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学道街小学强调一定要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贯彻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挖掘语言学习的活教材,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积极营造有利于普及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在愉快学习和生活中热爱语言、感受语言、运用语言;积极营造有利于用规范字的书写环境,学生的作业、精品集、班刊,教师的教案、板书、评语、文章,学校的通知、橱窗、标牌等都要用规范字。
重管理:要求到位,强化落实
任何一项工作,管理都要走在最前面,而事实证明,注重管理对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了作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学校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具体要求有:
第一,做到“三全”:全面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及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全面展开,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纳入培养目标,纳入专业技能训练,纳入日常工作,纳入学校管理常规,纳入学校文化建设,渗透到德、智、体、美、劳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全员参与,学生、管理人员、教师、工人、保安,都要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第二,做到“四结合”: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培养目标相结合、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相结合、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打造精品学校相结合。第三,做到“五落实”:在计划中落实、在培养目标中落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落实、在日常交流与对话中落实、在比赛中落实。第四,做到“五到位”:宣传到位、人员到位、督查到位、设备设施到位、资金到位。
建环境:硬件过硬,软件不软
对于一所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来说,硬件设施和软件师资是一样都不能少的,为此,学校提出了“硬件过硬,软件不软”的要求和目标。
硬件设施包括设置警示性标牌和开辟宣传专栏,开通专题节目。学校在教学楼“和言乐语”墙上做了永久性标牌“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做文明人”;在每间教室里做了永久性标牌——“请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制作了永久性的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展板;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通语言文字规范化专题节目,定期向师生广播推广普通话和用规范字知识,将广播内容保存入档等。
在师资方面,学校要求教师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排头兵。第一,狠抓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学校先后邀请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写规范字的培训;要求教师平时自培自练、互查互纠;暑期校本培训,将语言文字列入培训内容,对教师进行朗读技巧训练等。第二,以课题研究引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开展“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其中,从2007年起,学校对中高段个性化习作的原则、策略与具体方法途径进行了探索,提炼出了中高段习作教学的六项原则,五条策略和九种操作途径。此课题成果于2009年获县政府普教科研成果二等奖。第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教师基本功训练有机结合。坚持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坚持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教师基本功训练有机结合。学校要求教职工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上课、交流时必须使用普通话,改正方言音;备课、板书使用规范字,不写错别字。
此外,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让老师在活动中锤炼自己的“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技艺,多名教师在县、市、省级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搭舞台:学生为主,活动添彩
毋庸置疑,学生是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主力军,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始终遵循教育及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展开。而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也是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的最有效的抓手,因此,学校以各类学生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渗透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众多主题活动中,“苗苗”艺术节活动是学校“整体育人,和谐发展”办学思想的重要体现,迄今已至二十四届。每年的四月到六月的两个月的时间里,学校都会开展美术、书法、小报、科技小制作、科技小论文展评,乒乓球、棋类比赛,语文、数学知识与能力竞赛,班级精品集展出,文艺节目汇演等10余项活动。各项活动由相关老师进行专题指导,每位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多次实践,交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同时,学校一直致力于构建书香型校园,让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促进读书活动的开展,学校开设了阅读课,由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现场指导;开展了阅读心语评比、课本剧表演等活动。
学校近百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校园文化,形成了“学理悟道,精进和乐”的校圳,“乐教乐学,求真求精”的校风,“勤奋刻苦地学,生动活泼地玩”的学风,“身正学高,善教善研”的教风,“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培养目标。讲好普通话、用好规范的语言文字是作为一名中国人理应做到的事情。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深化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进一步与深化素质教育、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相结合;进一步向社会辐射,由学校延伸到家庭、社区,努力创造更多的辉煌成绩!
(作者单位: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学道街小学)
重管理:要求到位,强化落实
任何一项工作,管理都要走在最前面,而事实证明,注重管理对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了作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学校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具体要求有:
第一,做到“三全”:全面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及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全面展开,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纳入培养目标,纳入专业技能训练,纳入日常工作,纳入学校管理常规,纳入学校文化建设,渗透到德、智、体、美、劳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全员参与,学生、管理人员、教师、工人、保安,都要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第二,做到“四结合”: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培养目标相结合、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相结合、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打造精品学校相结合。第三,做到“五落实”:在计划中落实、在培养目标中落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落实、在日常交流与对话中落实、在比赛中落实。第四,做到“五到位”:宣传到位、人员到位、督查到位、设备设施到位、资金到位。
建环境:硬件过硬,软件不软
对于一所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来说,硬件设施和软件师资是一样都不能少的,为此,学校提出了“硬件过硬,软件不软”的要求和目标。
硬件设施包括设置警示性标牌和开辟宣传专栏,开通专题节目。学校在教学楼“和言乐语”墙上做了永久性标牌“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做文明人”;在每间教室里做了永久性标牌——“请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制作了永久性的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展板;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通语言文字规范化专题节目,定期向师生广播推广普通话和用规范字知识,将广播内容保存入档等。
在师资方面,学校要求教师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排头兵。第一,狠抓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学校先后邀请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写规范字的培训;要求教师平时自培自练、互查互纠;暑期校本培训,将语言文字列入培训内容,对教师进行朗读技巧训练等。第二,以课题研究引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开展“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其中,从2007年起,学校对中高段个性化习作的原则、策略与具体方法途径进行了探索,提炼出了中高段习作教学的六项原则,五条策略和九种操作途径。此课题成果于2009年获县政府普教科研成果二等奖。第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教师基本功训练有机结合。坚持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坚持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教师基本功训练有机结合。学校要求教职工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上课、交流时必须使用普通话,改正方言音;备课、板书使用规范字,不写错别字。
此外,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让老师在活动中锤炼自己的“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技艺,多名教师在县、市、省级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搭舞台:学生为主,活动添彩
毋庸置疑,学生是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主力军,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始终遵循教育及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展开。而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也是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的最有效的抓手,因此,学校以各类学生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渗透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众多主题活动中,“苗苗”艺术节活动是学校“整体育人,和谐发展”办学思想的重要体现,迄今已至二十四届。每年的四月到六月的两个月的时间里,学校都会开展美术、书法、小报、科技小制作、科技小论文展评,乒乓球、棋类比赛,语文、数学知识与能力竞赛,班级精品集展出,文艺节目汇演等10余项活动。各项活动由相关老师进行专题指导,每位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多次实践,交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同时,学校一直致力于构建书香型校园,让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促进读书活动的开展,学校开设了阅读课,由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现场指导;开展了阅读心语评比、课本剧表演等活动。
学校近百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校园文化,形成了“学理悟道,精进和乐”的校圳,“乐教乐学,求真求精”的校风,“勤奋刻苦地学,生动活泼地玩”的学风,“身正学高,善教善研”的教风,“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培养目标。讲好普通话、用好规范的语言文字是作为一名中国人理应做到的事情。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深化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进一步与深化素质教育、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相结合;进一步向社会辐射,由学校延伸到家庭、社区,努力创造更多的辉煌成绩!
(作者单位: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学道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