技术革命阶段尚未结束。可以预期,21世纪很有可能发生第六次科技革命,大致时间在2020到2050年前后。
三大转变
相对于前五次科技革命,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发生三大转变。
其一,方向的转变。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主要发生在生命科学领域,或者以生命科学为基础。
其二,结构的转变。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可能发生在几个学科的交叉结合部。它将具有一种新的复合结构。
其三,性质的转变。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三大革命的交叉融合,是一次多维复合的综合型科技革命,它的影响将超越前五次科技革命。
三种新生存形式
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完成的《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一书中预计,未来40年里,人类将获得三种新的“生存形式”,即网络人、仿生人和再生人,实现某种意义的“人体永生”,
第一种,与网络人相关的创新。网络人是自然人的一个“网络镜像”,相对独立地生存在“虚拟世界”里。当自然人体离开了世界,如果没被删除,自然人体的“网络镜像”还会存在,会继续生活,这是一种“网络化永生”。
第二种,与仿生人相关的创新。届时,仿生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再是通常意义的机器人。他是和本体分离的、独立存在的、独立思考的“人”,是本体生命延续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三种,与再生人相关的创新。在恰当时候把自然人“人格信息包”的信息转移到“复制体”的大脑中,于是,“复制体”就像是自然人获得的“第二次生命”。当自然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再生人的“复制体”会继续生存,一代又一代传递,下代继承上代的知识,并继续前进。
中国现代化新机遇
在过去500年里,中国与前四次科技革命无缘。失去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导致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路下滑。以社会生产力为例,1700年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排名世界第18位,1820年排第48位,1900年排第71位,1950年排第99位。在第五次科技革命中,中国采取了跟踪模仿战略,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上升,但仍不够理想。
中国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中是获得净收益,还是继续付出机会成本的高额代价,这取决于我们的选择。如果能够超前布局,抢占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制高点,就有可能赢得主动,就有可能掌握它的核心专利,就有可能加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毫无疑问,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中国现代化的一次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