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善玉:吴侬软语里也有英雄情结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k123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茅善玉在沪剧《邓世昌》中饰演邓世昌妻子何如真。

  茅善玉一袭红衣,款款走上梅兰芳大剧院的舞台,掌声顿起。这样的“碰头彩”,对这位二十来岁时就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31年前就以一曲《太湖美》走红央视春晚舞台的沪剧表演艺术家来说,实在太平常了。
  在新戏《邓世昌》里饰演邓世昌新婚妻子何如真的茅善玉,令《环球人物》记者耳目一新。与当年风靡一时的沪剧电视剧《璇子》里唱《金丝鸟》的那个茅善玉相比,她的嗓音依旧甜润,却多了淳厚;扮相依旧俏丽,却添了端庄;更重要的是她饰演的女性,在温柔中多了一份坚毅。
  走出七代“阿庆嫂”
  茅善玉是上海沪剧院的院长。她告诉记者,沪剧是流行于上海和江浙地区的地方戏曲,语系、声腔都是吴侬软语,却不乏英雄情结,也一向紧随时代,关注生活。沪剧现代戏《罗汉钱》《星星之火》曾被摄制成影片,而《沙家浜》《红灯记》这两部经典剧目,也出自沪剧。1964年,上海人民沪剧团(上海沪剧院前身)带着该团编剧文牧执笔创作的《芦荡火种》进京汇演,毛泽东等领导人观看了此剧,给予好评。后来,在此剧改编为京剧的时候,毛主席风趣地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故事发生在沙家浜,就叫‘沙家浜’吧。”
上:1960年演出的沪剧《芦荡火种》剧照,由丁是娥饰阿庆嫂。
下:茅善玉在沪剧《雷雨》中饰演繁漪。

  说起《芦荡火种》,茅善玉的话就刹不住了:“从《芦荡火种》1960年首次公演到今年,正好是55周年。当年,这部戏连演9个月,观众超过50万,轰动全国。55年来,这部戏从来没有被遗忘。首任院长丁是娥是第一代‘阿庆嫂’,到今年我们推出新版《芦荡火种》,明星版主演是程臻,青年版主演是‘95后’洪豆豆,算起来已有七代‘阿庆嫂’。今年建军节,我们到常熟沙家浜演出,当年在沙家浜养伤的新四军伤病员家属代表也来看演出。沙家浜有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初建立时还求教于我们剧院的舞美老师,打听阿庆嫂的八仙桌怎么摆、春来茶馆的灯笼怎么挂,现在那里是红色旅游的一个热门景点。”
  新版《芦荡火种》,运用了不少现代舞美技术,比如用银幕展现大雨场景,更加逼真;同时也恢复了一些传统唱段。但茅善玉觉得,这部经典真正的魅力,还在于它扎根民间,有生活。“它讲的是江南水乡发生的故事,沪剧演来比京剧更贴切。编剧文牧常年‘跑码头’,对水乡的江湖人物很熟悉。阿庆嫂就是一个开茶馆的老板娘,眼神、台词,都活灵活现,这样她才能够瞒过敌人,成功地‘潜伏’。现在江南一带形容女性精明能干,还常说‘这个人像阿庆嫂一样’,形容世态炎凉,还说‘人一走,茶就凉’,这都是《芦荡火种》里的台词。我们去常熟演出,舞台上胡传魁说,‘今朝来兜兜青龙’(今天来打打麻将),阿庆嫂接嘴,‘侬多胡两副辣子’(你多和两副大牌),台下每每笑声一片,这些话老百姓今天还在说,非常生活化。”
  “文艺工作者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在参加了去年10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文艺座谈会后,茅善玉对这一点的体会更深了。“人民需要艺术家,艺术家也需要人民的滋养。”茅善玉说,在那次座谈会上她告诉习总书记,沪剧院正在创排一部现代戏。“总书记说:沪剧一直在创作现实题材,老百姓喜闻乐见,这是好事。”
  《邓世昌》的突破
  习近平对爱国主义和英雄精神的倡导,也让茅善玉深有触动。“习总书记说,要讲好中国故事,突出爱国主义,突出民族英雄。这些都是永恒的主题。”而沪剧《邓世昌》,正是一部英雄传奇。“沪剧是一个大胆的剧种,我们有西装旗袍戏,有公子小姐、小家碧玉,但也有宏伟的史篇。上世纪60年代我们就演过《甲午海战》,排演《邓世昌》是对传统的继承。”
  执导此剧的,是以话剧《商鞅》闻名的著名导演陈薪伊。当年的《商鞅》,以对改革者命运的深刻剖示,让时任副总理朱镕基为之动容、落泪。而沪剧《邓世昌》则展示了国难当头时的英雄情怀和担当。陈薪伊以“百年孤独”作为此剧的精神内核,剧中对清末官场倾轧、军队腐败多有铺垫,在此背景下描述邓世昌等将领从意气风发到生不逢时,再到慷慨赴死的悲壮与孤寂,更发人深省。剧中多次响起《生日快乐》的旋律。茅善玉说:“邓世昌牺牲的日子,是他的45岁生日,似乎冥冥之中有着安排。”而北洋水师之败,与慈禧太后为办六十大寿而挪用军费不无关系。此剧在去年12月首演,最后一天演出适逢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谢幕时,茅善玉提议演员与观众一起为死难同胞默哀,在静默中共同回味两个甲子前的悲情。
