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着重探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目标、简历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原则、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四大难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隨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企业制度成为企业生存和盈利的大前提,因此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制度是经营企业的重要环节。这其中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是企业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企业搞好财务工作,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一、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目标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是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的,现代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应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或经济效益为目的。具体来说,应达到以下目标:
⑴保证国家财经法规的有效落实;⑵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⑶提高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⑷保证财务会计监督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建立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原则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应符合八条原则:
⑴合法性原则。企业必须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制定本企业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制度。这是企业建立内控制度的基础。⑵全面性原则。企业制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必须把握全局,既要符合企业的长期规划,又要注重企业的短期目标,还要与企业的其他内控制度相互协调。⑶针对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要根据实际情况,就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容易出现错误的细节,制定有针对性的内控制度。⑷经济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若某项财务内控制度不能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就没有制定和实施的必要。⑸实用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应便于实际运用,操作性要强,要切实可行。⑹稳定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必须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以保证会计工作的严肃性。⑺清晰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要保证分工明确、责任清晰,避免环节过多、职责不清、人人有责而又人人不负责的问题。⑻权威性原则。为了保证内控制度的在企业内部普遍贯彻执行,财务内控制度最好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从而增强其权威性。
三、必须解决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四大难点
一般来说,一项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达到以下标准:其一,控制触角涉入财务会计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也就是说企业的各项财务收支活动均应纳入内部控制范围;其二,事权划分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也就是说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要能真正成为财会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其三,控制程序规范,过程控制受到特别重视,也就是说内部控制要形成科学的机制,尤其是把对财务管理过程的控制放在突出地位,通过控制,能防患于未然;其四,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财务内部控制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而从目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实践操作来看,要达到上述标准,实施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必须研究和解决以下四个难点:
(1)如何把握授权的度。企业财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授权是必然的。授权无“度”,直接制约内部控制制度效能的发挥;内部控制执行人员的授权也有“度”的问题,对不同的控制环节要有不同的权力授予,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
(2)如何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所有环节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所有个人实施全方位控制。现在不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舞弊行为时有发生,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显然成为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中的难点。
(3)如何提升规范控制的程度。这里的重点是管理人员针对企业不同的经营管理活动制定出具体的标准,而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超前的意识、广阔的视野和扎实的作风,这无疑又是一个难点。
(4)如何提高控制人员的技能。财会人员要能真正担当起内部控制的重任,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就显得刻不容缓。同时内部控制主要是做人的工作,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的能力,培养大批这样的“全才”,显然需要一定的过程。
四、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主要措施
(1)制定有效的财务内控制度。加强授权控制制度。授权控制是指经济实体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和批准才能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未经授权和批准,就不允许接触这些业务,这一控制方式使每一环节责任、权利明确,可有效预防问题发生。
(2)加强分工控制制度。分工控制是指对于相关的职务,必须进行分工负责,不能由一个人同时包办兼任。这一制度在于处理经济业务时,有关人员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3)加强业务记录控制制度。在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记录时,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及时和正确。
(4)加强财产安全控制制度。这是为了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所采用的各种方法措施。要规定财产物资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证帐与物相符或及时处理发生的差错。
(5)增强领导内控意识。有关负责人应依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确定本单位内控目标,制定符合本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单位负责人必须十分重视财务工作,并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抓好财务工作。
(6)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检查。单位负责人应定期与不定期的对本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以监督、考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
(7)加强审计监督工作。内审机构不仅要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对稽核、财务控制制度是否完善的评价等监督工作。
(8)加大财务人员的奖罚制度。财务内控制度是单位管理的基础,只有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做到一视同仁,奖罚明确,考核到位,善始善终,才能使财务内控制度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9)提高财务人员职业素质。要实现本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得以良好执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人员职业素质的高低。加强对财务人员道德品质、思想操守等考核,以确保财务人员政治上过硬、业绩上合格。
参考文献:
[1]袁晓波.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来自中国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5).
[2]韩虹.浅谈勘察设计企业的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0).
