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法在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te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英语语言学作为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但却以抽象、复杂和晦涩难懂的特点,使之成为英语教师教学的难点。而项目学习法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项目”设定的方式,对英语教学模式加以调整优化,以便能够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对此,本文详细思考项目学习法在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学习法 高校英语语言学 教学应用
  英语语言学作为和国际间相接轨的学科,伴随知识信息化产业链条出现,英语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二语言。但是,若要在此背景下,寻找适宜的英语教学方法,提高自身英语书水平,是人们亟待解决的对象。而项目学习法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围绕其开展英语语言教学,使之能够在引导学生积极性和兴趣的同时,倡导英语语言学习的必要性。
  一.对项目学习法的思考
  首先,概述。项目学习即以学生为核心,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把控,使之达到探究式教学的过程。英语语言学教学中,其不仅包含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是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该教学目标的体现,即要求教师完成既定教学任务,还要求全面激发学生的潜能。
  其次,特点。项目教学法内,各学习项目的设定均是真实的;各项目具有完整性、独立性的特点,涉及过程施行、过程结果、结果评价等内容;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基礎知识。即以项目学习法为前提的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教师可注重对学生潜能的激发,使其能够在健全各教学环节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合理的教学环境、充足的教学资源。
  最后,教学过程。教师可在英语语言学教学前,通过对项目主题、理论和目的、方法等内容的明确,拟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再通过教学问题的提出,鼓励学生勇于参与教学活动,以便可在落实多元化教学的基础上,做好教学结果的总结、评价。
  二.项目学习法在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英语是现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学科语言,虽受到各大院校的关注,但其教学效果仍未达到预期标准,尤其是个别学生的英语成绩,属于其它学科的垫底成绩。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总结为以下几点:其一,学生自身。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载体,不仅要具备消化知识的能力,还应呈现知识储备与运用的技能。但是,在现代化教学模式下,英语虽成为基础教学的核心,但由于推广力度的薄弱,使学生难以接触英语,继而在学习中出现手足无措的状态。特别是在单词、语法等知识教学中,“汉语式”语言的存在,不仅使学生难以正确把控英语知识,还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施行。其二,教师层面。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对教学内容把控的意义更是高于学生自身。但是,在实际情况下,高校英语教师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使之仍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对学生学习进度的把控,更难以做好教学进度的调整,长此以往,必将丧失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和好感,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
  三.项目学习法在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课题设定。对于高校英语语言学而言,若要满足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则可在日常教学前,借助项目学习法的融合,拟定针对性项目课题,再以学生现状和学习进度为基准,对教学目标、教学方向予以设定,再做好相关课题的布置。此外,项目课题布置完成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好课题的研讨与总结,再借助下阶段课题的布置,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明确其学习目标,以便更好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2.正确看待单词、语法。单词、语法作为英语语言学的基础内容,更是学好英语的前提。但是,在实际情况下,提起单词和语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习均感到头疼,即教师不知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单词、语法的理解与记忆;学生则是对单词、语法的正确使用。对此,笔者建议在日常教学中,正确看待英语单词和语法,融合科学的手段,对单词予以传授,切勿不可使用“念读”教学模式,日常引导教学,教师还可借助英文歌曲、英文电影的推荐,鼓励学生对其内容和语言予以欣赏,以此达到单词理解、记忆的目的。
  3.制定学习计划。英语语言学教学期间,学生可依据教师布置的项目课题,自主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再以自身学习程度,完成既定学习任务。即新课程教学前,学生可通过自发组织小组的方式,对学习内容加以思考和讨论,使其能够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达到预期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依据学生课题完成情况,对其予以评价,再通过相关问题的提出和把控,对学生予以鼓励,使其能够在学习中进步。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高校英语语言写教学活动的施行,教师不仅应注重课堂基础知识的传授,更应在逐步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使其能够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即在自主学习前,教师可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逐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再通过课堂气氛的活跃,使其能够在丰富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对学生予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自主学习引导的效果。