  茅善玉所饰演的何如真,为这部刚劲的“男人戏”增添了一份女性的柔韧。“何如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记载很少。我们把她塑造成一个识大体的女性,明知丈夫即将面临的是一场难以生还的大战,依旧为丈夫庆祝生日,给他一个笑脸,告诉他,你放心走,生生死死我会等着你的。这种内心的刚强,就是中国女性的高贵气度。她有一个遗腹子,后来在民国时期参加了海军。这些都在戏里有所体现。”
  从12岁进学馆学戏,师从名家丁是娥和石筱英,到在舞台上塑造周璇、繁漪等艺术形象,开创行腔圆润妩媚、婉转跌宕的“茅派”艺术,茅善玉所饰演的女性,越来越内敛而厚重。在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董梅卿》中,她饰演一位革命年代的上海滩“乱世佳人”,为爱情义无反顾。在《敦煌女儿》中,她饰演一位为了文物保护事业而献身的女性,历经坎坷而无悔。茅善玉说,随着阅历和人生体验的增长,她越来越感悟到什么才是女性的高贵。“一些出身名门的女性,遭遇到突如其来的命运打击,乃至颠沛流离,但她们还是保持着淡定和从容,保持着自己的尊严。这就是真正的高贵。”杨绛就是她心目中这样的一位高贵女性。
  海派文化传承者
  作为地方戏曲,沪剧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十里洋场”,一向以能吸收各种艺术手段见长,显得时尚、“海派”。《邓世昌》一剧亦然。开场的音乐是《大海啊故乡》,表现军官们沉溺于赌场妓院的一幕飘出东北民歌《月牙五更》的旋律;一段刚劲的唱段则分明是京剧名家周信芳《徐策跑城》的调子;舞美和舞蹈,又有音乐剧的影子。茅善玉说:“许多人从来没看过沪剧,却想当然地拒绝沪剧。我总劝他们先看10分钟。我们就要在10分钟里抓住他们的眼球,让从不看沪剧的人也坐得住。”
  10多年前,茅善玉刚接任沪剧院院长时,全院只有20多个演员,如今人数翻了一倍,还有一批学员即将毕业。和她差不多时间出道的演员,不少都已经离开舞台,她坚持至今,是因为舍不得沪剧代表的“上海味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的代表性传承人,她把沪剧看作上海地域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许多今天已经消失的上海民情风俗,在沪剧里都有展现。“比方老戏《阿必大回娘家》,就能让今天的观众看到老上海家庭的婆媳关系是怎样的。”诸多“西装旗袍戏”里的民国风情,也是一笔财富。“我们去一些大专院校演《日出》等以老上海金融界为背景的戏,请金融专家讲解历史,又是以上海话演出,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
  上海方言在沪剧里是最地道的。茅善玉说:“方言是一个城市最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听不到上海话的上海是让人遗憾的。”于是,沪剧院开办了“沪语训练营”。很受欢迎,“甚至有些家长专门把孩子送来学最正宗的上海话,就是为了能对上海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这让茅善玉有了一个想法:“我想,可以把课本上的故事编成沪剧课本剧,把诗词谱上沪剧曲子,既是一种乡土教育,还能培养下一代的沪剧观众。”她还希望上海沪剧院将来能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像百老汇的剧场一样,成为展示海派风情的一个窗口。
其他文献
弗劳克·彼得里坚决反对接收难民,因此支持率飙升  回顾2016年,从维尔茨堡火车砍人案,到罗伊特林根街头砍人案,再到2016年12月19日一辆卡车冲进德国柏林闹市区圣诞市场的恐怖袭击事件,被恐慌情绪影响的民众不禁问责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难民政策。作为坚决反对默克尔难民政策的右翼民粹党派,德国选择党支持率骤升,极有可能在2017年大选后进入联邦议会。德国选择党创始人之一、42岁的女党魁弗劳克·彼得里因此
