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树国教授就\“肝内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问题\”答网友提问(一)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oubi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生物瓣置换术后瓣膜衰竭的病理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瓣膜置换术后因瓣膜功能衰竭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二次手术摘除的患者资料,利用大体观察、X线摄影及组织病理学染色等方法,观察生物瓣的钙化、撕裂、纤维组织过度生长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改变,再结合患者的首次瓣膜置换年龄、瓣膜材料类型和植入部位等临床资料,利用U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
期刊
三维可视化技术是三维CT重建技术的再发展,它与原有的三维CT重建技术相比有很多优势。目前,三维可视化技术已被应用于肝脏手术中,其在临床肝脏手术中应用的益处主要有:(1)可支持Couinaud的解剖方法,把肝脏细分为两个半肝、4个扇区和8个肝段。而且可以旋转肝脏模型,通过对肝脏进行不同程度的透明化显示,观看肝内结构,使学习肝脏解剖和手术技术变得容易。(2)可以清楚显示肿瘤在肝段中的具体位置。(3)帮
期刊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泡型包虫病的术前评估及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5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患者术前64层CT数据,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患者肝脏、肝内管道及病灶进行个体化三维重建,评估手术可行性和安全性,指导临床手术实施。通过比较术前和术中各项测量指标的差异来评估三维重建系统的准确性。结果85例
期刊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三维可视化精准诊治平台的构建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诊治的32例术前构建三维重建模型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资料。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40~85岁,平均62岁。Bismuth-Corlette三维可视化分型:Ⅰ型2例、Ⅱ型5例、Ⅲa型10例、Ⅲb型11例、Ⅳ型4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实验室检验结果和术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大肝癌手术安全性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8例肿瘤最大径>10 cm的肝癌患者资料。术前均行CT增强薄层扫描,采用IQQA-Liver肝脏CT影像解读分析系统对患者的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计算肝脏体积(LV)、标准肝脏体积(SLV)、肿瘤体积(TV)、功能性肝脏体积(FLV)、切除肝脏体积(E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术前规划对腹腔镜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意义。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连续对32例肝癌患者的肝脏进行三维重建,并根据三维重建模型进行术前规划,以指导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LRFA)(3D-LRFA组);按照1∶2的比例配对同期开展的未经术前三维重建规划的腹腔镜超声引导下LRFA的64例患者资料(LRFA组)。采用多层螺旋CT对3D-LRFA组患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