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68例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_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1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抗乙肝型肝硬化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阿德福韦酯(10 mg,口服,每天1次),疗程1年.治疗前后检查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和肝脏纤维化的血清学各项指标,并记录治疗效果各指标和不良反应事件.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76%与64.51%)(χ2=8.84,P<0.05);两组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均明显下降(t=2.68、2.79、3.08、3.24、2.82、2.97,均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经治疗后也一定程度的改善(t=2.01、2.42,均P<0.05);治疗组以上指标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2.85、3.20、2.42,P<0.05);两组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血清浓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3.12、3.24、2.98、2.75、2.73、3.01、3.12,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以上指标下降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3.20、2.83、3.17,均P<0.01);而观察组腹胀、恶心、乏力的比率(分别为11.76%与25.80%,8.82%与32.25%,7.35%与27.4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11.31,9.29,均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延缓肝硬化进程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病因相同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均采用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即取桡骨远端掌侧入路;对照组采用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两种手术过程中均尽量不剥离骨膜并保证关节面完整,且两组患者其他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环境一致,术后均无感染,随访时间为1年,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的时间和优良率.结果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功能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安慰剂组、治疗组.采用高度白酒灌胃法制作酒精性肝病模型.治疗组大鼠每天灌胃丹参2.5 g·kg-1·d-1,复方甘草酸苷9 g·kg-1·d-1;安慰剂组大鼠灌胃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对三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
目的 观察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的超声造影特点及其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声像图.观察肿瘤的回声、边界、钙化以及彩色血流信号,依据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的特点,划分PTMC的血流类型为3型.通过分析病理HE染色切片以及免疫组化结果,观察PTMC的血管分布特点.结果 超声造影声像图显示低回声肿块40个,混合回声肿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