  总之项目学习法在高校英语语言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其不仅可增强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强化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以便能够在加深英语语言学知识掌握度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再者,教师还应做好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以顺应时代潮流为导向,科学使用项目学习法,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施行。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
其他文献
格非小说《望春风》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望春风》是格非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创作的一部新长篇,小说描绘了“儒里赵”村数十个人物的生活轨迹,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乡土中国的画卷。在研讨中,评论家談到,《望春风》通过具有色彩和画面感以及饱满张力的语言,写出了乡村变革中的苍凉诗意,呈现了传统农村的走向,特别传达出对人性的依恋和关注。作品体现出自然、亲切、单纯的特质,格非尊重了历史原样,尊重了个体的生命体验,将其还
日前,2014—2015《小说选刊》双年奖在京颁奖。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王蒙,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中骏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芳,《小说选刊》主编其其格等参加活动并为获奖者颁奖。颁奖仪式由《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主持。在此次评选中,曹文轩的《第五只轮子》、尤凤伟的《金山寺》获得短篇小说奖,凡一平的《非常审问》、陈仓的《墓园里的春天》、周李立的《火山》获得中篇小说奖。安谅的《你跑什么跑》、谢志强的《舅舅的鼓
内容摘要: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交流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江苏大学率先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与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分类教学,开设专业硕士ESP课程,旨在协同国际化、专业化优质教学资源,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研究生导师反馈等方式对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前后的学术英语交际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较之前有较大提升,学生检索和阅读专
日前,《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在内的美国主流媒体,报道了一则消息:美国著名詩人沃尔特·惠特曼的一部被遗忘长达165年的小说被发现后即将重见天日,与广大读者见面。这部小说的题目全称为《自传:杰克·恩格尔的生活历险记(纽约的时代故事)》,大约36,000英文字,属于一个连载的故事,基本是一个中篇小说的篇幅。这部作品,先由美国《惠特曼评论季刊》第34卷全文刊登。目前,正在由美国爱荷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摘要:梦境与真实,虚妄与迷离,诚如落入人间的幻彩星辰,缥缈寂寥、稍纵即逝,演绎伪与真或叛离或血乳相融的相扶相依。诗人王钻清是如何在诗集《大时空诗》中让生命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摆渡,在世事与人情之间穿透,在诗性与诗思之间涌流呢?王钻清的诗歌从山水管窥人性,从自然透视人心,以微渺之物纵横沟壑,以大时空丈量宇宙,在凡俗琐碎之外将宇宙精神赫然昭示。  关键词:王钻清 《大时空诗》 现实与虚幻  梦境与真实
闫文盛,男,1978年生。山西文学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迄今发表文学作品300万字。首部散文集《失踪者的旅行》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0年卷”。另著有散文集《你往哪里去》、小说集《在危崖上》等作品六部。2012年起,创作发表多卷本长篇散文《主观书》六卷:《主观书》《为燃烧的烈火》《痴迷者的迟缓》《变形的灵魂》《之在曲》《主观书笔记》,共六十万字。曾任文学杂志《都市》执行主编。现就读
美国企鹅兰登书屋日前宣布,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自传《成為》出版上市。米歇尔·奥巴马透露,这部自传是对她个人经历的深度呈现。她在书中回顾了自己在芝加哥南部度过的童年、成年后的职业生涯和作为母亲的经历,当然也包括了她在白宫的经历、在公共卫生领域展开的运动,奥巴马执政中的重要时刻也在自传中有所展现。“《成为》一书的写作,使我得以第一次坦诚地面对我人生中意想不到的轨迹,”米歇尔说,“在这本书中,
内容摘要:散文教学的难题:好的散文的标准是什么?要说好的散文的标准是什么,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真情,有人认为是平淡……难以概括出能涵盖一切的标准答案,这就给散文教学带来了难题。既然好的标准,各人有各人的解释,那就不妨从需要避免的问题入手。  关键词:不真 卖弄 趋时 迎合  有学生向我推荐了一篇题为《下山才算成功》的散文,说是写得不错。拿来一看,文章大意为:一般人们,把在登山过程中攀上巅峰当作成功
内容摘要: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19世纪著名的俄国作家普希金的代表作,作品的主人公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普希金将《叶甫盖尼·奥涅金》作为自我的文学投射,借助“奥涅金诗节”的典范意义、第一人称“我”叙述视角、现实与虚幻交织人物塑造,立体呈现出作品的自恋情结,并由此开创了文学史“多余人”塑造的新纪元。  关键词:自恋 《叶甫盖尼·奥涅金》 情结  弗洛伊德认为自恋
时光似网,网住了星移斗转,网住了风花雪月,网住了我的回忆。我在网中穿梭,一不留意,看见那一处娉婷。  夕阳在西峰苟延残喘着,夜的使者把暗淡的色彩从天边一层层渲染开来,风在耳边低低地呜咽,春,似乎仍酣睡在冬的梦里。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脚步迟缓。刚才在学校的一幕再度浮现在眼前:礼堂中一片死寂,耳畔只有我急促的呼吸声。我站在偌大的台上,刚才还烂熟于心的演讲稿此时竟搜肠刮肚也寻不得。面对评委审视的目光,