[3]金焕敏.财务建设的内部控制[J].工商管理.2008,7.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隨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企业制度成为企业生存和盈利的大前提,因此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制度是经营企业的重要环节。这其中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是企业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企业搞好财务工作,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一、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目标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是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的,现代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应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或经济效益为目的。具体来说,应达到以下目标:
⑴保证国家财经法规的有效落实;⑵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⑶提高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⑷保证财务会计监督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建立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原则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应符合八条原则:
⑴合法性原则。企业必须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制定本企业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制度。这是企业建立内控制度的基础。⑵全面性原则。企业制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必须把握全局,既要符合企业的长期规划,又要注重企业的短期目标,还要与企业的其他内控制度相互协调。⑶针对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要根据实际情况,就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容易出现错误的细节,制定有针对性的内控制度。⑷经济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若某项财务内控制度不能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就没有制定和实施的必要。⑸实用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应便于实际运用,操作性要强,要切实可行。⑹稳定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必须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以保证会计工作的严肃性。⑺清晰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要保证分工明确、责任清晰,避免环节过多、职责不清、人人有责而又人人不负责的问题。⑻权威性原则。为了保证内控制度的在企业内部普遍贯彻执行,财务内控制度最好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从而增强其权威性。
三、必须解决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四大难点
一般来说,一项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达到以下标准:其一,控制触角涉入财务会计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也就是说企业的各项财务收支活动均应纳入内部控制范围;其二,事权划分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也就是说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要能真正成为财会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其三,控制程序规范,过程控制受到特别重视,也就是说内部控制要形成科学的机制,尤其是把对财务管理过程的控制放在突出地位,通过控制,能防患于未然;其四,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财务内部控制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而从目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实践操作来看,要达到上述标准,实施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必须研究和解决以下四个难点:
(1)如何把握授权的度。企业财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授权是必然的。授权无“度”,直接制约内部控制制度效能的发挥;内部控制执行人员的授权也有“度”的问题,对不同的控制环节要有不同的权力授予,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
(2)如何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所有环节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所有个人实施全方位控制。现在不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舞弊行为时有发生,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显然成为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中的难点。
(3)如何提升规范控制的程度。这里的重点是管理人员针对企业不同的经营管理活动制定出具体的标准,而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超前的意识、广阔的视野和扎实的作风,这无疑又是一个难点。
(4)如何提高控制人员的技能。财会人员要能真正担当起内部控制的重任,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就显得刻不容缓。同时内部控制主要是做人的工作,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的能力,培养大批这样的“全才”,显然需要一定的过程。
四、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主要措施
(1)制定有效的财务内控制度。加强授权控制制度。授权控制是指经济实体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和批准才能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未经授权和批准,就不允许接触这些业务,这一控制方式使每一环节责任、权利明确,可有效预防问题发生。
(2)加强分工控制制度。分工控制是指对于相关的职务,必须进行分工负责,不能由一个人同时包办兼任。这一制度在于处理经济业务时,有关人员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3)加强业务记录控制制度。在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记录时,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及时和正确。
(4)加强财产安全控制制度。这是为了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所采用的各种方法措施。要规定财产物资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证帐与物相符或及时处理发生的差错。
(5)增强领导内控意识。有关负责人应依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确定本单位内控目标,制定符合本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单位负责人必须十分重视财务工作,并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抓好财务工作。
(6)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检查。单位负责人应定期与不定期的对本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以监督、考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
(7)加强审计监督工作。内审机构不仅要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对稽核、财务控制制度是否完善的评价等监督工作。
(8)加大财务人员的奖罚制度。财务内控制度是单位管理的基础,只有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做到一视同仁,奖罚明确,考核到位,善始善终,才能使财务内控制度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9)提高财务人员职业素质。要实现本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得以良好执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人员职业素质的高低。加强对财务人员道德品质、思想操守等考核,以确保财务人员政治上过硬、业绩上合格。
参考文献:
[1]袁晓波.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来自中国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5).
[2]韩虹.浅谈勘察设计企业的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0).
[3]金焕敏.财务建设的内部控制[J].工商管理.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