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外出打工对农户种地安排的影响——基于河村经验的分析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ing82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寄期望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然而,在现代农村社会中,大量农村青年选择外出打工,外出打工的经历塑造了农村青年种地活动的现代习性,如主观意识层面对种地经济活动的排斥、时空距离上与种地活动的事实性隔离以及现代经济理性计算形式对种地活动的否定等。年轻劳动力的缺失,致使老人农业生产安排结构出现了重大的改变,如种植结构形式的变动、外界力量的依附加重、耕作规模的变化等,进而将中国小农农业置于更加不利及不确定性的位置。
其他文献
作为严重侵蚀医疗保险总福利供给的道德风险,在本质上恰恰是嵌入于医疗保险制度框架内的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医疗保险领域道德风险的发生,既有着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同时也与一定
本文结合笔者在日本福岛"3·11"地震灾害现场的感受与在日本一年多来的所见所闻,围绕东日本大震灾的复兴中所出现的问题,尤其就如何做好复合型、大规模、长期性以及超地域性灾害的预测、减灾及复兴工作进行了再思考,总结了这一年多来灾后复兴工作的经验与教训。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吸取教训: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协调沟通是灾后复兴的重要环节;尽量摆脱对核能源的依赖;加强对于特大灾难的总结、预测与预案的调整;加强防
公共政策传播机制是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要素之间传递、交流和共享政策信息的互动方式及其行为过程。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传播机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时期向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