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纪要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l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于2014年9月11-14日在苏州市隆重召开。此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096篇,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超声医学工作者出席会议。大会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姜玉新教授主持,主任委员张运院士致开幕词,大会表彰了获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突出贡献奖的王新房教授、张运院士。大会邀请国内外著名超声医学专家作大会报告9个,专题发言90个,继续教育课程11个,论文交流发言288个。本次大会投稿数量、注册参加会议人数创历年之最,报告的研究内容涵盖了近年来超声医学领域发展迅速的各项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会议加强了基础教育和临床疑难病例的分析,为与会代表提供了全面了解超声医学领域前沿技术及其应用的机会,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好评。中青年英文论坛共收到论文127篇,新一届青年委员会积极准备,评选出优秀论文奖,并举行了颁奖仪式,年轻超声工作者所展示出的优异的英文水平、良好的科研能力和高涨的参与热情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他文献
二尖瓣成形术(MVP)保留二尖瓣复合装置的完整性,术后不需长期抗凝,是二尖瓣脱垂患者的最佳选择[1]。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提供二尖瓣的解剖及病理改变特征等信息,在MVP术中起着重要作用[2-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硬化性腺病(sclerosing adenosis,S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32例乳腺SA与99例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51例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64例纤维腺瘤(fibroadenoma,FA)的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并与病理进行对
患者男,49岁.因“右侧阴囊无痛性肿块5年,明显增大2个月”入院.查体:右侧阴囊透光试验阳性,右侧附睾处扪及一大小约5 cm×5 cm×4 cm肿块,质硬,无压痛,局部皮肤不红;双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双侧睾丸及左侧附睾形态大小正常,右侧附睾见一4.6 cm×2.7 cm×3.8 cm低回声包块,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彩色多普勒示丰富血流信号;其旁可见范围约5.5 cm×
期刊
目的 评价高频超声心动图对阿霉素(ADM)造模心力衰竭小鼠早期心功能减低的诊断价值,并确定ADM毒性致心功能减低的早期监测指标.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阿霉素注射组(ADM组)及对照组,每组20只,每周分别注射ADM及同等剂量生理盐水1次,连续注射5周并测定ADM组与对照组小鼠各项心功能指标,与检测的小鼠脑钠肽(BNP)值及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①经胸高频超声心动图能清晰显示小鼠的左室
(作者姓名按姓氏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 ,同姓者按单名或双名的首字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A安杰 见项允成条B卞红强 见罗正利条白凯 微创外科在儿童先心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4 ) :3 60鲍南 见顾硕条白祥军 见廖忆刘条白玉作 见李勇条毕智勇 儿童鞍区肿瘤术后血钠紊乱的临床研究 (3 ) :2 11C陈安民 见游洪波条程邦昌 结肠代食管术治疗儿童食管严重瘢痕狭窄 (1) :3 5陈博昌 见王志刚条
期刊
期刊
患者男,35岁.因9年内先后2次出现脑栓塞症状,近1个月出现左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在外院行抗凝治疗就诊.查体:神志清楚,气管稍右偏,胸廓无畸形,心前区无隆起,心界向左扩大,心率85次/min,心律不齐,未闻及杂音.左上肢肌力1级,余肢体肌力正常.心电图示心房颤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非标准四腔心切面显示左房室左侧见一囊状包块,大小约102 mm×94 mm×70 mm,上至左房顶部,下达心尖,内透声差
期刊
目的 初步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治疗二尖瓣反流中的引导、监测价值.方法 10例外科手术高危的中重度(1例)或重度(9例)中心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在经食管超声引导下应用MitraClip系统行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MitraClip释放后经食管超声即刻评估手术效果并与术前评估相比较.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了理想结果,其中5例患者各植入1枚Clip,另5例患者各植入2枚Clip.
当前第二代超声造影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声诺维(SonoVue)已经得到了大规模的临床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以声诺维为代表的这类造影剂是一种微米级的血池显影剂可获得组织的血流灌注信息,但是其对肿瘤组织的显影实际上是肿瘤血管显影。由于肿瘤血管存在的高通透性和滞留(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EPR)效应,所以现阶段研究者们开始研制能够穿越肿瘤血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