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创新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i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小学生如何写好一篇作文成为教师的难题。所以,就需要教育模式上的创新,在教育上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来改变教育模式。
  【关键词】小学作文 创新教育 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以前的教育模式根本就无法满足现代的小学生。所以,应该转变教学模式。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离不开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贯穿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和学科中。而作文是语文教育中最难的一部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小学作文改革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本质
  (一)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工作、生活奠定了基础。而作文教学是否能奠定基础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知识和作文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包括: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等。学生的创新能力越强,他们以后的发展空间也就越大,为他们奠定的终身学习、生活的基础也就越牢固。
  (二)教育本质
  教育的本质功能是刺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也就是说为儿童实现由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提供条件。教育关系着学生现在和将来,也就是说,教学的本质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而未来需要培养一批批主动适应社会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上。
  (三)教育效应
  创新教育的教学目标是把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目标。对于作文教学的一切活动,是以如何保证和促进学生主动的创新力和生活发展为取舍,所以,它所追求的是作文教学发展的长期效应。
  (四)创造心里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学生受到外部刺激时,他就会具有一个创造性的思想火花,如果在这个时候他能得到支持和鼓励,就会增加新思想的产生可能性。这就要随时对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观察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激发创造力的事物,当学生产生思想火花时进行鼓励,这样就促进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创新
  (一)开展多样化活动,拓展渠道
  (1)挖掘课文中的资源,培养创新能力。在小学作文的教育中,其实在语文课本中就有很多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写作的资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让学生结合课本进行创造性写作。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完一篇课文后,对于文章中的某些情节,让学生进行拓展;或者是让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对文章进行体裁的改写等。
  (2)为学生提供创新园地。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置板报,在板报上开辟一些“自由谈” “小评论”“新发现”等专题栏,引导学生就班级、社会发生的趣闻趣事等进行评论,这种写作方式没有格式,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促进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创造力。
  (3)丰富班级活动,为学生创造写作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娱表演活动、旅游活动、组织竞赛活动等,然后让学生对活动写出感受。或者可以组织学生看电影和电视,然后让学生对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让学生每天读一篇有意义的文章,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二)冲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
  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雷同的现象,这就与学生的思维定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冲破思维定式,引导学生促进思维的发散性。
  (1)同一个题目多角度选材。对于同一个题目,学生要进行思维的想象,把所有与题目有关的事件都想到,然后从中选材。例如:写“我的妈妈”,大多数学生都写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因此,教师可以教育学生写一些关于妈妈的性格、爱好、才能、在家庭中的作用等方面。
  (2)同一种材料,有多种体裁。文章的体裁主要有记叙文、抒情文、议论文等,虽然材料只有一种,但可以对多种体裁进行写作,让人感觉与众不同。
  (三)启发相关联想
  相关联想是指人们对于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有多重想象的空间,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通过联想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的变通性。例如:让学生进行“雪”的写作,可以启发学生展开一系列的联想,根据雪的样子可以想到人的高风亮节;通过雪的厚度,可以想到谚语瑞雪兆丰年,也可以想到雪的负面影响,给人们带来了灾难等。这样,就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创新能力。
  (四)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
  创新思维离不开个人的个性发展,在作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思维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用批判的眼光思考,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思考方式。例如:写“我的学校”,学生不仅要想到学校的美景,还应该想到学校的教师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还能想到学校的一些好人好事等。从另一个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力。
  (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对于创新教育来说,无非就是在教育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作文写作,往往是枯燥的,而且还费脑筋,所以,很多的学生多对它比较反感。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关于作文内容的故事进行讲解等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他才能主动地进行学习。
  总 结
  总之,教育事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小学作文的教育,要结合着教材,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进行引导,不断地促进学生想象力发展,并通过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马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9).
  [2]李蓬生,曹毅梅.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其他文献
传统机床厂商勇攀“智能制造”高峰,龙头装备企业放下身段服务客户,百年煤矿探索循环经济新路,产业链上下游借“一带一路”抱团出海……辽宁众多企业在经济下行时期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在苦练内功、外拓市场中寻求转型发展新空间,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也因此孕育新的希望。  在不久前落幕的上海第九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由沈阳机床集团开发的世界首款“魔方机床”一亮相就惊艳全场。这款名为“I5M8”的五轴平台型机
【摘 要】最近几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信息化技术逐渐进入到了小学课堂,小学语文课堂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教学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提升。经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语文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提升。本文旨在分析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深层次应用形式,以加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多媒体应用  引言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要根据教学
【摘 要】集合概念的辨识是逻辑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目前很多教材在静态划分的基础上就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划分都提到了语境划分,但都只是一笔带过,缺乏深入的剖析,所以导致人们在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认识上仍然存在模糊和困惑。本文从思维的实际出发对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提出了动态划分的方法。  【关键词】集合 非集合 动态划分  许多现行的逻辑学教材在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所下的定义基本上大同小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