束昱辉原名束必和,1968年6月生,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人。权健集团董事长,天津权健足球俱乐部总经理。  “估计这次他是真出事了。”2019年1月1日,在权健实际控制人束昱辉的老家——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镇裕北村,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从他发家那天起,我就断言,他坚持不了几年的!”  2018年12月25日,丁香医生发表文章《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直指权健
郭宝平  2001年的“五一”长假,本来已经和家人约好了外出。郭宝平却一人独自留在家,开始了历史小说的创作。他最初写作的对象,是大名鼎鼎的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从那时起,史海钩沉,以文字逐浪,郭宝平的著作一本本问世,从研究一个人到研究明代一群人,历史的点、线、面在郭宝平面前纵横连贯,最终汇集成一部洋洋大观的作品——《大明首相》。  《大明首相》的主人公有三位:徐阶、高拱、张居正。他们都是明朝的内阁首
599年,隋朝开国已有十八载,许多陪隋文帝杨坚打下江山的佐命功臣已离开了人世,一如大将军韩擒虎自然老去,得个寿终正寝;又如散骑常侍卢贲被废黜,在家中郁郁而终;再如郧国公王谊因谋反大罪被赐死。本年,最大功臣之一的高颎(音同窘)(541—607)虽还健在,却过得极不太平。因为早些时候,杨坚和皇后独孤伽罗吵了架,是高颎出面劝和的。但这一劝,成了高颎辉煌人生的转折点。  《史记·淮阴侯列传》里有句话:“成
这是一个幕前幕后不再严格区分的时代,尤其对配音行业而言。随着“二次元”崛起,配音演员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他们不再单纯地缩在配音室里,也不只是在角色背后,而是更多用声音魅力和自我个性,透过动漫、游戏、影视剧、广播剧等等,走向台前。  十五六年前,阿杰初入配音圈,得用56K网速拨号上论坛寻找“同好”,需要专业前辈引路才可能进入圈子,几个人搭个草台班子就能录个广播剧。那时的他未曾想到,有一天,
2019年1月5日,导演五百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五百比约定的时间到得早,刚一落座就开聊,省去了初次见面的寒暄。他身上有着“江湖人”的豪爽,说起话来语速很快,时常带点东北人的幽默。就像他自己所说,“天生是个会讲故事的人”。和他聊天,完全不用担心冷场,一个接一个故事,像倒豆子一样从他嘴里流出,有時说到兴起,他会扯着你的袖子,两眼放光。  作为一名已经成名的新导演,五
迈克尔·科恩日前在美国国会听证时,把他担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私人律师时了解到的信息公开,引起舆论哗然。  科恩在听证会上披露的信息包括:特朗普说过黑人“十分愚蠢”,不会为自己投票,并说第三世界很多国家是“垃圾国家”;特朗普让科恩恐吓自己曾就读的学校,要求这些学校不得公布自己的SAT分数和学习成绩;特朗普在当房地产开发商时,经常让科恩通知一些分包商,虽然对方付出了劳动,但他拒绝支付他们任何报酬。这些信息
顾湘  赵桥村靠近长江出海口,对面就是崇明岛。一眼望去,整个村都没有超过四层的楼房。5年前,作家顾湘辞去工作,带着两只小猫和满屋子的画具搬到了这里,原因是“城里的房子太小,堆不下画画的器材”。在这里,她观察菱在河塘里以“斐波那契螺旋线”展开,蜜蜂在阳台的墙角筑巢。她自己则偶尔帮邻居做做农活,还经历了一场名叫“温比亚”的台风过境,院子里生长了30年的广玉兰树倒在了院墙上……琐琐碎碎的日常,被她写进了
2019年8月17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莫斯科阿拉比诺出席2019年俄罗斯国际军事比赛闭幕式。  10月21日,在第九届北京香山论坛现场,语言、肤色、服装各异的世界军界要员齐聚一堂。在这样的场合,光是识别他们各自军装的颜色、军章、军衔便已目不暇接,更别提找一个人有多不容易了。但《环球人物》记者必须要找到一个人——俄罗斯防长绍伊古,他无疑是这届论坛上最令人期待的一位外国军事政要。  记者开始将目
艺术类院校和专业总是提前招生。我当了几年文学创作相关专业的艺考面试考官,当真是身心俱疲。  现在的考生基本都上过艺考辅导班,不知道老师都是怎么辅导的,抑或老师都是经过全国统一培训上岗的?总之天南地北的学生经过他们的手,都像是流水线上出来的产品。  问读过什么书,从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到广东、贵州、浙江、江西……考生们统统绕不过余华、莫言、陈忠实、贾平凹、路遥。除了前两位,其他几位都是陕西作家,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